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工業互聯網展區成為企業競相展示核心競爭力的“秀場”:數字孿生、邊緣計算等新技術令人稱奇,柔性制造、網絡化協同、遠程化運營等新模式層出不窮……折射出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邁入加速期,正加快賦能千行百業,驅動制造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工業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頻頻“牽手”,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達9100多億元。工業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背后,是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的拉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介紹,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快速增加,已形成超過100個具有行業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超過7300萬臺,工業APP突破50萬個,成為傳統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器。
在一大批平臺帶動下,借助“一張網”,千行百業正競相“上云用數賦智”。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運營中心主任李琦琦告訴記者,標識解析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目前該中心頂級節點的標識注冊量已突破40億,每日解析量達1400萬次;而去年注冊和解析量僅分別為3800萬和14.6萬次。
短短一年間,工業互聯網應用明顯提速。在重慶建工南部混凝土有限公司調度中心,所有訂單、生產、質檢、物流等信息均集納在一塊大屏上,老行業也迅速擁抱“新智造”。
“5G+工業互聯網”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戰場。本屆智博會上,不少與會嘉賓認為,隨著智能礦山、智慧工廠、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持續拓展,“5G+工業互聯網”正從“樣板間”向“商品房”轉變,行業發展正邁入加速期。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副總經理陳豫蓉表示,中國移動“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廣泛覆蓋工廠、電網及冶金、礦山、港口等各行各業及工業細分領域,助力提質增效。“比如我們支持江蘇一家企業將5G應用于工業質檢環節,通過攝像頭和5G采集的關聯,效率提升30倍,大大減輕工人工作量。”陳豫蓉說。
以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正酣,但對海量的中小工業企業來說,“上云上平臺”、實施數字化轉型仍任重道遠。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表示,轉型基礎薄弱、數字化人才不足、投入壓力較大等問題都制約著中小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此外,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往往更傾向于服務大型企業,服務中小企業的動力和能力有待增強。業內建議,各平臺企業宜加快開發針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產品,助力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ㄔd8月26日《經濟參考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