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疫情沖擊卻也客觀存在。兩會期間,這一現象引發多位代表委員關注,并集中呼吁延長2019年風電、光伏競價并網期限。該建議是否具備可操作性?除政策支持,企業如何自主爭取轉為危機?平價上網在即,行業如何克服困難、實現突破?
疫情打亂項目建設、并網節奏
“一季度,國內光伏電站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目前,大部分光伏電站建設逐步復工,但受到人工緊缺、項目業主管控等影響,復產進度緩慢。項目開工率遠不及預期,3月下旬僅在35%左右,4月中旬約為65%,很多項目難以如期并網。”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坦言。
南存輝進一步稱,2019年,我國光伏競價項目規模總計22.8GW,約有13GW規模結轉到2020年。根據2019年光伏發電管理辦法要求,對逾期未建成并網項目,每逾期一個季度并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千瓦時;在申報投產所在季度后兩個季度內仍未建成并網的,取消項目補貼資格。若不能在6月30日前并網,企業將失去省補和國補資格。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國內市場雖基本安全通過疫情大考,但因疫情導致企業復工時間延遲、用工人員緊缺、原輔材料供應緊張,行業產能利用率整體下滑。加上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市場真正復蘇還需等待。“疫情攪亂了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節奏,對擬建、在建項目申報并網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
風電行業也存在類似情況。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告訴記者,平價上網節點逼近,疫情這道“加試題”對產業鏈供給、風電場建設造成不小沖擊。產業鏈關鍵零部件材料供應延期,疊加交通物流不暢,項目整體進度延緩。“正在運營的風電項目全年發電量減少,導致全年并網保電價計劃無法完成。此外在停工期間,企業仍需支付大量人工薪酬,成本大幅增加。”
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智慧董事長張傳衛表示,建議國家適當延長風電項目并網時限要求,陸上風電延期至少6個月,海上風電延期至少12個月,保障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記者了解到,盡管企業紛紛加快復工復產,疫情給新能源產業帶來的影響卻仍未完全消除。
延期并網有據可依、有可行性
結合現實情況,多位代表委員集中提出“延期并網”申請。建議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并盡快發布延期政策,給予行業必要的時間窗口。
南存輝表示,在疫情抑制海外市場的背景下,拉動國內需求顯得更為重要。針對湖北以外其他受疫情影響的地區,目前尚未出臺競價項目并網延期的政策,對國內光伏市場及企業經營產生較大影響。“若無補貼支撐,全國預計有6GW左右的項目將選擇放棄建設,約240億元投資額流失。大批光伏企業面臨庫存積壓、利潤下滑等風險,甚至被迫停產。”
“疫情對項目并網進度產生2-3個月不等的影響,不排除部分企業不切實際地搶進度,進而帶來更多損失。如果大家都去追趕,很多項目反而不具備經濟性,或導致2021年整個風電裝機量急劇萎縮。”全國人大代表、遠景集團首席執行官張雷認為,需要穩住的不僅是2020年,還包括未來2-3年,因此有適度緩沖的必要。
那么,延期并網有無依據、可否操作?南存輝稱,疫情導致項目延期屬于不可抗的客觀因素。2019年結轉的光伏競價項目,使用的是2019年明確的預算指標,沒有額外增加預算指標。“建議2019年競價項目延期一個季度,以保證項目并網率和國內市場規模。”
武鋼表示,延期政策可最大限度緩解疫情沖擊,符合制造業生產發展規律,有利于保持我國新能源產業原有的發展成果和投資建設規模。而因這部分項目補貼強度較低,對國家財政壓力并不大,延期并網具備可操作性。
“補貼金額不應該成為主管部門唯一的考慮因素。”武鋼解釋,以投資100億元的風電場為例,建成后每年可給帶來2.5億元稅收收入,20年累計就可達到50億元。國家只需在全生命周期內補貼4億元,這是非常穩定的預期增值。從這一角度看,延期政策將延續新能源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成果。
主動出擊,尋求更多發展機遇
除了政策呼吁,多家新能源企業直面挑戰,主動轉危為機。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統計顯示,截至4月中旬,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復產率約為90%、項目建設復產率約為80%。隨著原料供應、物流遇阻等問題逐步解決,光伏制造企業也在加快復工復產。
武鋼舉例,疫情發生以來,金風科技與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應急預案,彈性調整生產交付計劃,因地制宜推進復工復產。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國內項目已100%實現復工,國內供應鏈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8%。
“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疫情過后,人們將更多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更加統一的共識,給新能源行業帶來新發展。風電產業也將邁入承上啟下、深入摸索實踐的轉型時期,進一步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十分關鍵。”武鋼表示,2020年,電網基本確定風電消納空間37GW,光伏消納空間47GW,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尤其在“后疫情時代”,電網消納指標成為重中之重,消納空間的擴容極大提振行業信心,保量保價是促發展的關鍵推動措施之一。對此,還需政府主管部門加強監管,要求各省嚴格執行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制度,將新疆、甘肅、山西等現行風電和光伏最低保障小時數提高至國家核定的水平。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督促各地整改電力交易中對可再生能源的歧視性規定,建立公平透明的電力交易市場機制,廢除以輔助調峰名義使可再生能源給火電補貼,以及強迫低電價交易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
曹仁賢表示,從另一角度看,疫情加劇馬太效應,行業兩極分化愈發明顯。訂單加速向產業龍頭集中,頭部企業紛紛加速擴產布局,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對于二三線企業,低成本創新及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落后產能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劇增。“進一步降低技術成本和非技術成本,無疑是全面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的兩大重要抓手。降低技術成本的核心是技術迭代和低成本創新,主體是企業。要求我們通過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性能和質量,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優化提升項目開發建設管理效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