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黨員干部,在干部的責任擔當,在更準、更實、更硬的幫扶舉措。扶貧攻堅以來,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主動進駐貧困村,不畏艱險,勇挑重擔,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書寫責任擔當。
在江西省吉安縣,就有這樣一位駐村干部,他是國網吉安縣供電公司派到吉安縣油田鎮路西村駐村幫扶的“第一書記”眭正吉。面對一個支部底子弱、群眾觀念舊、村民文化底蘊薄,村里產業單一,脫貧難度大的貧困村,他主動擔當,察實情,舉實措,下硬功,克難題,解實情,破瓶頸,播撒希望,撬動發展,被鄉親們稱為“希望書記”。
撬動發展的“搭臺人”
“現如今,房前屋后環境美了,出門走的是硬化路,喝的是自來水,照的是光伏電。發展的路子寬了,致富的步伐快了,脫貧的勁頭更足了!”這是路西村老少村民間相傳的一句順口溜。電力扶貧“敢擔當、動真情、實幫扶”帶給路西村生存環境的極大改變,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改善。
2017年2月眭正吉卷起鋪蓋,簡單撿起幾件洗換衣物,便馬不停蹄趕往路西村,他暗下決心,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要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撬動發展的“支點”,為路西村脫貧摘帽守初心、盡擔當。
路西村位于吉安縣北部,離縣城70公里,297戶102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51人。駐村后,經實地調研,路西村“四面環山,文化底蘊薄,支部底子弱、群眾觀念舊、村容村貌差,以種植水稻為主,沒有規模產業或項目,農業水利基礎設施落后,大多數是望天田。”的地勢人文風貌便扎根眭正吉的腦海。
面對如此現狀,如何拔掉“窮”根、脫貧摘帽?“要想村民富,堅強水、電、路。”眭正吉不愧為國家電網人,腦瓜子想得快、點子多,“路西村要發展致富必須在改水、修路、強網上很下硬功,強動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眭正吉說干就干。他先強支部,通過“三會一課”,制定議事規則,強化內外監督,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很快凸顯。隨后,他走村串戶登門家訪、下田間地頭體驗生活,夜以繼日建貧困戶詳細檔案,挑燈夜戰趕寫調研材料,有的放矢詳述幫扶舉措……一個月后,《油田鎮路西村扶貧規劃》便送到了縣扶貧辦,規劃中“硬核”幫扶措施贏得了扶貧辦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2017年~2018年,眭正吉先后為路西村爭取改水資金近20萬元、修路資金59.5萬元、電網建設資金90余萬元元,硬化通村土路1.2公里,平整硬化房前屋后路基1.1公里,量化綠化村容村貌11.4平方米,全村改建自來水21.3千米,村配網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2千米、新增變壓器4臺,容量400千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線路18.6千米,增粗改造低壓巷線23.23千米。如今,路西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坑洼土路早已脫胎換骨,先前村民喝著黃泥水的日子也已成為歷史,之前臟亂差的村容搖身一變成了美麗鄉村。
“電改前,電線像串糖葫蘆似的,一線串到底,現在舊貌換新顏,電線橫平豎直、整潔有序,動力電走街串巷送到了家門口!”說到村里電網升級改造,路西村主任周楊發總是贊不絕口,他說“以前線路老舊,遇到刮風下雨和用電高峰期,不是東家停電,就是西家跳閘,村民機米用電要等到夜里十點鐘以后,人和設備一樣整夜耗著,苦呀!”
