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南鵬島,海風吹動風電葉片,在蔚藍海面上勾勒出一道道白色軌跡;惠州博羅楊村鎮,陽光落在光伏板上,金黃的太陽能被一一收集……隨著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清潔的電力正源源不斷進入廣東能源體系,能夠儲存、消納新能源發電的新型儲能也隨之得到長足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廣東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12萬千瓦/492萬千瓦時,相比2023年增長95%。面對產業快速增長的步伐,如何持續挖掘和創造新型儲能應用場景,真正做到“儲”有所“用”?11月22日,廣東能源產業科技創新暨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將在廣州召開,院士專家、龍頭企業將齊聚一堂,圍繞“開拓應用新場景”等主題,為廣東新型電力系統及新型儲能發展謀劃未來新格局。
近年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的占比不斷增加。圖源:明陽集團
源網側儲能積極入市,“蓄水池”調節作用凸顯
“當前,廣東已為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建立了適應不同類型儲能、涵蓋‘電能量+輔助服務+需求響應’不同品種的市場交易體系。2024年上半年,已有5家獨立儲能電站進入市場。”廣東電力交易中心董事長黃遠明告訴記者。
據了解,2023年10月,梅州寶湖儲能電站成為全國首例“報量報價”入市的獨立儲能電站,隨后,肇慶萬羚、陽江峽安、清遠白廟、湛江英利等電站也陸續進入電力交易市場。
其中,位于肇慶的萬羚儲能電站是廣東首個由第三方獨立主體建設完工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2024年2月,萬羚儲能電站正式并網投產,直到今天,我們一直在電網調度控制中心的指揮下平穩運行,為電網調節能力的增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浙江萬里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朱小帆博士介紹。
萬羚儲能電站通過參與廣東省電能量市場及輔助服務市場獲取收益。圖源:受訪者提供
新型儲能就像電力系統中的“蓄水池”,能夠靈活響應電力系統需求,通過“削峰填谷”調節電網負荷壓力。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用電量居全國前列,在今年7月用電負荷還創下1.52億千瓦的全國新高。鼓勵電源側、電網側儲能裝機,充分發揮新型儲能“蓄水池”作用,維護電網系統運行平穩,廣東勢在必行。
“萬羚儲能電站以獨立市場主體的身份,根據電力市場規則要求,通過報價和市場出清的形式參與電力市場;在參與區域調頻市場時,通過為電網提供調頻輔助服務,獲取調頻容量補償收益和調頻里程補償收益。”朱小帆說,電站收益目前可以覆蓋電站的投資及運營成本。
廣東為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建立了完善的市場交易體系。葉紹明/攝
市場化盈利機制是當前和未來源網側儲能實現規模化發展的核心要素。廣東作為全國率先開展電力市場機制改革之地,充分利用市場優勢,以“真金白銀”鼓勵更多新型儲能項目落地,是促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關鍵之舉。
2023年,廣東儲能平均利用率排名全國第一。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型儲能“蓄水池”正接入廣東電網這片“大水系”,在支持電網穩定運行以及保障生產生活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工商業儲能持續升溫,“黃金賽道”助跑產業發展
“廣東在電價方面具備高峰谷價差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一直以來都是儲能熱門的投資市場,政策引導方面利好頻頻,也促進儲能產業的潛力快速釋放。”廣州智慧用電與城市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智慧能源部副總經理王維說,“現在,廣汽埃安儲能電站通過峰谷電價差進行套利,月度收益最高可達100萬元;通過參與電力市場輔助服務,還可以獲取額外收入。”
坐落在廣州番禺的廣汽埃安用戶側儲能電站,自今年6月起已全部投產運營。王維告訴記者,該儲能電站裝機規模達19.7兆瓦/39.4兆瓦時,是當前廣州市規模最大的用戶側儲能電站,也是廣東工商業儲能的示范應用項目。
“電站通過實現‘綠色能源—綠色產線’的閉環,助力廣汽埃安打造‘零碳工廠’,擦亮了企業的綠色名片。”王維說,“同時,項目也為屬地片區電網結構優化提供了支持,具備顯著的示范效應。”
廣汽埃安儲能電站是用戶側儲能的典型案例。圖源:受訪者提供
在新型儲能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三大環節中,工商業儲能是用戶側儲能的典型應用,因其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經濟效益不斷凸顯等優勢,被稱作新型儲能的“黃金賽道”。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在廣東新增備案的1805個用戶側儲能項目中,單獨配置的工商業儲能電站項目達1290個,占比71.47%。工商業儲能已成為廣東新型儲能產業的重要增長極。
新型儲能電站就像一個“充電寶”,能夠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用電成本,實現經濟收益。廣東作為工業大省、經濟大省和能源消費大省,峰谷電價差較大,其中珠三角五市(廣州、東莞、佛山、中山、珠海)價差為全國最高,為工商業儲能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3年6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電站發展若干措施》,提出使用先進優質產品的用戶側儲能項目參照全省蓄冷電價政策執行,讓峰谷價差從4.5倍擴大至6.6倍,進一步拓寬工商業儲能發展市場空間。
多元應用場景蓄勢待發,新型儲能未來可期
一張巨大的屏幕上,“累計充電”“累計放電”“累計響應”“當日收益”等實時數據不斷跳動,讓附近電網運行情況一覽無余。這幅“未來感”十足的圖景,并非來自科幻電影,而是深圳虛擬電廠的真實景象。
“虛擬電廠”是什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技術中心副主任周鈺說:“虛擬電廠是一種電源協調管理系統,能夠把相對分散的分布式電源、儲能系統、充電場站、工業及民用的可調負荷等元素聚合起來,統一響應電力系統的調度。”
儲能系統是虛擬電廠中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領域,廣東始終走在全國前列。位于深圳的國內首家虛擬電廠管理中心運行近三年,累計接入45家虛擬電廠運營商,可調負荷資源涵蓋9大類5.5萬個,總容量逾310萬千瓦。
當前,廣東正積極推進虛擬電廠的建設,逐步培育形成百萬千瓦級虛擬電廠響應能力。就在本月初,《廣東省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施方案》印發,明確虛擬電廠注冊要求、資源代理方式以及參與電能量市場、需求響應、輔助服務交易機制。
未來,廣東將如何進一步拓展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周鈺建議,政府部門通過策劃技術創新項目課題、制定更加明確的新型儲能商業價值衡量規范、發布《新型儲能重大應用場景機會清單》等方式引導產業向更合適的方向探索開拓。她相信,隨著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新型儲能的更多功能和應用場景也會隨之涌現。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高雅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