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糲的砂石,炙熱的大地,王再吉青春里的七年光陰,在這里被濃縮進一本紀念冊。
那是一本暗紅漆皮硬殼的小冊子,封面上是20世紀80年代常用的燙金字樣:援建索馬里公路工程紀念冊。
在響亮宏偉的時代號角聲里,王再吉曾是其中的一個音符。
洪流初涌,時代將他推向建設
1942年,王再吉出生于山西省平陸縣的一個務農(nóng)家庭。16歲那年的最后一個月,他經(jīng)公社推薦參與選拔考試,順利過關獲得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參與三門峽工程的建設。
樸實的年代,人們更習慣埋頭苦干,大家文化程度也不高,彼此之間沒有太多工作經(jīng)驗交流,學習只能依靠自己。王再吉被分配跟著師傅學開推土機,一半靠師傅授教,另一半則靠自己琢磨。三班倒的作息沒讓他放下自學的進程,下了夜班,他總是在工地或修理廠觀察檢修過程,在那里他不僅能精進駕駛技術,更能直觀看到機械運轉(zhuǎn)的狀態(tài)。身體里不服輸、求上進的精神使他不停鉆研,向維修工人請教零件之間是如何連接運作,借來書本學習關于機械的奧秘和原理,在工作經(jīng)驗不斷積累的同時,他的理論知識也越來越扎實。
1966年,24歲的王再吉響應國家“三線建設”號召,來到四川參與建設龔嘴水電站。他從未涉足四川,這與北方大有不同,云霧環(huán)繞著山巒,濕氣滲透進泥土,地上總是一地稀泥。宿舍的屋頂只簡略地蓋了一層油毛氈,墻面四周圍著席子,濕氣彌漫的季節(jié),連被褥都是濕冷的。
王再吉并沒覺得自己的辛苦是什么犧牲,誠然環(huán)境艱苦,但那個年代的人們習慣對此斂口不言。宏大敘事里的偉大成就是需要成本的,這成本均勻地平攤在每一個“王再吉”身上,他們用自己的脊骨支撐起了這份意義重大的事業(yè),卻甚少言語。他感恩于集體的照拂,也滿懷一腔熱血,甘愿為所有人共同的理想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時代推著他向前走,走向建設,他發(fā)出一份他自己的光亮,匯入星河照亮夜空。
奔赴海外,一粒沙與一座山
1972年,王再吉而立之年,組織交給他一項重大的任務,前往非洲索馬里,參與援建貝萊特溫至布勞公路。
索馬里是中國第一個建交的東非國家,自1963年起,中國便向其提供援助。在國家的號召下,一撥撥中國青年來到這片熱情洋溢卻又貧瘠的土地,揮灑青春與汗水。人們常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了一個人身上,便成了一座山。那時的他并沒有想到,等到他走出非洲,需要足足七年。
這是一片不下雨的土地,視線里虛焦的地平線和后背萬根針刺般灼熱的痛感讓王再吉后知后覺地意識到了環(huán)境的惡劣。初到非洲時,工地宿舍里并沒有空調(diào),集裝箱并不具備隔熱的功能,到夜里仍有超過40度的高溫。水管埋進了地下半米深,也不能阻擋高溫的侵襲,一旦過了十二點,管子里的水熱得發(fā)燙,沒人敢去洗澡。因為太熱,包括王再吉在內(nèi)的施工人員們整夜整夜睡不著,直到三個月后,宿舍里姍姍來遲地裝好了空調(diào),大家才勉強能睡到早上四點。有些身體吃不消的,幾個月后只能回國了。
全長1045公里的公路,4年多的工期,資源卻非常緊張,經(jīng)常一個人干好幾個人的活。王再吉是一名推土機司機,但還兼顧駕駛壓路機、平路機。高溫下駕駛艙變成了一個大烤箱,王再吉的座位總是濕漉漉的,流下的汗水在身下匯成一個小水洼。
人選擇不了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但人能選擇如何繼續(xù)自己的生活,而意志堅定的人必然會選擇積極面對。
王再吉在非洲的日子也如同那片日光般肆意燃燒,廣袤的平原上他四處驅(qū)車馳騁,不分工種,什么任務他都能完成得有聲有色。學習同樣沒有落下,每當有黨課教育,他總是積極參與。他也學會了與索馬里的居民簡單交流,向他們傳授一些工地用車的駕駛技巧。
四川省交通廳參與援建的一位領導與王再吉頗為投緣,看他踏實肯干,便拋出橄欖枝,邀請他“跳槽”跟著干。
出于一種樸素的情感,王再吉淡淡地拒絕了這份邀約:“我們那人熟,地方好。”對于七局多年來的培養(yǎng),他心中始終懷抱感恩。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因為文化大革命,王再吉一直未能如愿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1977年,文革結束第二年,王再吉第一時間遞了入黨申請,次年順利轉(zhuǎn)正,終于完成人生一大夙愿。
在入黨申請書里,他留下這么一段話:“我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我也上了學,學了文化,又從農(nóng)村走上了國家建設的工作崗位,又光榮地擔當了援外任務,只有在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我才有今天。”
1984年,從非洲回來4年的王再吉再次被抽調(diào)啟程前往紅海邊的北也門修建公路。原定15個月工期的項目,一開始便面臨著工期滯后3個月的窘迫局面,包括炊事員在內(nèi)的215個建設者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12點,每天16個小時高負荷工作,不分工種,項目提前一個月完工。
卸甲歸田,七局仍是最熟悉的好地方
1992年,年過半百的王再吉被確診患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疼痛總是不分時間地點地找上他,有時手指伸出去便彎不回來,工作無疑受到巨大影響。身體的不適屢屢提醒他,是時候該放慢腳步了。苦苦堅持5年后,風濕的折磨讓王再吉不得不提前退休。
光榮退休后,不愿賦閑的王再吉當選水電七局三分局溫江退休黨支部書記,繼續(xù)發(fā)揮余熱……他全心投入新的“事業(yè)”,為了讓退休后的七局職工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他卯著勁頭組織各類活動,每年忙里忙外組織學黨章、辦黨課,開展黨支部活動。為了讓老一輩的建設者們有個自己的天地,王再吉還協(xié)助分局在職工小區(qū)里搭建了退休職工活動室。
去年年底,王再吉的黨組織關系被移交至社區(qū),徹底離開了七局。但他仍默默關注著公司的發(fā)展。四個孩子都是水二代,不時向他透露公司的動向,他自己也時常托人捎來公司的報紙,反復翻看。閑暇時光,他還是會常常來到活動室與以前的老同僚們聚在一起學黨課,聊聊七局的新聞,又或是咀嚼著曾經(jīng)并肩的點滴。無論過去多久,七局仍是他最熟悉的好地方,他的心中始終留存這眷念。
回望走過的人生旅途,王再吉似乎一直被時代的浪潮推著走:在懵懂時,時代引領他踏上了建設的征途;在壯年時,時代委任他獻身援建事業(yè)。浪潮過后,他仍是那枚沙礫,回味那過去在浪花里激蕩飛舞的歲月,他毫無遺憾。
年輕時的王再吉
王再吉(前排左一)出國前與同事合影
王再吉(后排)中與同事與推土機合影
現(xiàn)在的王再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