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18分鐘直達天津,公路交通40分鐘直通北京三環, 擁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稱的廊坊,近年來吸引了眾多大數據企業扎堆落戶。
在此之前,國網廊坊供電公司的規劃一直以滿足傳統生產經營企業和市政、居民、商業等用電需求為前提,然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這一模式。如今,廊坊供電公司規劃了24個110千伏及以上的項目,以適配大數據產業用電量需求大的特點,為企業保駕護航。
煎茶鋪鎮供電所開展“春夏秋冬四碗茶”特色服務 澎湃新聞記者 談婧媛攝
廊坊的大數據產業主要服務于電商與短視頻平臺,而位于廊坊霸州市煎茶鋪鎮的平口村就是一個在電商發展大潮中誕生的“淘寶村”。從隔天就要停一次電的村子,發展到如今靠電商致富的淘寶村,廊坊供電公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為該村架起一條10千伏的專線。
平口村的發展是廊坊不斷創新電商發展模式的體現,也是當地供電公司為促進地方發展,支持產業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的縮影之一。
電力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之一。10月初,廊坊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宋巖峰向澎湃新聞介紹,在整個冀北,廊坊電網建設的規模和總用電量均排在第二位,僅次于工業重鎮唐山。這10年來,廊坊電網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強,截至2021年底,全網最大負荷為581.5萬千瓦,相較10年前的336.2萬千瓦有大幅增長,用電量也從218.05億千瓦時增長到331.95億千瓦時。
為淘寶村架起“致富專線”
位于廊坊霸州市煎茶鋪鎮的平口村是遠近聞名的淘寶村,僅僅2000人的村子卻擁有300余家企業,100多個直播平臺。數據統計,2021年全村企業線上銷售額達3.3億元。
據平口村黨支部書記王偉偉介紹,平口村做清潔家居用品已有30多年歷史,最早的銷售途徑是通過批發市場找批發商做代理, 2015年開始在電商平臺上銷售清潔用品。“這些年來發展一直不錯,逐漸把產業做大了,現在又發展到直播帶貨。”他難掩驕傲地說。
伴隨著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村子的用電需求也與日俱增,“對比前幾年,村里的用電量一年比一年高,平日里跟以往旺季的時候差不多。”王偉偉說到。
為保障眾多企業的用電需求,2020年,國網廊坊供電公司為平口村架設起10千伏專線,大力緩解了村子用電緊張的問題。
不過,架起一條專線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這條10千伏專線,平口村“等”了10年。王偉偉回憶到,大概從2010年開始,電力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一到用電旺季就開始限電。
一個村子里架設一條專線,到底有多難?“專線并不是說想拉就能拉,規劃、審批、然后才能開始建。整個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 煎茶鋪鎮供電所的所長杜國威對澎湃新聞坦言。
“建專線,首先占地就得協調,建這條專線需要清理大量的樹木障礙,才能讓出線路通道。此外,平口村的區位對架線相當不利,要跨越兩條高速路,需要各部門的審批,所以一切我們都得協調好。”杜國威說道。
經過層層溝通協調,2020年6月,平口村終于盼來了10千伏的專線。村民陳愛民是當地一家企業的老板,他告訴澎湃新聞,“沒有專線的時候供電緊張,分片區停電。村里一條主街,一分為二,東邊用一天,西邊用一天。到了天熱的時候,隔一天就會停一次電,雖然只有幾個小時,但還是挺難熬的。專線架過之后,對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幫助可太大了,現在用電幾乎都能夠保證。”
“村子里現有100多臺變壓器,1600多臺設備,本身生產家居清潔用品就離不開這種電,每年工業用電量有1800多萬度”,王偉偉介紹說,“村民們賣的東西都是全產業鏈供應,自產自銷,平口村每年貢獻著全國70%的玻璃清潔器。現在一臺電腦、一部手機,村民在家就可以直播,直接面向全國消費市場。”
王偉偉還透露,有的村民家里比較小,不方便做直播,為了切切實實解決場地問題,去年冬天平口村決定新建電商服務中心。如今,占地約1000平米的電商服務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當中。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一樓的隔間可容納20家企業同時做直播,二樓三樓可用于大廠家的產品展示。“預計年底前竣工,現在登記的企業將近有20家。這里免費提供場地,誰有需求,就把產品帶來我們給他播。”而相隔不遠的郵政分揀中心也在建造中,未來電商客戶直接在線上下單,這些企業就能當即發貨。
守護萬家燈火
“不能停電,停了電第一時間準到”,這是煎茶鋪鎮供電所多年來始終堅持的理念,它不僅在用電上為當地電商企業保駕護航,還深入開展了快捷、高效、優質的服務,為“淘寶村”當好“電引擎”。
