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在資本市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比亞迪(002594.SZ)在2020年上半年之前的股價一直在40~60元/股波動,但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比亞迪股價就不斷走高,今年一度攀升至300元/股以上的高位。比亞迪由此連續數月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整車企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300750.SZ)則在今年5月31日一躍成為創業板首家萬億市值公司,市值排在貴州茅臺、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之后,位列第八。
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青睞有目共睹,鋰電、自動駕駛等概念也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香餑餑”。而在終端市場中,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以同比增長1.6倍的成績成為整體車市的一抹亮色。
資本“裹挾”著新能源汽車不斷刷新股價紀錄,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逐漸提高, “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也讓國內車市走到能源變革與智能化演變的交叉路口。
無法回避的轉型與全新賽道的挑戰、不可定義的未知與目標清晰的愿景在時代中交匯。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面臨著新的起點、新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產業創新和新能源沙龍暨“美好出行”獎頒獎典禮將聯合權威投資機構、知名汽車金融企業共話熱點,探尋未來。
新能源車市格局重塑
“淡季不淡”成為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大亮點。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27.1萬輛,環比增長5.8%,同比增長1.6倍。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47.8萬輛,同比增長兩倍。
中汽協預測,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40萬輛,實現76%的增長。業內預估,明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達到400萬~500萬輛。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屆時,新能源產業或迎來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汽車蒙眼狂奔背后,行業的重塑已悄然開始。
眼下,資本為新能源汽車帶來高估值成為普遍現象;伴隨著交付的穩定,“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開始站穩腳跟;小米、蘋果、華為紛紛入局汽車賽道,掀起新一波的風潮;“缺芯”潮開始暴露中國汽車產業鏈中關鍵技術存在“卡脖子”問題,零部件供應商開始擁有更多話語權;“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靈魂之于軟件,肉體之于硬件”的說法成為行業熱議話題。
隨著汽車行業邊界愈發模糊,新能源全產業鏈不斷向外拓展延伸,更將在“跨界”競爭中迎來洗牌。汽車“新四化”趨勢下,融合與重塑、變革與新生已經成為未來新能源發展的重要特征,全新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雙碳”目標加速汽車轉型
新能源汽車格局形成之時,“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讓行業的重塑更加徹底。
作為3060 “雙碳”戰略落地的主要著力點,汽車產業處于能源變革與智能化演變的交叉路口。眼下,全球已有超過9家車企發布碳中和戰略,在生命周期內圍繞“低碳、零碳和負碳”技術領域形成完善的產業布局是這些車企碳中和行動的共同點。
“碳中和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更大機會,如果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放在國家能源與交通融合發展的戰略角度,融入未來能源體系的節點,新能源汽車將會迸發出更多的能量和更廣泛的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表示。
目前,汽車產業碳排放還未納入我國的碳交易市場。但從公開數據來看,交通運輸行業是我國碳排放源頭之一,其碳排放占比已超過10%,而道路交通汽車占比達到8.5%左右的水平。未來,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持續發展,汽車被納入碳交易的可能性極高。
因而,“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現狀如何?車企面臨的挑戰是什么?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該如何相互協調?如何才能實現雙碳目標提前達成?”等問題已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
在新能源格局生變,“雙碳”戰略加速產業轉型的背景下,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產業創新和新能源沙龍暨“美好出行”獎頒獎典禮將在2021年9月9日下午舉行。今年,每經首次聯合權威投資機構、知名汽車金融企業,“跨界”對話行業熱點話題,共同探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之路與商業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