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海洋新能源創新聯盟”共建活動在青島舉行。該聯盟旨在匯聚各方力量,破解海上新能源行業發展難題,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是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路徑,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要抓手,是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以來,我國海洋新能源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國家先后出臺國土空間規劃、新型電力有關規劃,對推進海上風電統籌規劃、優化海域空間利用格局等進行了頂層設計,對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發展做出了戰略部署。同時,在國家和地方有關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帶動下,創新要素和社會資金向海洋新能源產業領域集聚態勢明顯,重點領域技術加快突破、示范應用逐步增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海洋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海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現場,由國家電投山東能源發展公司、山東能源集團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國華時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山東電力有限公司(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北海調查中心、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減災中心、自然資源部北海生態中心9家成員單位共建的“海洋新能源創新聯盟”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聯盟單位組長——自然資源部北海預報減災中心主任黃娟宣讀了“海洋新能源創新聯盟”倡議書。
根據倡議,聯盟單位將搭建多元化、寬領域、開放共享的交流平臺,凝聚多方力量。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面向科技最前沿,進一步貫通“產、學、研、用”全鏈條,共同研究、解決、應對海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現實問題和潛在問題。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聚合的工作機制。保持常態化溝通協作,積極開展聯合共建,凝聚聯盟成員在調查裝備、儀器設備、研發平臺、技術能力、科研人才、專家智庫等方面優質資源和力量,提升海洋新能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整體水平。突出科研重點,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以保障能源安全、優化產業布局、促進集約節約利用為主要目標,以海洋新能源規劃設計、項目場址選劃、防災減災和生態保護修復為主要研究方向,共同推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形成完善的海洋新能源應用標準規范,探索新型海洋能開發示范應用,持續推動海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加強理論和政策研究,規范海洋新能源開發利用活動。
加強海洋自然資源法律法規以及海洋新能源開發保護、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產業規劃等相關政策文件的宣貫和研習。嚴格落實國家政策和行業規范,確保各類開發利用活動的合法合規、科學高效。聯合開展公益活動,強化企事業社會責任擔當。積極拓展公益宣傳、主題宣教、科學普及等社會公益活動,促進社會公眾對海洋新能源的認知,提升全民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展現聯盟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行業影響力,在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領域創造新業績、做出新貢獻。
聯盟成員單位將攜手共做海洋新能源行業的探索者、組織者和引領者,高質量發展海洋新能源,增添海洋新能源研發內生動力和外在動力,提升海洋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為海洋生態文明和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新能源企業代表——山東能源集團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偉、設計單位代表——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峰分別發言,響應倡議。
自然資源部北海局海域海島管理處處長禚鵬基對用海法規政策進行現場解讀。自然資源部北海調查中心主任楊建強作為聯盟成員技術支撐單位代表進行交流發言,山東能源集團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勝峰、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副總工程師劉海超分別代表聯盟成員風電行業企業代表和設計部門代表作了報告。
活動中,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紅生作了題為《海洋牧場3.0:從近淺到深藍》的專題報告。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研究院技術主管鄧力作了題為《我國深遠海海上風電發展思考及展望》專題報告。
來源:自然北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