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五年,都是一次跨越;每一個五年,都是新的征程。“十三五”期間,作為全國第二大電力上市公司的國電電力,加壓奮進,持續發力,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取得突破,翻啟了發展新篇章。
五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落實集團公司“一個目標、三型五化、七個一流”發展戰略,企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五年來,新增裝機4168.84萬千瓦,控股裝機實現翻一番的8799.19萬千瓦。
五年來,連續被集團公司多次評為目標責任制考核先進單位,先后獲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上市公司金牛基業常青等多項重要大獎。
五年來,用自己的行動和作為向黨和國家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力保能源穩定,送去冬日溫暖,助力脫貧攻堅,戰“疫”勇敢逆行……
轉型升級 聚焦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2016年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五年來,國電電力聚焦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強布局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核準、并購、整合等方式,控股裝機容量從2015年底的4630.35萬千瓦,增長至如今的8799.19萬千瓦,產業規模翻一番!
該公司時刻堅守著企業初心——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高舉發展旗幟的同時,緊緊圍繞國家能源發展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我們以建設‘安全、高效、環保、低碳、靈活、智慧’六型綠色燃煤電站為目標,大力實施火電產業優化升級。對現有火電機組實施鍋爐綜合升級改造、汽機通流改造、節能升級改造、高效集中供熱等多維度技術改造,降低機組煤耗、水耗,努力實現機組性能可比最優。”該公司負責人多次強調。
國電電力132臺燃煤機組,于2019年底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其中部分機組排放情況已經優于同容量的燃氣機組。“到了‘十四五’,我們將實現主要無組織排放源附近顆粒物濃度小于2.0毫克/立方米,廠界無組織排放源附近顆粒物濃度小于1.0毫克/標準立方米。”
2019年12月29日,全國首座擁有數字化智能管控系統與綠色智慧型百萬間接空冷機組——寧東公司建成投產,除了運行穩定、技術指標優良外,其超低排放、廢水零排放等環保設施也同步投運,生產之時即是達標排放之刻。
包括寧東公司在內,擁有4臺百萬千瓦在建機組的上海廟公司和今年剛獲核準的大同湖東2×100萬千瓦項目都將“生態和諧型”概念融入項目建設之初。
在推進火電環保改造的同時,國電電力也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以新能源引領轉型升級,主動應對形勢變化,加強競爭性配置、平價上網等政策研究,積極參與外送基地項目、競價項目、平價項目的競標,因地施策、一地一策,全力獲取資源。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哪里有“好風”,哪里就有國電電力追風人的足跡,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江西、云南、廣東……19個省、市、自治區佇立起了直插云霄的擎天風機,扇葉迎風轉動,將股股風能變作電能送入千家萬戶。
2019年4月12日,舟山海上風電25萬千瓦項目建成投產。這是國內首個高高承臺基礎近海風電場,也是國電電力從陸上風電到海上風電的勇敢嘗試。從陸上“緊”張到海上“擴”張,一幅海陸并進的畫卷漸次展開。
“十三五”期間,國電電力累計核準新能源239.95萬千瓦,投產239.33萬千瓦,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深植在每一名國電電力員工心中。
今年,國電電力啟動鄂爾多斯“風光火儲氫”一體化綜合智慧能源基地建設,傾力打造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與生態治理深度融合的大型能源基地項目;內蒙古新能源公司33萬千瓦光伏中標,其中25萬千瓦光伏電站建在煤炭采礦沉陷區上,實現資源再利用和生態恢復……一個個自帶綠色“基因”的項目在該公司未來的規劃里將成為主流。
精細管理 提質增效強企業
一流管理鍛造一流標準,一流標準謀劃一流企業。國電電力持續以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激發企業改革活力,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13559.71億千瓦時”,這是國電電力“十三五”時期完成的發電量,是“十二五”期間發電量的155.55%,相當于云南省年用電量的8倍。數據背后反映出的,是該公司長周期穩定運行的發電設備和高嚴細實的安全管理。
