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嘎次和幾位藏族小伙扛著測量儀器,風塵仆仆的回到項目部營地。
嘎次來自日喀則市謝通門縣,2008年,這個牧民家的孩子離開家鄉,通過國家援藏教育工程輾轉到陜西省臨潼華清中學求學。離開西藏的那天,他就明確了未來的方向——學成之后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反哺”家鄉,“走出去,就是為了更好地走回來”。
而今,這個26歲的藏族小伙子的夢想已成為現實。
兩年前,參加完武漢大學的畢業典禮,他坐上列車回到拉薩,到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報到,準備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說起為何從事水利水電行業,他說,“我的家鄉謝通門縣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水力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不少地方的牧場至今還沒通上電,選擇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就是想要為家鄉建設做點事。”
從邊疆偏遠的牧區走出,嘎次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不斷奔跑,也讓他成為身邊藏族職工的“領頭羊”。
剛畢業的他,參建的第一個工程是卓玉水庫。
卓玉水庫的高海拔、低氧環境,都給這個剛回到故鄉的藏族小伙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白天,跟著“師傅”在工地扎實學習基礎知識;夜晚,打著手電,在宿舍挑燈夜讀,將以往大學里學習的書面知識與工地實踐經驗有機結合,融會貫通。心中有理想,就有前進的力量。
如今,在海拔4660米的帕古水庫工程擔任工程部技術員。兩年時間,讓嘎次從一個“技術小白”蛻變成了獨當一面的“青年技術骨干”。
帕古水庫作為目前全中國海拔最高的項目,面對著任務重、工期緊、質量標準高等重重困難,項目部凝聚了一支青年骨干力量,駐扎在這片土地,嘎次就是其中之一。
3月份,帕古項目部正式開工。
西藏的冬季,凜冽的寒風在耳邊呼嘯,刀子似的刮向人的臉頰。寒風中,一個單薄的身影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在通往工地的小路上。
嘎次拉緊棉襖領口,走到帷幕灌漿口,待混凝土罐車一到位,工作便即刻開始了。他仔細觀察著泵管口的出料速度,觀察混凝土的塌落點大小,一邊記錄,一邊指揮著現場工人們。山口風大,實在冷得受不了了,他就跑到一旁跺跺腳、搓搓手,然而不到兩分鐘,就又回到施工崗位去了。
帕古的天氣,就像孩兒的臉。狂風呼嘯過后,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降雨天氣使得施工場地變得泥濘不堪,相比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冒雨“戰斗”的工作難度大幅增加。但為保進度,工人們仍冒雨進行施工作業,如火如荼、爭分奪秒加速推進工程建設。
暴雨持續下了兩個多小時,危險發生了。“前面邊坡塌方了!所有車輛都過不去!快過來幫忙呀!”工人的呼救聲在大雨滂沱的暴雨聲里顯得格外微弱。嘎次聽到聲音后,立即放下了手里的活,帶著幾位工人前往塌方處查看。雨勢太大,沖垮了邊坡路段,造成了小面積的泥石流。
嘎次提議,根據現場情況,采取機械拔土、打鉆等相結合的方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傳來消息,供電線路遭受雷電攻擊,出現大范圍停電,這代表原先的計劃完全被打亂,只能采取新的措施。幾位工長正為這突發情況愁眉不展,嘎次確認無人員傷亡情況后,拿起了鐵鍬,率先采取人工扒物的方式,對邊坡坍塌進行清理。
雨越下越急,“大家都加把勁啊!”嘎次眼瞅著雨勢越來越大,大聲吆喝道。同事們看到嘎次身先士卒的表現,不顧雨水在臉上的沖打,紛紛拿起鐵鍬,加入了隊伍中。現場惡劣的條件,工人們忘記了做任何防雨措施,雨水汗水早已浸遍全身,褲腿上也全是渾濁的泥水。不知過了多久,終于開出了一條路。
回到宿舍后,脫下鞋子,腳早已被泥水泡的發白,室友問他“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記錄的本職工作就好了啊,為什么這么拼?”嘎次的眼神中透露著一絲堅定,“我的初心就是想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與他一樣,在帕古水庫項目部,還有一批敢于在施工一線磨礪青春、樂于吃苦、甘于奉獻的愛崗敬業青年團體。大年三十,正是闔家團圓共享幸福時,他們卻在加班加點;漫漫長夜,人們早已進入夢鄉,他們卻在故障現場忙的焦頭爛額。
“他們是扎根施工一線的青年力量,也是企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對于這群年輕職工,項目負責人丁海龍如此評價。
“以前在外省讀書,離家太遠,三四年才回家一次。畢業后回到西藏,本以為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能回家看看,但參與的都是工期緊、任務重的重點項目,除了春節假期,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每每講到此處,想到家里年邁的父母,嘎次總是眼角泛起淚花。
進帕古項目近一年來,嘎次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兩百多天,只在春節那幾天回了一趟家,他身邊的同事也大都如此。也正是因為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情懷,保證了帕古項目部按期完成了各節點的施工任務。
參加工作兩年多的嘎次始終心懷著感恩,他沒有忘記是國家的援藏工程使他有了今天的成績。他在心里銘記著,一定會努力工作,干出一番成績,幫助像他一樣的孩子走出大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似火的驕陽,冰冷的秋雨,凌冽的寒風,都沒有使他退卻,他始終以戰斗者的姿態去迎接工作中的每一次挑戰。長期蹲守在施工現場風吹日曬,他的皮膚變得黝黑,一笑起來,潔白的牙齒格外顯眼。
他卻開玩笑的說“這膚色見證了我的辛苦、努力,是我的驕傲。”
噶次與同事在測量放線
噶次(特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