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來加黑炭,熏得花菇黑褚褚,白天瞌睡瞇瞪瞪,黑菇撂進沙溝溝。現在插電不用管,電烤花菇俊艷艷,卡車拉上到處串,出市出省還出國......”12月20日,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鎮酸梨海則村的蔬菜大棚外,果農徐廣飛一邊哼唱著改編的信天游,一邊緊張有序地把烘干后的花菇往運輸車上搬。
“以前燒煤烘干,人一直要整晚在爐子邊守著,溫度太高怕把花菇燒焦、溫度太低怕花菇發霉。”徐廣飛向前來檢查線路的陜西榆林公司芹河供電所工作人員薛紅民介紹道:“新買的電烘干機能自動調節溫度、濕度,還能設定烘干時間,比燒煤方便太多啦。”徐廣飛的這車花菇將運往廣州,其中一部分將出口日本,但就在一個月前,他還眼巴巴地守著花菇“腦愁”銷路呢。
徐廣飛帶頭組建的榆陽區飛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46座大棚,占地面積近370畝,由60戶村民共同經營,種植花菇、葡萄、草莓等果蔬。合作社現有花菇25萬棒,年產量可達50萬斤,但是花菇銷路和價格一直不如意。在花菇市場,不同品相的干花菇每斤單價從20元到80元不等,如何讓合作社的干花菇質量更好、品相更佳,賣上更好的價格、走向更遠的地方呢?徐廣飛想到了供電所人員“煤改電”的宣傳。
“合作社成立的本意就是為了老鄉們共同致富,作為理事長,我要當個領頭羊,自己出錢先買兩臺電烘干機試試!”徐廣飛說道。由于烘干機負荷大,原來的電表功率有限,芹河供電所得知此事為徐廣飛專門開辟了煤改電綠色通道,提供勘查、設計、施工、驗收、送電“一條龍”服務,從提出申請到辦理完結僅用了一天時間,并為他制定了相應的電價優惠政策。“11月9號,也就是電烘干機到貨的前三天,供電所就幫忙給我重新布置用電線路、新裝智能表,讓機器到貨即用,沒耽誤一天功夫。”徐廣飛高興地說。
“用電烘花菇,一天能出一爐,一爐能出300斤,效率比煤爐高很多,一個月電費算下來也就千把塊錢,比雇人燒煤花費要少,再除去買煤錢,成本能降一半。”徐廣飛給合作社里也種植香菇的村民劉虎兵算了一筆賬,他利用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集中在晚上電價每度0.2504元時進行烘干,白天則進行鮮蘑采摘和干蘑分裝,節省了大量電費和人力,算下來一個大棚能凈賺約50000元。
“電爐子比煤爐子的花菇定型好,售價能翻一倍。”劉虎兵手拿著電烘干爐出來的干花菇仔細地看著:“等這一批花菇賣出去,有了周轉金,我也把煤爐子淘汰了換成電爐子,再給大棚里裝兩個電暖機過冬!”
“我了解到燕林軍也準備給草莓大棚配置電采暖設備了,到時候請供電所幫忙看著安裝。現在人們都見識到了電設備的好處,就是讓他們燒煤,他們自己還嫌臟哩。”村支書佘廣軍指著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蔬菜大棚對薛紅民說:“看現在天空藍格盈盈的,大棚整整嚴嚴,農網改造工程改變了原來毛烏素沙地的面貌,也美化了咱們的農村人的居住環境。下一步,我們要將酸梨海則村打造成草莓、芝麻香瓜等特色瓜果示范帶,讓沙窩窩變成聚寶盆。”
信息來源: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