“眭書記辦事接地氣,駐村以來,改水、修路、綠化村莊,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想到了我們村民的心坎上,真正鋪就了村經濟發展、村民脫貧致富的‘快車道’!”見證著路西村近年來的變化,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海根感慨地說。
脫貧路上的“領頭雁”
“脫貧路上一個人都不能掉隊!”這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老百姓的莊嚴承諾,眭正吉始終銘記在心。改水改路升級電網后,眭正吉扶貧的腳步沒有停歇,“路西村發展有了強勁的動力,接下來就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必須在產業扶貧上下硬功,出實招!”老眭心里盤算著,第二把火就這樣點燃了。
幫扶要形成長效機制,關鍵是要變“輸血”為“造血”,引導村民發展種植、養殖、光伏等長效產業。經過前期走訪調研和實地考察,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2017年7月眭正吉在村支部會上有針對性提出了“建光伏電站和發展油茶、井岡蜜柚、黑木耳種植”扶貧項目,并就項目的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論證,得到駐村工作隊員和村支部全體黨員的同意。
會后,眭正吉馬不停蹄跑資金,爭取到10.2萬元成立了路西村種養合作社,并采取“合作社+ 產業基地+ 農戶”模式,全部吸收包括52戶貧困戶成為合作社社員,合作社免費提供技術指導、種苗、肥料等,并以市場價收購基地的產品。
隨后,眭正吉帶隊外出考察取經,聘請農技專家進村傳藝,帶領村民平整土地、栽種油茶樹和井岡蜜柚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艱辛,一個200畝油茶基地和一個100畝的井岡蜜柚基地便成了路西村后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有了合作社的技術指導,栽種油茶、蜜柚就有保障,將來油茶、蜜柚質量肯定好,收購價同樣看好,年底還能分紅,我們可以放開手腳干了。”兩個基地建成后,村民們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議論著。
“栽了油茶樹、種了蜜柚苗,三五年后咱們就能嘗到致富的果實了,眭書記真是為咱們村里播種了希望樹啊!”看著基地里碧波蕩漾的滿眼綠,貧困戶周宗瑞滿臉喜悅的說。
考慮到油茶、蜜柚種植產業周期長、見效慢,如何在在短平快上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眭正吉發動駐村干部開動腦經,經多方測算、論證,決定在路西村發展黑木耳產業扶貧項目。老眭的幫扶舉措迅速得到縣供電公司8.8萬元資金支持,在老眭的帶領下,2018年9月,一個15畝黑木耳種植樣板項目就呈現在路西村前頭,由村委會經營管理,預計村每年增收4.5~6萬元,解決近80人的就業問題。
“去年第一批采了5000多斤、第二批摘了1300余斤,以后每隔十來天就能集中采摘一茬,目前共采摘60000余斤,按8.6~9.斤濕木耳曬1斤木耳干計算,毛收益20余萬元不成問題,凈收益6~7萬元,每家貧困戶從中年凈增收2000余元,眭書記真是為我們村帶來了一個短平快致富產業!”2020年1月19日,筆者在路西村采訪黑木耳產業時,村長、合作社主任彭文程掐著指頭算著產業實脹。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老眭的扶貧天地里要的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2017年9月,眭正吉經多次協調,為路西村爭取到了光伏產業扶貧項目。由于山里人文化低、思想守舊、眼光短淺,部分貧困戶不愿投資參股。眭正吉苦口婆心擺事實,算實脹,并自己拿出6萬元 ,幫助他們墊付股金,最終促使52戶貧困戶一一與江西益欣新能源(光伏)公司對接,參股光伏電站。
“付友英,這是你家分得光伏電紅利,一共1680元,你清點一下,收好喲,以后年年有!”
