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30日,浙江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配電物聯網臺區“邊-端”交互功能測試平臺建成,并啟動首次臺區拓撲自動辨識技術專項測評。
據了解,該測試平臺可根據需求接入充電樁、儲能、光伏、低壓監測單元等各類設備和感知裝置,以驗證接入裝置與智能融合終端之間的“邊-端”交互能力。通過半真型方式模擬實際臺區的物理特征,平臺可一鍵生成多臺區、多分支、多層級的復雜拓撲結構,能夠靈活構建浙江配電網典型臺區場景,并據此開展電能質量治理、臺區智能自治等應用的功能測試。與傳統的實驗室原理性測試或現場運行測試相比,該測試平臺既可高度還原真實低壓臺區運行環境,又具備實驗室檢測平臺靈活的優點,能更好地量化評估被測設備的功能和性能,滿足配電物聯網新技術、新業務的測試與研究需求。
在配電物聯網建設中,臺區拓撲自動辨識是最核心的基礎應用,可直觀、實時呈現臺區結構及故障情況。在測試平臺首次專項測評中,項目團隊從設備即插即用、拓撲識別準確性、相位識別準確性、拓撲識別時間和識別抗擾能力5個維度全方位測評4種國內主流拓撲自動辨識方案,選出適用于浙江電網的方案。
浙江電科院將應用該測試平臺對全省各地市計劃部署的配電物聯網新裝備開展評測,提升“云-邊-端協同”測試能力,推動配電網數字化轉型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