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復雜彎角和街道賽道的摩納哥,是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界錦標賽(FE)中競爭最激烈的分站賽之一。在2021賽季摩納哥站比賽最后沖線時刻,排名第二的捷豹車手埃文斯(Mitch Evans)突然電量告罄,只能依靠滑行前進。緊隨其后的遠景維珍車手弗林斯(Robin Frijns)一舉將其超越。
目前,遠景維珍車隊力壓奔馳、捷豹、寶馬、奧迪、保時捷等一批頂尖廠商車隊,領跑車隊積分榜。在即將舉行的FE第七賽季最后一站——柏林分站的比賽中,遠景維珍車隊將向賽季總冠軍發起沖擊。
與傳統F1賽事依靠發動機馬力和進站策略來贏得比賽不同,在每塊電池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電動方程式賽車角逐的是人工智能和軟件算法能力。
在FE的賽場上,溫度、濕度、降雨等因素對電池耗能的影響極大:溫濕度與電池的性能表現強相關,降雨會使地面濕滑,影響賽車行駛中的穩定性。正因為如此,FE比賽中因為策略不當導致電量耗盡,甚至提前退賽的場景比比皆是。如何基于軟件算法和人工智能將電動賽車的每一度電都發揮到極致,并做到對天氣等環境要素的實時預測,對賽場決勝尤為關鍵。
而智能軟件恰恰是遠景維珍車隊的優勢:作為車隊擁有者,遠景科技集團持續通過智能物聯技術解決能源系統清潔化、數字轉型挑戰。或許這支車隊在FE賽場上的一路領先,可以當作中國在零碳科技與智能軟件技術領先的一個縮影。
新能源世界,需要新操作系統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持續提升,光伏、風電加上儲能,已經成為新的煤炭,源源不斷產生驅動世界的清潔動力。在用電側,動力電池和氫燃料正加速取代交通領域的石油。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策助推下,新的煤炭和新的石油,正加速帶來能源發電系統和用電系統的碎片化和波動性。
未來能源系統需要靠天吃飯,也需要千萬億的終端共同協同。在這樣的背景下,能源系統需要一張更加聰明的智能物聯網實現動態連接與平衡。從電力市場的角度來說,可再生能源發電需要更精準的發電預測和控制管理,以參與到未來的電力市場交易,并帶來更多的商業模式創新。
我們總說“時勢造英雄”,打造一款能夠解決可再生能源爆發式增長下系統問題的產品,早已在遠景的計劃之內。
2015年,遠景智能發布了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截至目前已連接管理了全球超過300GW的能源資產和超過1億個智能終端機器設備,涵蓋了風、光、儲、充、動力電池、智能電網、樓宇暖通空調和電梯、智能充電樁等多個領域。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企業定義了一個行業的情況,如果說谷歌(Google)定義了搜索、 Salesforce 定義了 CRM 甚至整個 SaaS 行業的話,遠景要做的是通過 EnOS 定義智能化的零碳未來,構建完整的軟件生態系統,加速全球零碳與數字化轉型。
解決新能源行業痛點的“超級應用”
在FE賽場上,算法幫助車手和車隊精準調整比賽策略,把能量系統的利用效率推向極致。這對遠景來說并不是“新伎倆” —— 從“軟件定義硬件”打造智能風機,讓單一設備發電效率遠高于行業,到基于物聯操作系統提升設備集群的協同效率,對如何通過智能物聯技術釋放最佳的機器效率,遠景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在讓整個行業更加清潔化的同時,也給發電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提出了巨大挑戰:龐大而分散的風光資產無法像傳統火電一樣配備運營團隊。而風光發電出力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又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提出了挑戰。
整個能源行業迫切需要智能物聯網技術來提升效率與智能化水平。
借助于EnOS強大的智能物聯技術支撐,遠景幫助全球第一大風電運營商實現了對全公司超過13000余臺風機、200多個升壓站的智能管理。全公司不僅實現了對資產實時全面感知,同時還在集團層實現了數據集中和互聯互通,將每天2億條的各類原始數據轉換為用戶數據,做到了績效透明。
