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熱電廠,一家有著近五十年歷史的老廠,為何要殺進國際標準創新的圈子,建立一項ISO國際標準?這項標準在業界有哪些作用?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他們是怎么找到“路線圖”,砸開這個“金蛋”的?
一個創新的“小目標”
老廠不老。隨著“卓越窗口電廠”建設的不斷深入,楊柳青熱電廠以“LKE卓越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現場改善”“課題改善”“自主改善”。2019年,電廠編制出臺了《科學技術管理辦法》,系統性地解決了科技創新對安全生產支撐力不足的問題,極大激發了廣大生產技術人員的科技創新熱情,僅2019年電廠就取得專利成果11項,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
創新的熱土孕育新的枝條。2020年初,生產系統的技術人員主動提出了一個充滿挑戰的創新“小目標”——開展國際標準化工作探索,這是電廠前所未有的創新課題。說干就干,課題組成員圍繞電廠如何開展國際標準化工作展開探討,但卻一直為確定一個技術方向而苦苦糾結。
一個精準的“突破口”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2月21日,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IEC主席舒印彪在參加世界標準合作組織會議時倡議,國際標準化組織在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緊急時刻,要更積極、高效地發揮作用,要從疫情防控機制、檢驗檢測方法等方面,共同制定相關國際標準。
這份倡議猶如黑夜中的一發信號槍,給正在苦苦尋找創新突破口的楊柳青熱電廠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各行各業都要頻繁、大量使用消毒劑。但不恰當地使用消毒劑,尤其對于電廠等工業企業,會使得金屬材料腐蝕,進而對設備、管道等重要部件造成影響,形成安全隱患。科學完善地制定消毒劑腐蝕檢測國際標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經過與集團公司國際部多次匯報溝通,國際部又對接西安熱工院,并在熱工院有關技術專家的指導下,電廠選定了“消毒劑腐蝕試驗方法 全浸法”這一突破口。
一支高效的“大團隊”
技術方向確定后,電廠從多個部門集中專業優勢力量開展國際標準預研工作,成立了一支研究團隊。兩名熟悉國際標準化工作流程和國際標準制定流程的集團公司國際標準化專家、一批長期從事化學腐蝕領域工作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都被調集到此,組成“大團隊”,助力技術攻關。
團隊成員一方面開展消毒劑檢驗檢測方面國內外標準研究、國際標準化溝通協調等各種準備工作。另一方面,利用化學實驗室原有設施,購買了多種消毒劑及試驗試片,進行了大量的消毒劑金屬腐蝕試驗。最終選取了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氯劑,并選取了鋁、45號鋼這兩種在工業企業常用到的金屬試片,編制了詳細的試驗方案,進行了將近1個月的金屬腐蝕試驗,為國際標準新工作項目草案的編寫收集了大量的數據。提案提交到國內對口單位冶標院后,冶標院從背景、創新點、數據準確性、格式、用詞等方面多次提出修改意見,幾易其稿,并重復多次試驗進行驗證,終于通過了審核。
“一個國際標準的誕生,必然是多方努力合作的共同成果,這是一項高度依賴合作資源的工作。”張海東感嘆道。這項標準的設立,電廠在系統內得到了集團公司國際部、華北分公司、西安熱工院強有力的支持,系統外還得到了西安工業大學、上海電力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單位的技術指導,ISO/TC156國內對口單位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也給予電廠許多專業的指導。
“曾經以為ISO國際標準距離我們太遙遠了,事實證明,只要建立國際化視野,選對課題、建立合作,獲得認證完全是基層企業可以完成的‘小目標’。”6月25日,國際標準成功立項的消息傳來,作為此項國際標準電廠內主要負責人,檢修部主任助理張偉偉話語中透出滿滿的自信。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楊柳青熱電廠創新的步伐從不曾停下,兩年間,共獲得1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有15項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取得受理。楊電人深知,唯創新是突破發展瓶頸之“鑰”。未來,楊柳青熱電廠將繼續為全體員工創新培育好一方沃土,讓老廠不斷由內而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