近年來,該公司構建起安全生產保證、監督、風險預控、應急管理四大管控體系,深入開展“責任落實年”“風險預控年”和“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活動,建立從頂層到基層的安全環保責任制和評價體系,形成了責任可量化、可評價、可追溯機制,向著本質安全型企業穩步進發。
2019年,國電電力深入推進風險預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創新建立風險預控管理“4M屏障”理論,發布火電、水電、新能源和煤礦《風險預控管理規范與標準》,安全風險進一步得到防控。
隨著電力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該公司發揮營銷龍頭作用,創新建立“四先進、一領先、一強化”營銷策略,深入開展利用小時“日周月年”四維對標。“十三五”期間取得市場交易電量3128.12億千瓦時,電量占比高于容量占比1.9個百分點,電價降幅優于區域平均降幅3.07元/千千瓦時。
面對社會用電負荷增速放緩,火電機組利用小時偏低的客觀情況,國電電力不等不靠,從問題源頭難點入手,大力開展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提升系統調峰能力,主動破題謀出路。
2017年5月,莊河公司完成改造,成為國內首臺可調峰至18萬千瓦的60萬千瓦超臨界純凝機組,引來國內外200余名專家參觀學習。如今,大開廠、邯鄲公司等火電單位均完成靈活性改造,國電電力“兩個細則”補償收益,常年位列集團公司首位。
2020年1至8月,國電電力風電板塊完成利用小時1451小時,其中共有區域完成利用小時1444小時,比對標單位高10小時;棄風率3.04%,其中共有區域棄風率3.12%,比對標單位低1.77個百分點。成績的取得與該公司持續深化“理論發電量平衡分析法”的應用密不可分。
自“發電量平衡分析法”問世以來,該公司堅持開展風電利用率、棄風率、故障損失率、計劃檢修損失率、受累損失率等分析,全力減少電量損失,風能利用率不斷提高。今年9月,加上如虎添翼的智能“新系統”,使“風電電量平衡分析‘五項損失’自動統計及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發電企業信息技術與應用優秀成果一等獎。
五年來,圍繞成本控降,國電電力通過持續優化融資策略和債務結構,低利率發行各類融資債券、票據近1157億元,累計節約財務費用15.23億元。全面開展成本費用對標,深化“四個成本”“四個電價”分析應用,降低售電可控固定成本2.23億元。
在占據火電成本6成有余的燃料方面,國電電力細化“入廠標單、入爐標單、入廠入爐標單差”管理,做到精準負荷預測、精確燃料采購、精細配煤摻燒,推廣應用“完全成本效益評價體系”。“十三五”期間開展陽光采購1.5億噸,摻燒經濟煤種7598萬噸,節約燃料成本28.5億元,供電煤耗同比“十二五”期末降低2.91克/千瓦時,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在可比上市公司中保持前列。
管理的標準在制度,管理的核心在人。國電電力堅決落實人才強企戰略,實施“五型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各具特色的專業型人才,推進全員素質提升工程,大力發掘培養優秀年輕干部,打造一支忠誠敬業、誠信盡責的干部員工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智慧賦能 創新驅動豐羽翼
2020年11月11日,國電電力“智能發電運行控制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融合工業數據分析和先進智能控制技術,于2018年7月4日首次在東勝公司330兆瓦1號機組投入應用。通過全新發電運行控制與管理模式,綜合節能2.25克/千瓦時,機組運行實現“能效大閉環”,每年創造經濟效益約1000萬元。
國電電力深諳“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關鍵在于創新”這一道理,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持續加強科技攻關,搭建30個創新平臺,建立47間科技創新工作。“十三五”期間投入科研資金超過14.49億元,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6項,參與實施“超低NOx煤粉燃燒技術”“燃煤電站多污染物協同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及裝備”等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7項、行業級以上獎130項,堅決以創新推動企業突破瓶頸、更上層樓。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員資金的投入,智能DCS系統研發應用、國內首個火電物聯網發電5G宏基站建成投運、自主研發28納米物聯網智能芯片出爐……創新的大樹上結出了豐碩成果。
“科技創新要有點有面,有了規范的方法論,才能將智慧企業的構想‘復制’到每一家單位。”國電電力科信部將智慧企業的規范標準視作智慧企業建設的重要環節。
2019年8月23日,經過長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做法總結,國電電力發布國內首套火電智慧企業建設規范,確立智能發電平臺(ICS)、智慧管理平臺(IMS)、生產控制網、管理信息網和工業無線網的“兩平臺三網絡”架構。
三個月后,涵蓋火電、新能源、水電、煤礦四大板塊的《智慧企業建設技術規范》全部通過外審,填補了行業空白,國電電力在智慧能源企業建設領域中一時無兩,具備“自分析、自診斷、資管理、自趨優、自恢復、自學習、自提升”特征的智慧企業構想將在基層單位落地結果。
