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0836個,但是“十一”假期仍是“一樁難求”。對此專家表示,一方面應增加充電樁建設,另一方面還要避免建而不管。應該在節前提前給充電樁進行全面“體檢”,同時,采用換電模式也是解決充電難問題的一個思路。
排隊4小時充電1小時、堵車不敢開空調……“十一”假期期間,新能源汽車因充電問題頻頻上熱搜。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但充電難問題仍困擾廣大新能源車主。
高速服務區“一樁難求”
10月1日,一位新能源車主排隊4小時充電1小時的遭遇被廣泛關注。
據悉,這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主查導航發現路上不堵車,就臨時決定從深圳回湖南老家。他本來8小時就能到,可是因為要給車充電,時間竟然翻了一倍。
這位車主說:“一路上走得比較通暢,到耒陽服務區的時候,必須得充電了。結果到了充電站,有二十幾輛車在排隊。我估算至少要排隊3小時以上,于是我把后面好多車都勸退了。”
此外,廣東一位新能源車主在遇到高速堵車時不敢開空調、兩位車主在高速服務區為了搶充電樁大打出手等新聞,也刷爆社交媒體。
有關專家指出,“十一”假期期間不少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都“一樁難求”,是因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太快而充電樁的建設速度沒跟上。
根據交通運輸部“十一”前提供的數據,高速服務區充電樁保有量達到了10836個,配置充電樁服務區達到了2318個。按此計算,配置充電樁的服務區平均保有量不超過5個。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678萬輛。假日期間,不少新能源車主開車上高速,在服務區很難避免充電難題。
壞樁沒有及時維修
除了車多樁少之外,《工人日報》記者在實際體驗時發現,一些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還存在設備故障沒有及時維修、壞樁在APP上沒有提醒等問題。
10月1日,記者在京哈高速灤縣服務區、盧龍服務區、北戴河服務區發現,3個服務區的充電樁都有設備故障沒有及時維修的情況。而距離盧龍服務區1公里的時候,記者看到,e充電APP上顯示有兩個閑置樁,但記者到了之后發現4個充電樁有1個壞了,其他3個都有車在充電,并無閑置樁。這導致一些新能源車主充電要排很長時間。
“國家現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如果基礎設施跟不上,就會影響行業發展。現在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雖然比以前多了,但還是無法滿足需求,而且有的樁壞了也沒及時維修。更鬧心的是,樁壞了,e充電APP上也不提醒,導致到了無法充電只能排隊。我在這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充上電。”在京哈高速北戴河服務區,北京新能源車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北京回老家沈陽,要開700多公里,中途必須充兩次電才行。
此外,10月5日,記者在e充電APP看到,承秦高速青龍東服務區有4個充電樁,但記者到了之后,發現4個樁全部處于“設備維修、暫停使用”的狀態。
“其實在青龍東服務區這邊充電的人很少,如果這邊的樁能用,我就不用去北戴河服務區充電了,這樣就能緩解那邊的充電壓力。”新能源車主楚女士對記者說。
換電也是一種思路
專家表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一方面要在增量上做文章,增加充電樁的建設,樁多了,充電排隊問題自然能夠緩解。另一方面,還要盤活存量,對現有的充電樁要管理好、維護好,特別是節假日期間,高速服務區充電樁需求大,因此服務區、充電樁管理者更應該在節前提前給各個充電樁進行全面“體檢”。
記者注意到,近日,江西九江相關企業就在國慶節前夕對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做“體檢”,保障節日便捷出行。同時,假期期間,還安排專人加大對充換電站設施巡查頻次,密切關注設備運行狀況,及時響應客戶用電需求,為節假日低碳出行提供可靠電力保障。
此外,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采用換電模式是解決充電難的另一個思路。他認為,應當轉換經營思路,如果充電電池能夠更新換代,變成統一的制式充電電池,就可以即換即走。
北京新能源車主李先生對記者表示:“新能源車好不好開,要由基礎設施來決定。我的車就可以在換電站換電,幾分鐘就換好了,而且現在換電站建得越來越多,遠途出行也不用擔心里程不夠。”
記者注意到,9月29日,某新能源汽車公司宣布,該公司在全國已累計建成換電站504座、超充站365座、目的地充電站526座。在接下來的第四季度,將持續布局,實現年底累計700+座換電站的目標,并在2022年春節前,建成“五縱三橫四大都市圈”高速換電網絡布局。(工人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