從微觀層的每一臺機組,到場站、區域,最終到大型發電集團總部,遠景基于EnOS的新能源集控解決方案可以根據不同業務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包,覆蓋了風光儲水氣等不同類型的清潔能源領域,涵蓋了監控、分析、預測、預警、優化和交易等全方位的功能。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集團、大唐集團、中廣核集團等多個大型央企發電企業都選擇遠景作為其集控數字系統建設合作伙伴。
不僅如此,遠景的零碳朋友圈早已遍及全球,越來越多的國際能源巨頭選擇遠景作為技術伙伴,加速自身的綠色化與數字化轉型:道達爾集團、殼牌、法國電力公司(EDF)、日本最大光伏資產管理公司歐力士(Orix)、英國能源巨頭SSE、加拿大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Algonquin等正通過遠景的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管理運維其在全球各地的新能源資產。
在新能源集控領域里,發電出力的精準預測一直都是一道難關。
天有不測風云,新能源發電預測的根本是準確的數值氣象預報。基于中歐美等全球7大領先機構提供的氣象數據,遠景智能開發了“孔明”風光功率預測軟件。以國家超算中心的算力為支撐,結合EnOS上超過10萬臺風機與光伏組件實時觀測數據和全球衛星觀測數據作為算法反饋,“孔明”每6小時為每一個風場和光伏場站定制輸出1x1km分辨率,未來0-72小時的短期風光氣象預測,以及一個月到一年的短期氣候預測,精準度遠超國際權威機構。基于此,孔明風光功率預測準確度比行業水平高出7%以上,成為多個省份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功率預報產品。
而發電功率預測,還只是可再生能源系統全面智能化的序章。
中國的電力市場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可再生能源正加速參與到電力現貨交易。基于此,遠景打造了行業首個智能交易終端產品:將能源生產、交易和消費數據進行深度整合,及時捕捉能源市場動態,而且將交易專家和算法專家的能力固化到產品工具中,包括自動量化交易、交易監控、收益指標預警、交易審計等,幫助發電企業全面掌控交易風險,提升交易效率。
今年電力現貨市場運行以來,遠景智能交易終端產品快速占領市場,僅在山西和甘肅,就有十余家發電集團客戶通過遠景交易終端進行交易申報、輔助決策和復盤分析等工作,累計參與交易的新能源發電資產超過2GW,月平均收益提升在5%-10%,同時規避了數百萬級的潛在交易電費損失。
不僅僅是發電側,基于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用戶還可以通過交易終端將發電設備、用電設備和儲能設備等無縫整合,發揮不同設備間的協同效應,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
隨著化石能源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綠色電力將是未來能源系統的核心。EnOS所實現的智能物聯涵蓋了綠色電力從生產、交易、傳輸到最終使用的全過程,而且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
如今,EnOS正成為泛能源領域、智慧城市、零碳領域乃至跨行業的領軍物聯網平臺,讓智能物聯技術創造更多場景價值。但在現實中,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常會面對一個尷尬局面:業務數字化需求遠遠超過 IT 的開發能力。
為此,遠景智能構建了用戶“開箱即用”的應用服務,打造了模塊化產品 EnCom (Envision Common Building Block),其使命就是基于 EnOS,在產品架構上,通過可重用業務組件及技術組件設計,最大程度確保各種組件在不同行業的復用性和友好性。
如同孩子拼搭樂高積木,EnCom 就像是企業在搭建數字化平臺過程中可以拖、拉、拽組合配置的“樂高模塊”(業務組件),方便用戶快速搭建屬于自己的智慧能源、智慧工廠和智慧城市等。
“場景金礦”,需靠智能軟件挖掘
集控、孔明、智能交易終端這樣“殺手锏”應用處于EnOS操作系統金字塔的頂端,解決了行業頑疾。而EnOS上跨領域、跨應用的解決方案,還可以更進一步地跳出能源行業,為政府或企業用戶解決電力、工廠、樓宇、城市等多場景下的具體問題,創造了更豐富的“場景金礦”。
· 基于物聯,打造零碳機器社交網絡
西臨馬六甲海峽,南臨新加坡海峽的新加坡港是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口。在電力系統中,港口既是能耗巨大的“大客戶”,同時負荷波動極不穩定,成為電網平衡的潛在“隱患”。