2016年5月,山東新能源公司首次實現風電場遠程集控。“按照平均1個風場取消10名運行人員來計算,我們8個風電場每年可減少人工成本400多萬。”該公司集控與信息中心主任呂明明介紹到,“這不僅是資金和人力的解放,更是未來‘無人化’生產的雛形。”
圍繞“無人運行、少人值守、智慧巡檢”建設理念,國電電力大力推進、科技革命、智慧升級。智能巡檢機器人、無人值守斗輪機、入爐燃料實時監測裝置、智能安全帽、電量大數據分析、流域水情預測裝置……一項項前人的預想在今人的努力下成為現實。“通過智慧化的改造升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根本難題。在未來某一天,兩三個人就能順暢運轉起一家百萬千瓦級的企業。”
穹頂依舊,未來已來。國電電力將繼續大力實施科技創新,牢牢把握打開勝利之門的秘鑰。
黨建鑄魂 引領一流企業建設
近年來,國電電力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
“將黨組織與企業發展戰略、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以一流黨建引領一流企業建設。”國電電力黨委將高質量黨建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保障。
國電電力黨委堅持抓好黨的建設,創新開展“三項工程”建設,建立“四六四”中心組學習體系,持續修訂完善黨建工作考核標準,使“把管保”落到實處。建立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專職監督、業務監督為重點的“大監督”體系,促進能效提升,實現“三不腐”機制落實到位,保持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秉持發展依靠職工、發展為了職工原則,形成以企業為主導、職工為主體、工會日常維護的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格局,使國電電力組織力、凝聚力不斷提升。
“在共抗疫情的危急時刻,公司系統廣大黨員慷慨捐贈款項75萬余元。大家上下同心,擔當盡責,承諾踐諾,保證了熱能和電能的穩定供應,構筑起了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啃最硬的骨頭,走最美的逆行,沖在一線、勇擔重責,已逐漸成為國電電力黨員的標配,紅色精神灌注進生產、經營、管理、基建等各個環節,助力企業不斷攀升、蓬勃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五年來,國電電力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470余萬元,以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派駐幫扶等方式為抓手,助力對口幫扶的青海剛察縣、曲麻萊縣,山西右玉縣等脫貧。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全在于精準。”為鞏固扶貧成果,國電電力選取八家基層單位與剛察縣八個村鎮開展“八對八”結對幫扶工作,持續投入幫扶資金,把貧困群眾“扶上馬,再送一程”,確保脫貧不返貧,“摘帽”更致富。如今,牲畜有暖棚了,牧民靠機井吃水了,教師有宿舍了,農產品暢銷了,黃河源頭水草豐美了……當地百姓幸福的笑臉也更多了。
“十三五”期間,國電電力公司黨委榮獲全國電力行業“黨建品牌影響力企業”獎,2019“金質量”上市公司優秀黨建獎,“十三五”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典范組織等多項榮譽,連續4年獲《中國電力報》優秀通訊站特等獎,持續保持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多家基層單位獲評國家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國電電力用實績證明了黨建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
大潮已起,激蕩下僅適應者生。值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電電力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圓滿完成“十三五”收官任務,努力把公司建設成為黨建引領、創新驅動、管理先進、效益一流、安全高效、綠色低碳,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電力公司。
藍圖繪就,擼起袖子加油干。國電電力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投身“十四五”的壯闊新征程,把新能源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全力加快優質資源開發;持續深化企業改革,推動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堅持抓好科技創新,加快數字化轉型,形成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層層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培養優質高效團隊,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