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湖北襄陽供電公司開發區供電中心配網搶修班員工張智恒看到手機接收到的告警短信后,立即趕到襄陽市富康西路一處房地產項目的工地。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操作一臺大型打樁機施工,劇烈的震動觸發了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的告警裝置。他向施工人員交代注意事項:“電纜標樁的下面埋著電力電纜,麻煩你們施工的時候小心避開呀!”
張智恒介紹,電力電纜深埋地下,安全穩定性較高,可一旦受到外力破壞,運維人員就要把破損點附近地面完全挖開,才能修復電纜。挖掘機、打樁機、頂管機等大型機械在施工時,均存在對電纜的外力破壞風險。以往,供電公司會采取人員巡檢、定點蹲守等方法防范外力破壞,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2020年2月份,張智恒與開發區供電中心配網搶修班的3名員工組成了研究團隊,開始設計一種電纜線路防外力破壞裝置,以實時監測電力電纜線路周邊情況、降低人工運維成本。
經過一年多的鉆研,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該裝置外觀小巧、安裝便捷,由太陽能電池板加鋰亞電池供電,可運行400天以上。
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通過采集電纜標樁周邊震動數據以及電纜標樁傾斜數據,判斷電纜線路通道周邊有無外力破壞高風險施工。當現場震動數據或標樁傾斜數據達到報警值時,裝置會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向現場施工人員示警,同時會將標樁位置、異常信息通過短信和語音電話的方式發送至運維人員手機。
今年5月份,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初步研發成功并在襄陽電網投入使用。10月29日,該裝置被2021年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活動(第二期)認定為專業級成果。
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投入使用后,研究團隊逐漸意識到——電纜標樁采用單獨通信的方式,即每個電纜標樁都安裝一個用戶識別卡,后期會出現通信成本較高的問題。
7月份,研究團隊再次展開技術攻關,經檢測確定了在每個電纜標樁上配備射頻模塊的方案。按照方案的設計,每個電纜標樁的射頻模塊會將信息發送至數據集中管理器,由數據集中管理器解碼后通過用戶識別卡將短信和語音電話轉發至運維人員手機。在方圓1~2千米的數據集中管理器通信范圍內,所有電纜標樁共用一張用戶識別卡,可大幅降低通信費用。
射頻模塊成本遠低于用戶識別卡的成本。研究團隊在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上配備射頻模塊,可以大幅降低電纜標樁制作成本。
現在,運維人員只需將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安裝在電纜線路外力破壞高風險區域,就能及時發現和防范外力破壞風險。
目前,襄陽供電公司已將智能防外力破壞電纜標樁安裝在襄陽市臥龍大道等多個大型施工現場,收到該裝置的準確告警30余次。該裝置在減輕運維人員電力電纜防外力破壞巡檢工作強度的同時,也提升了電力電纜運行可靠性,更好地保障了客戶穩定用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