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召開的第12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4),就好比是當下儲能行業的真實映照。
據「儲能」現場了解,本次吸引了超過500價廠商,專業觀眾增長至20萬以上,展出面積、展館規模、展出產品較往年相比均有明顯的提高,創下了新的記錄。
各家齊聚一堂,爭奇斗艷,與當下的儲能行業別無二致,恰逢北京4月少見的高溫,致使現場的氣氛愈發“焦灼”,仿若當下極度內卷的市場環境。
一葉知秋,透視本次展會,我們也得以一窺當下儲能行業現狀。我們總結出了3大趨勢,同大家分享。
01.越來越大
無論是儲能電芯還是集裝箱儲能,都變得越來越大。
目前儲能電芯可以大致別分為兩條路線。其中一條路線是在沿用280Ah規格,繼續采用71*173方形尺寸。2020年,寧德時代率先量產交付280Ah大容量電芯,隨后,更大儲能廠商紛紛跟進,280Ah的儲能電芯一時成為了各類型儲能產品的主流型號。但隨著對大容量儲能需求的不斷提升,市場對儲能電芯的容量產生了新的需求。一部分廠商,選擇在71*173的尺寸框架內生產新一代儲能電芯,其容量普遍超過300Ah。例如寧德時代、贛鋒鋰電、中創新航、儲能新能源等采用314Ah的電芯;南都電源、鵬輝能源的320Ah電芯,遠景的350Ah等等。
這種路線的優勢在于電芯的兼容性高,因規格統一,故此系統集成商可以選擇不同的供應商。但在較小的框架下不斷擴充電芯容量,對電芯熱管理、安全性、合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電芯制造商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另一條路線則選擇更大的電芯容量,從而突破了71*173的規格限制,出現了一批500Ah+甚至更加巨大的儲能電芯。例如天合儲能的530Ah電芯、億緯鋰能的628Ah電芯、南都電源690Ah電芯、蜂巢能源730Ah電芯以及海辰儲能1130Ah的超大電芯。不過這些電芯,最早的億緯鋰能628Ah電芯也要到2024年年中交付,其余其他電芯普遍都要等到2025年左右交付,而這些大容量電芯屆時也將應用于長時儲能領域。
電芯容量越大,儲能系統的容量自然也就更大。不過這二者間不存在先后因果關系,而是當前對大容量長時儲能的需求增加,在兼顧安全性、經濟性和容量要求的基礎上,各家紛紛給出各自最佳的電芯技術方案,再經過不同的串并聯方案加以組合,形成了大儲系統的不同容量。
目前,行業內的大儲普遍以20尺5MWh級為主流,也有部分廠商在20尺集裝箱的基礎上,推出了6MWh級的版本。
5MWh級大儲產品通常基于300Ah+的儲能電芯。例如瑞浦蘭鈞的新一代大儲產品,電芯應用自家問頂345Ah儲能電池,系統標準20尺集裝箱,進一步增加到5.51MWh,實現了標準尺寸下能量的繼續提升。
海博思創的HyperBlock III儲能系統,容量5MWh,系統配置12P416S,能量密度增加34.5%,采用了電池簇、PDU和PCS的集成設計。
陽光電源的PowerTitan2.0大儲系統,2.5MW/5MWh,Power Titan2.0-UD產品是電池簇采用高壓控制盒的設計方案,電池艙總共6簇,每3個電池簇并聯接到外部一臺1.25MW模塊化PCS,減少電池簇并聯數,降低因為電池不一致性導致的安全風險以及充放電末端電量損失。采用314Ah容量的電池構建20尺集裝箱儲能系統恰好達到5MWh,這種方案超配量最少,降低了儲能的初始投資成本。
寧德時代剛剛發布了新品“天恒”儲能系統同樣出現在了現場,其容量來到了6.25MWh,以“首五年功率、容量零衰減”為主要賣點,引發了廣泛關注。
寧德時代“天恒”通過優化材料制備工藝,增強了電池的充放電比容量和效率。同時引入更多的電化學活性物質,并采用補鋰、預鋰化或摻雜包覆等創新技術,電池充放電過程中將首先消耗掉多余的活性物質,防止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出現衰減現象。
此外,比亞迪的MC cube-T儲能、南都電源及蜂巢能源的大儲新品,容量均達到了6MWh以上。
02.工商業儲能大集會
不過,相比與大儲產品和戶儲產品,工商業儲能產品在本次展會中的出場頻率最高,幾乎成為了各大廠商工商業儲能的大集會。除了基于280Ah電芯的容量在215KWh左右的工商業儲能,新一代基于300Ah+,容量達到400KWh的工商業一體柜同樣大量出現,包括欣旺達、遠景、奇點能源、派能、弘正儲能、寧德時代、力神等在內的廠商均有展出。同時,柜內集成PCS,采用液冷溫控已然成為了主流配置。
比亞迪工商業儲能MC-I系列,該系統采用 CTS 一體化設計,將350Ah的刀片電池,通過無模組、無 PACK 直接集成到系統,系統配置 1P416S,最多支持 10 柜并聯,可擴展至5MWh級。
奇點能源eBlock-836工商業儲能,采用314Ah儲能電芯,系統容量達到836KWh,15年可循環次數超過10000次,采用構網組串PCS,涉網性能佳,同時頂部還能夠集成600W光伏組件,有效降低儲能電站自耗電。
有趣的是,目前國內的儲能市場,仍以源網側的大儲為主。但在歐洲市場,用戶側儲能是增量的主要來源。據LCP Delta、歐洲儲能協會公布的《歐洲儲能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23年歐洲大儲、工商業和戶用儲能裝機總量約為10.1GW,其中,用戶側儲能裝機7.3GW,占比高達72.28%。據EESA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新型儲能系統裝機量為23.2GW/51.13GWh,國內用戶側儲能系統裝機量為2.33GW/4.77GWh,機柜式工商業儲能系統裝機量為0.81GW/1.67GWh。可見,國內用戶側儲能占比最高在12%左右,絕大多數的儲能裝機由大儲貢獻。
出現這樣的倒掛似乎可以表明,國內廠商普遍認為,在國內儲能方興未艾而又陷入高度內卷的現狀,工商業儲能或許能夠成為未來幾年內的破局之道。
從政策導向來看,電力市場化改革趨勢明顯,隨著各地峰谷電價差的不斷拉大和分時時段的調整,儲能高價差的兩充兩放越發普及,儲能的經濟性正在不斷凸顯。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的變化或將為用戶側儲能帶來新的需求,工商業儲能或將迎來新的窗口期。
03.同質化問題嚴重
但通過本次展會,也能夠看出,目前各家的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缺乏明顯的差異。從產品來看,看似百花齊放,實際上無非是儲能電芯及系統越做越大(這里并不是否定企業的研發成果),缺乏新意。容量當然是儲能應當提高的重點方向,但絕不是全部,儲能也不是無止境的越大約好。電芯容量越大,對安全性的挑戰也就越大,因此各家也紛紛配置了液冷模塊,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同樣的,度電成本問題、循環壽命問題、回收問題、用戶解決方案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痛點。
不過,已經有部分廠商試圖在同質化嚴重的窠臼中突破而出。例如,寧德時代的“天恒”新品,號稱“首五年功率零衰減、首五年容量零衰減”試圖解決產品全生命周期壽命的痛點。
遠景能源的抓手似乎有些“另類”,其工商業產品憑借美觀流暢的外觀吸引了現場眾多觀眾的圍觀。對于C端客戶,尤其是海外的C端客戶而言,產品的設計同樣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顏值高、能夠與周圍環境融合的儲能產品或將更受青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