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寧夏石嘴山平羅縣張家墩村的劉光申正在自家地里燒荒。點著的火苗還沒躥起來,幾個戴著安全帽的小伙子便趕來制止,合力滅火。劉廣申非常驚訝:“我連支煙還沒抽完你們就來了?”
“大爺,我們有‘千里眼’!以后可不能在鐵塔下點火啊。”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寧東運維站運維人員于偉說。
于偉口中的“千里眼”是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在線路鐵塔上安裝的在線圖像視頻監測裝置。目前,該公司共負責運維寧夏全區4條超特高壓直流線路、43條超高壓交流線路。線路全長約2839千米,共計5970基鐵塔。高原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天氣條件給傳統的人工巡檢帶來了很大困難。為此,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建立了“141運維體系”——在鐵塔上裝設1套可視化系統,在全區建設4個輸電線路運維站,實現1小時內處理線路缺陷,智能化運維線路。
在線監測 時刻盯守線路
“現在是春耕時期,咱們得充分用好可視化監控系統,延長監控時間,注意線路下方人員和車輛的活動狀態。”4月13日8時30分,寧夏電力檢修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負責人李寧叮囑監控員。
目前,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已在33條超特高壓線路上裝設了2496臺在線圖像視頻監測裝置,包括±660千伏銀東線、±800千伏靈紹直流兩條寧夏電力外送重點線路,以及途經寧夏的±800千伏天中直流。運維人員可通過后臺電腦監控寧夏全區80%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實現智能化巡檢。2496臺在線圖像視頻監測裝置猶如2496雙“千里眼”,時刻盯守輸電線路,及時消除缺陷。
分區管理 線路運維全覆蓋
為提高線路缺陷發現處理效率,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實行“地域分區管理、人員責任落實”制度,分別在寧夏東西南北方向建立4個輸電線路運維站。4個運維站東西相距100千米,南北相隔250千米,覆蓋寧夏境內全部超特高壓線路。每個運維站與管轄范圍內線路距離均在一小時車程內。運維人員可直接從運維站出發,1小時內趕到現場消缺,實現近距離守護線路安全,提高運維效率。
“有防塵網掛在線路上了!”4月19日14時,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運維人員張揚在750千伏鴛州線大風特巡時發現異常,立即向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報告。該線路是寧夏向華東地區電力外送的主要電源點,日輸送電量約6000萬千瓦時。該中心收到報告后組織運維人員及時采用遠程激光技術熔斷防塵網,僅用30分鐘便消除了一處可能導致線路跳閘事故的隱患。相比運維站設立之前,運維人員的響應時間至少縮短了一個半小時。
為確保可靠供電,寧夏地區復工復產后,各運維站加大巡檢力度,共特巡750千伏以上線路260余次。
迅速響應 1小時內處理缺陷
“監控發現在750千伏黃州Ⅱ線122號鐵塔旁,有人在運輸風力發電機風葉。風葉太長,有觸碰導線的風險,需要監護他們跨線。”4月15日13時,李寧在監控辦公室發現隱患后緊急聯系距離事發地43千米的惠安堡運維站。運維人員收到通知立即出發,僅用40分鐘就乘車到達現場,監護風葉運輸安全通過。
依托1套可視化監控系統、4個線路運維站,寧夏電力檢修公司實現了1小時內處理線路缺陷。該公司輸電運檢室監控人員在發現線路異常或接到可視化系統報警時,可根據故障發生位置第一時間通知相關運維站人員前往現場核實處理。這樣“后方定位+前方巡檢”的方式,能夠快速排查隱患,及時化解險情。
疫情防控期間,寧夏電力檢修公司通過“141運維體系”,及時處理線下燒荒36起,清理線下漂浮物51處,加固彩鋼房12座、線路通道內塑料大棚14個,監護特種車輛運輸風葉6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