近期,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競得佛山大塘新材料產業園1500畝地塊,計劃于9月底前正式動工,將投資238億元建設具備50萬噸電池循環利用的規模化生產基地。
作為佛山近十年來引進的體量最大的工業項目,邦普循環項目是佛山“儲能熱”的一個縮影。
今年上半年,佛山第二產業重大項目簽約投資額1618.78億元,新型儲能作為近年的風口產業,在佛山上半年的招商“成績單”中頗為突出,儲能相關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達593.79億元,占第二產業重大項目比重為36.68%。不僅投資總額高,而且百億項目還多,5個百億項目中就有3個與儲能相關。
成績的背后,折射出中國儲能產業的“狂飆突進”。 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預計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0多個地市發布儲能專屬扶持政策,長沙、寧波、寧德、宜賓等地或憑區位優勢、或憑資源稟賦,均已在全國儲能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既非能源大市,也無交通要塞和深水良港,更沒有土生土長的儲能龍頭企業,佛山憑什么吸引如此多百億儲能項目落地?后發先進,儲能能否成為佛山的第9個千億產業集群?
廣闊儲能市場催生項目扎堆落地
今年1月,賽迪顧問發布“2022年新型儲能十大城市”,分別是長沙市、寧波市、廣州市、杭州市、常州市、西安市、南通市、合肥市、宜春市和東莞市。
佛山并未上榜。無礦、少電、發力儲能產業相對較晚,與上榜儲能大市相比,佛山發力儲能優勢看似并不明顯,但佛山上半年為何能夠吸引如此多儲能項目入駐?
高工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胡鋒長期關注新型儲能產業。胡鋒認為,“儲能應用場景非常多,各地方發展儲能側重點也不一樣,每個地方都有機會。而佛山發展儲能其中一大優勢是工業發達,下游工商業儲能應用場景十分豐富。”
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廣東)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晟對此也表示認同:“佛山作為GDP破萬億的工業大市,制造業發達、企業用能多,2022年佛山全社會用電量達758.91億千瓦時,用戶側以及電網側儲能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多地峰谷價差擴大、儲能電站上游原材料降價背景下,用戶側儲能發展還有望大大提速。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工作的通知》,鼓勵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業用戶直接參與電力市場,逐步縮小代理購電用戶范圍。
平安證券認為,此次新規拉大峰谷價差、促進用戶分時用電的方向未變,中長期工商業用戶全面參與市場后,用戶側峰谷價差有望進一步拉大,利好工商業儲能裝機。2023年,國內工商業用戶側儲能裝機或將迎來增長元年。
根據佛山市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航天柏克副總經理何萬里的估算,如果佛山用戶側儲能需求能夠全部釋放,其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增長空間不可小覷。
“再加上佛山在電池制造方面的優勢,佛山是全國唯一的 ‘全國現代電源(不間斷電源)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佛山儲能沖擊千億產業集群是非常有希望的。”何萬里說。
今年3月,廣東印發的《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要以佛山、韶關、江門、清遠為重點建設正極材料集聚區;以珠海、佛山、肇慶、東莞為重點建設鋰電隔膜生產制造基地。
廣東對佛山的定位疊加佛山原本的電池產業優勢,為佛山電池制造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上半年佛山落地的儲能項目就基本與鋰電制造相關。
其中,廣東寧德邦普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將建設具備50萬噸電池循環利用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的生產基地,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230億元;總投資100億元的電將軍先進儲能總部基地項目則計劃建設富鋁鋰電芯生產線,達產后電芯及PACK產能預計超過10GWh,綜合年產值預計超11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約100億元的星源材質華南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將打造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32億平方米濕法隔膜、16億平方米干法隔膜及34億平方米涂覆隔膜。
何萬里表示,項目落地后,佛山電池制造產業的優勢將會大大加強和鞏固,產業鏈也進一步完善,未來佛山單電池制造產值就有望突破500億元。
產業生態與商業模式待閉環驗證
雖已在儲能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上榜儲能大市,佛山儲能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需面對諸多挑戰。
“目前,佛山工商業企業儲能需求還沒有完全得到釋放。”何萬里說,與浙江等地相比,佛山的電價差優勢還不明顯。
萬晟也表示認同:“希望佛山接下來能盡快出臺政策,拉大佛山峰谷價差,出臺容量電價機制。因為工商業儲能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第三方投資運營及業主直購/租賃兩種,但不管是哪一種,現階段主要盈利途徑都是峰谷電價差套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佛山仍未發布市級儲能的扶持政策與舉措,而廣東省內廣州、深圳、東莞均已出臺專項政策推動儲能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儲能作為新興產業對政策依賴依然很大,要想盡快推動產業發展,佛山需拿出更多“真金白銀”支持。
除了商業模式有待閉環驗證外,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鏈也是佛山需要加快解決的重要難題。
“相對全國其他儲能大市,佛山發力儲能產業較晚,儲能制造業基礎也較為薄弱,本土儲能龍頭企業尤其欠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技術實驗室主任舒杰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雖然佛山電源產業有基礎,但基本以傳統電源為主,且電源內部如電芯等不少核心零部件都需外部采購,其生產制造并不在佛山。
電芯是整個電池最核心的部分,據高工鋰電數據,電芯成本占整個電池包比重約為80%,PACK成本占比僅為20%。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佛山正常經營的電池制造相關企業有1004家,但電芯制造相關企業僅有72家。
不過,隨著佛山近兩年來大力針對儲能短板招商引資,這一情況有望得到改善。今年上半年,佛山一口氣引入的三個百億儲能相關項目均與電芯制造有關,分別為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以及電芯制造。
與此同時,還有越來越多儲能項目已在佛山落地。今年1月,坎德拉新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總投資自主研發的首套1000kw/35kwh飛輪儲能系統順利投產,有望成為全球功率最大的商業化飛輪儲能系統;南方地區最大規模的佛山南海電網側獨立電池儲能項目也已在佛山南海區開建。
“各大儲能項目落地后,佛山儲能企業可以進一步優勢互補、加強協同,并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標準發布等領域加強合作,搶占全國儲能標準和技術高地。”何萬里說。
為進一步推動佛山儲能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協同,7月31日,南海還啟動成立了佛山市南海區新型儲能產業聯盟,推動企業加快抱團、合作共贏。
何萬里分析,未來,繼續通過加強招商引資來為佛山儲能產業“建鏈、強鏈、延鏈、補鏈”,或許是一條必行之路。佛山未來可以加大對聚焦儲能的投融資機構加大招引力度,將佛山打造成“金融+智造”儲能高地。
“深圳是全國儲能大市,儲能相關企業近7000家,如果深中通道貫通,未來佛山儲能招商引資對深圳企業的吸引力還有望進一步增強。”舒杰說,希望佛山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完善人才所需配套和儲能產業發展所需體制機制。特別是在工商業分布式儲能、戶用儲能應用市場方面,加快市場體制機制的完善,以市場需求牽引帶動儲能制造業和服務業落戶佛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高慧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