遠景智能在幫助新加坡港口打造全球“零碳超級港”的過程中,基于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為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定制了能效管理、微網控制、虛擬電廠(VPP)、電力交易、綠證交易五大“新電網”應用,有效將單位集裝箱用能成本降低20%,同時協同優化港口分布式光伏、儲能與大量負荷側設備,實現最大程度的控制優化的同時,形成虛擬電廠,既保障電力供應,同時可以參與到當地電力交易市場。為實現零碳目標,新加坡港還將通過EnOS采購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綠證,一鍵實現100%清潔電力。
遠景智能的“新電網”解決方案助力PSA實現能量管理的零碳閉環。
此外,在新加坡港這個全球第二忙碌的港口,來自全球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這里流轉,每幾分鐘就有一艘貨輪進出港口中轉。為提高港口的運營效率,遠景基于EnOS物聯操作系統,幫助PSA建立一個龐大的智能機器社交網絡。
在這一“機器社交網絡”中,5000多臺港口吊機設備、無人貨運卡車(AGV)實現實時、有效、動態的協同,關鍵設備機器效率提高了20%,以及整體港口運營效率提高20%。
以PSA“零碳超級港”為藍本,遠景智能的港口解決方案已經在國內、亞洲、歐洲的多個港口得以復制:比利時最大港口——安特衛普港選擇遠景為其提供最新的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幫助安特衛普港成為綠色港口,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安特衛普港也將成為歐洲的綠色港口樣板。在中國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的方針也讓眾多港口認識到零碳和智能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多個港口集團已經成為遠景“零碳港口”的客戶。
· 基于物聯,打造智慧城市
在全球智慧城市的競爭中,新加坡是不能忽略的存在。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148個經濟體的評價,從全球的智慧城市戰略實施進程來看,新加坡連續十幾年排名第一。
新加坡這樣一個原生基礎極度貧瘠的國度,為何能接連摘得“最智慧”城市桂冠?原因就在于對科技的重視,而遠景智能也成為助力新加坡打造智慧國度的關鍵力量之一。
2015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智慧國度2025”的10年計劃。2018年底,遠景智能擊敗了多個國際一線競爭對手,成功中標“智慧國度”物聯網開發平臺(DECADA,設備管理控制及數據采集系統)。
這是EnOS深度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飛躍。新加坡政府機構基于該平臺,開發眾多物聯網領域應用,覆蓋了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等方面。
組屋是極具新加坡特色的居住形式。組屋由政府出資建設,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負責發展規劃制定和運營,80%新加坡居民住在HDB的樓宇中。HDB面臨極其復雜的管理任務。
以在城市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電梯為例:全新加坡一共有6萬部電梯,HDB管理就有4萬部。這4萬部電梯猶如4萬臺垂直行駛公交車,每年的運維保養費用超過100億人民幣。對于HDB來說,這些電梯就像4萬個黑盒子,難以透明化掌控。
對此,遠景推出了“電梯性能管理云邊協同應用”,該應用集成與沉淀了包括豐富的設備模型與智能算法,能夠通過分析加速度和梯箱振動等電流信號,并結合非侵入式智能傳感器和邊緣計算設備,讓運營者實現對電梯狀態的透明化感知,提前預判設備部件的健康狀況等。
在新冠疫情中,“遠景云端樓宇群管理應用”再次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大顯神威。
基于該應用,在管理人員短缺或無法到場的情況下,相關政府部門對100多種城市關鍵基礎設施類型和超過500萬個設備傳感器進行控制,提高了30%的設備可靠性和物業系統運營效率。