“還有錢得呀,做夢都不敢想。這光伏產業真好,太陽一照就是錢,這個太陽可真是個‘搖錢樹’,照一照就變成了一疊疊鈔票,眭書記不愧為咱們窮苦人的救星,咱窮人家脫貧致富的路真是越走越寬敞了!”2018年9月,路西村光伏站辦公室里,貧困戶付友英一個勁的數著一沓沓嶄新的百元鈔票,不停地夸光伏扶貧好。
“不錯,眭書記真是幫咱們老百姓賺上‘陽光’錢,當初我們怕入股,是眭書記給我們打氣,現在看來,我們當初想法真糊涂,眼光短呀!”貧困戶曾如春說。
筆者在付友英家采訪時看到,她家一份2019年度收益確認公示表,表里顯示:2019年度付友英一家政策性補助、家庭經濟純收入、務工工資收入及資產性收益等收益共計35830元,她家5口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66元,早已脫貧摘帽。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路西村52戶貧困戶中已真正脫貧摘帽達51戶。
貧困群眾的“主心骨”
“眭書記做人勇于擔當,辦事接地氣,有他在,我們貧困戶搞起生產來就像吃了‘定心丸’,信心底氣也足了,他可真是貧困戶的‘主心骨’!”路西村53歲的貧困戶周末生談起村里第一書記,總是贊不絕口。
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眭正吉在登門走訪周末生家時,發現51歲的周末生左腿高位截肢,拄著一根拐杖伺候著90多歲的老母,二人相依為命,靠政府低保度日,是油田鎮出了名的貧困戶。
“我得幫幫他,一定讓他重新站起來!”此情此景,眭正吉心中隱隱作痛,暗暗發誓,決定幫周末生申請安裝假肢。
時間不等人。回訪歸來,眭正吉趕寫申請,收集材料,跑縣殘聯反映實情,提交資料……經過多方努力,最終爭取到了縣殘聯免費安裝假肢的指標。隨后,眭正吉全程陪同周末生到縣殘聯,經過醫生對其左腿測量取型、打模取樣、安裝調試、康復訓練……8月2日安裝假肢周末生終于告別拐杖。看著周末生行動自如,像正常人一樣,老眭先前那顆刺痛懸著的心也恢復了平靜。
無獨有偶。追尋第一書記幫扶助困的歲月針腳,眭正吉一刻都沒有停歇。2020年3月26日,對眭正吉來說又是一個睡不安的日子。那天剛吃完早飯,眭正吉又奔波在路西村的田間地頭,幫扶春耕的農戶。10時46分,他看到田壟里一個八九來歲的小孩獨自一人坐在地上玩沙子。
“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在家了上網課了,怎么在地里貪玩?難道……”細心的眭正吉腦海里閃出一個好奇的念頭。經了解,那孩子叫胡思超,今年9歲,孩子他娘叫鄒曉蘭,爸叫胡安安。在老眭的幫扶日記了,鄒曉蘭夫妻兩都在外打零工,家里一兒一女,胡思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隨著年齡增長,胡思超的心臟慢慢出現供血不足等問題。胡安安、鄒曉蘭夫妻兩這些年打工的積蓄全部花在孩子治病上。過些天還要帶孩子去做心臟搭橋手術,單手術費就要80多萬。
回到村部,眭正吉立即召集駐村工作隊成員和村干部召開幫扶座談會,向大家通報鄒曉蘭和一家的困難。“為胡思超申辦低保,可以報銷90%醫藥費,這是最直接可行的辦法。”,經集思廣益,眭正吉決定親自掛帥落實胡思超低保一事。隨后的日子里,眭正吉只身跑鎮政府、奔縣政府、訪縣扶貧辦,寫材料、爭時間……村民們看到,老眭整個人就像個陀螺一樣,來回奔波,不知疲倦。
“安安,孩子的低保證給辦下來了,你拿好,安心帶孩子做手續吧!”
“恩人呀,真是太感謝你了,你幫我家解決了最揪心頭痛的大事了,這以后我的孩子有救、有保障了。咱莊稼人有你這樣的駐村干部,真是鄉親們的福氣呀!”4月1日,胡安安雙手捧著第一書記為他兒子新辦的低保證,眼眶早已濕潤,不停地道謝。
老眭的幫扶助困故事說不盡、道不完,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老眭就像老黃牛一樣,帶領駐村干部,辛勤耕耘路西村,默默奉獻貧困戶,為的就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筆者問道:“老眭呀,你都馬上退休的人了,還這么拼啊!”他笑著回答:“‘了卻百姓貧困事,決勝脫貧攻堅戰’是每個駐村書記光榮職責,‘授人以漁’給人希望,再拼再累也值!退休以后心里頭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