“不管刮風下雨,只要有問題了,我們馬上沖過去。” 煎茶鋪鎮供電所所長杜國威對澎湃新聞說道。他介紹,平口村這條專線比較特殊,每到“雙11”“雙12”等電商活動的時間點,供電所都會派人巡視,每日兩次。“因為村子本身發展的就是電商,需要的就是電,停了電,經濟肯定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都是帶電作業。”
國網廊坊供電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介紹,帶電作業是配電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如果對10千伏的專線進行帶電作業,需要穿著防護服,戴上三層手套:棉手套、羊皮手套、絕緣的橡膠手套,再去作業。“手套特別厚,干活時又需要拿螺絲,尤其是特別小的8號小螺絲,是很難拿得起來的,單單是這個手藝,就需要日復一日的練習。”
在夏冬兩季,帶電作業的難度則更大。“夏天作業結束之后,隊員的鞋和手套里都能倒出水來。而在零下十幾度的冬天,為了方便活動,隊員的防護服里只能穿一件單薄的毛衣。”
談及電力隊員上門搶修線路的事情,村民王金寶(化名)印象深刻。他告訴澎湃新聞,“惡劣天氣對線路的影響很大,去年冬天,大風把樹刮倒,連帶著變壓器也刮掉了一個,引起了線路跳閘。”
澎湃新聞了解到,當天的氣溫正值零下17度,而供電所一個小時之內就解決了線路問題。除此之外,供電所每個月都會安排定期檢修,尤其在用電高峰期還會派專員駐扎在村子中,以便及時解決用電問題。
“不能讓老百姓停電,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別人。”前述工作人員說道,“從大電網一直到‘毛細血管’都得有人管,而且你都得管明白了。”
助力大數據產業邁向高質量賽道
除了為廊坊千千萬萬的“小家”點亮燈火,帶去致富的“電力引擎”,國網廊坊電力還為區域內的大數據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供電保障。
2009年,廊坊的大數據產業開始起步。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澤”)是廊坊本土的大型企業,總占地1012畝。其中,機房面積達100萬平方米,每日的用電量約為500萬千瓦時。2012年,聯通云數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云”)也落戶廊坊,多家大數據企業的入駐為廊坊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說起大數據中心的選址,潤澤與聯通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服務。“大數據服務用電量大,如果電力服務跟不上去,客戶也很難選擇你。”潤澤行政審批部主任邊力杰說,“公司的設備全天候24小時運行,現在一個月的用電量是1.7億度,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數據中心投運,用電量將十分龐大。”
同樣,聯通云入駐廊坊也不僅僅是因為廊坊緊鄰北京的區位優勢。聯通云基礎設施專業主管于洪元特別提到了電網廊坊公司的服務。
事實上,聯通云的大數據基地并非廊坊一家,但與其他地方相比,于洪元認為國網廊坊供電公司給他們的幫助更多,給予的支持十分到位。“服務大數據企業需要專人駐守連夜調配,因為大數據對用電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故障不允許跨天,這就需要供電公司在維修的過程中,能配合我們開變電站,配合我們停電拆線,然后再測試送電。”于洪元說。
為了更好地助力大數據企業的運營與發展,廊坊供電公司推出了“體驗式”服務和“管家式”服務,組建了“冀電入云”服務隊,為客戶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據服務隊成員韓杰介紹,2020年公司對服務隊進行了調整升級,由市場拓展中心、計量中心、發展策劃部、運維檢修部等多個部門的精英力量組建服務主力軍。“從用戶前期咨詢,到后期的業擴報裝,再到建設、驗收、送電……是一個全壽命周期的服務。”韓杰說。
近年來,廊坊這座鎮守著北京東南大門,連接京津的紐帶城市,因特殊地理位置,吸引了眾多大數據中心項目扎堆落戶。特別是2020年,中央明確提出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廊坊地區大數據產業迎來爆發期。目前,廊坊僅在運的大數據項目就已有14項,裝電總容量130.8萬千伏安。
“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且它們用電量需求特別大,常規的變電站規劃已滿足不了需求。因此廊坊供電公司針對大數據做了一個規劃,從整個城市的聚集情況進行調研,分區域專門設立的大數據的專項項目,規劃了24個10級以上的項目,其中一部分是已經投運。”廊坊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宋巖峰對澎湃新聞表示。
冀北大地,“綠”意正濃。國網廊坊電力的干部員工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全力守護萬家燈火,助力大數據產業邁向高質量賽道,以實際行動彰顯 “頂梁柱、頂得住”的責任擔當,為服務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賦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