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都比較佩服動手能力強的人。在傳統社會中,他們被稱為匠人,或者手藝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手藝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好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流水線上的批量產品。當我們在網絡上,在短視頻中看著不斷被挖掘出來的“寶藏”達人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身邊也可能有隱藏的民間高手呢?在電建市政水環境公司龍崗項目,就有雒小慶這樣一名寶藏系手工達人。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在同事們的眼里,雒小慶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施工員,還是一位資深的手藝大師。他有一門手藝,能讓我們司空見慣的鋁線,也就是漆包線,經過他那魔幻般的雙手,搖身變成一件件活靈活現的工藝品。一輛動感十足的摩托車,一條形象逼真的龍,一只充滿魅力的高跟鞋……這獨特的手藝,經常讓項目部的同事羨慕不已,時常向他打趣要求拜師。
走進雒小慶的宿舍,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穿素色T恤衫,說話不緊不慢的青年。他身上有一股年輕人少見的平靜與沉穩。他拿起桌上的漆包線,當場給我們演示一件作品是如何誕生的。沒有什么多余的工具,一雙巧手嫻熟地擺布起這些簡簡單單的鋁線,成竹在胸地一邊盤弄,一邊跟我們攀談起來。
聊起手工編織技藝的學藝過程,雒小慶暢談不已:“在做工程前,我曾跟一個老師傅學手藝,最早我只負責做最后的‘修活’,一做起來就廢寢忘食,有好幾次中午飯時間過去很長時間了,別人都吃完飯了,我還只顧著低頭編制,直到肚子開始“抗議”才覺察到已經是下午了。做手工最重要的就是專心,一專心起來就往往忘了時間。當時最開心的是跟著師傅去趕集擺攤,特別受小朋友歡迎,有時候集市上小朋友太多了,付了錢就在現場等著,眼巴巴看著你做,再忙再累也不忍心停下來。每次趕集都忙得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晚上手指頭都能腫起來跟紅蘿卜一樣。但是那時候最鍛煉人了,也很出活,一天我就能做10幾個成品。”
做手工的樂趣:能讓自己沉靜下來
“做這些手工制品,能帶來額外的收入么?”雒小慶輕輕一笑說,“我做這個純粹是樂趣,不是為了賺錢。我喜歡編制我心中想要的東西,做這個手工會上癮的。上一天班休息的時候,不想刷抖音追劇,就做點東西自己娛樂下。做的時候,不覺得累,反而覺得自己會安靜下來,能想起以前師傅教的時候的話,想起以前的事情,感覺挺好的。”
看著一條絲線在他的手中上下左右穿行翻飛,一輛單車的造型已經有了。雒小慶的手藝,很單純,只是出于純粹的興趣,他享受這個制作的過程,他用自己的工藝制品,表達對這個傳統工藝的熱愛。
手藝,與日常生活或衣食住行相關的工藝或者工匠,他們都有著長達數千年的歷史,在一代代的傳承中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日新月異。或者說,雖然一些技藝逐漸退出當下的生活,卻如鹽入水,融入我們的過去與思想,成為我們精神和血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匠精神:專心做一件事,把它做到盡善盡美
“做手工,能給你的工作帶來什么便利嗎?或者說,大家都覺得你心靈手巧,能工巧匠,在工作中能發揮什么優勢嗎?”雒小慶平淡地一笑說,“我個人覺得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不過在安全操作設備和看施工圖時,會更加心細、專注一些。遇到突發事件,被手工磨煉過性格的我也更沉得住氣些。”
雒小慶的鋁線工藝編制品,也許并非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但卻因為他的堅持,而精益求精。當它們開始成為家居擺件、創意禮品、兒童玩具,裝飾著我們的生活時,我們就會發現,無論世道如何變化,總有一些人會因為熱愛而在堅持。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手藝在消失,各路傳人的艱辛與企盼、彷徨與堅持,都應留下各自的痕跡,不能因其微小而被湮滅。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近幾年大家都在談“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我們從雒小慶身上看到的,專心做一件事,把它做到盡善盡美,就是工匠精神。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手藝與器物無言,卻承載了千年的文明,涓涓如流,理當珍惜、珍愛、珍重。
雒小慶的手工作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