除了新加坡外,遠景智能還與英國劍橋郡、法國bouygues等展開戰略合作,提供完整的智慧樓宇、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技術,打造零碳社區與城市。在中國國內,遠景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達成戰略共識,從長三角出發打造以智慧能源為基礎的智能城市。
成為零碳技術伙伴
如果要問“3060”雙碳目標的確立給非能源圈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么?答案也許會是越來越多的社區、園區、工廠乃至城市都開始設立零碳目標。這也意味著,零碳技術解決方案正在成為新的市場機遇,也是遠景布局的方向。
2021年4月22日,遠景在第52個地球日宣布:公司將于2022年實現運營碳中和,在2028年實現全供應鏈碳中和,成為中國最早承諾實現碳中和的公司。在地球日當天,遠景還正式發布了其殺手級軟件產品——“方舟”碳管理系統。
如果說遠景的孔明、集控和交易這樣“超級應用”解決了新能源行業的痛點,那“方舟”這個超級應用則將幫助全場景、各行業解決所面臨的碳管理和碳減排挑戰。
相比于解決某個區域能源管理問題,實現碳中和轉型還面臨著一個新的系統性挑戰:不同于物理上可視(煤炭、油氣等)或者技術上容易監測(電力)的能源管理,從碳排放到碳中和計算長期以來都是一片技術空白區域。
如何精準地計算碳排放量以及如何實現碳中和?這將會在未來很長時間內成為困擾中國的問題。即便是被行業給予厚望的全國碳排放交易,也受困于技術難題,只能率先向碳排放監測相對完備的發電行業開放。
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基于 EnOS強大的智能物聯數字底座,在規劃階段,就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完成耗能設備的碳排采集和計算,從而實現實時精準的碳排放量度量和統計。
有了碳排放數據,緊隨其后的需求就是減排。方舟的“智能優化”功能不僅可以實現整體的碳足跡分析、碳中和路徑規劃和目標跟蹤,模擬、優化企業減排路徑,并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還可以在重點能耗設備上實現功率追蹤、實時調整、預防性維護的策略。
而最終的零碳目標則是由“零碳閉環”來實現。通過遠景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每年新增連接30GW以上的平價電站,則實時提供著大量的綠色權益(綠證)來源,再基于EnOS的智能物聯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綠電資產注冊、綠證申請、核發、交易、核銷等一站式服務。
近日,蘋果供應鏈企業通過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完成了一筆10萬張(即1億度綠電)的平價綠證采購,該綠證基于遠景EnOS進行實時線上申報和核查并由國際綠證機構APX進行簽發,確保了整體綠證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這筆綠證交易是國際綠證機構APX在中國首個平價綠證交易,也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單筆平價綠證交易,單筆交易量已經超過了I-REC和中國綠證兩大體系的平價綠證累計交易量。同時,遠景也是國際綠證機構I-REC的戰略合作伙伴,是其在中國合作的首個非國有企業。
包括微軟、百勝中國、耐克、舍弗勒、圣戈班、元氣森林等在內的數百家企業都已選擇遠景成為實現零碳轉型的合作伙伴,比如遠景為微軟大中華區所有的樓宇、園區提供的零碳技術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了每年5%以上的能效提升和有效碳減排。
遠景還積極地與各地政府展開零碳合作——與無錫高新區聯手打造零碳科技產業園,助力新加坡政府打造了新加坡建設局BCA認證的第一個超級零碳樓宇。同時,遠景也攜手紅杉中國成立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的碳中和技術基金,投資培育創新生態,加快形成碳中和技術和產業鏈,推動全球零碳轉型。
“贏得同氣候變化的比賽(Race Against Climate Change)”,這不僅是遠景維珍車隊的口號,更展現出遠景在零碳技術領域的絕對自信。當由氣候變化引發的“黑天鵝”事件變成常態,在這場零碳的戰役中,綠色科技的力量將不可或缺,而軟件將成為賦能物理世界的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