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12日,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土壤環境修復平臺投入應用。“該平臺可一次性將土壤中絕緣油污染物濃度降低80%以上,修復后的土壤環境指標均滿足國家相關環保標準要求。”河北電力科學研究院現場負責人車凱說。
據介紹,變電站會產生廢舊變壓器、電容器等含油設備及鉛酸蓄電池等危險廢物,如果管理不善會導致油品泄露,對變電站土壤環境造成污染。2019年5月,國網河北電力牽頭實施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總部指南項目“變電站土壤環境污染風險評估與無害化處置關鍵技術研究”。河北電科院項目攻關團隊通過研究相應重點污染風險處置關鍵技術,在土壤有機污染快速處置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自主研發了土壤環境修復平臺,并在220千伏衡水變電站完成現場示范應用。
土壤環境修復平臺通過微波高溫處理技術,使土壤中難揮發的有機物熱裂解成易揮發的小分子有機物,并通過尾氣吸附裝置脫附,從而實現對以絕緣油為主的有機污染土壤連續式無害化處置,同時對處置后的土壤實施土壤微生態環境功能修復,使相關土壤污染物最大限度趨近或優于周邊土壤背景值,實現土壤環境污染低成本、高效率、無害化處置。
在研發過程中,國網河北電力攻關團隊針對電網企業存在的土地利用量大、范圍廣、生態環境復雜、污染風險相對集中等特點,首次建立了變電站系統性土壤環境風險評估方法,實現對新建、在運、退役變電站場地土壤環境和運行人員健康的風險評估。
國網河北電力將在電網土壤檢測、評估、污染治理及預防技術方面持續開展研究,研究污染土壤聯合近零綠色處理技術,建立變電站土壤環境污染風險評估體系,大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和市場開拓,為綠色電網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