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秋意涼,前山河的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漣漪卷動魚群淺浮,惹得一行白鷺在此駐足。
雪白的羽毛,青色的腳,鐵色長喙如利矛。時而歇腳于石欄,時而緊貼河面盤旋。有的悠然“遠眺”伺機而動,有的猛然扎進水里直擊目標。“未得手”的還在空中巡視,“成功者”已劃過鏡頭返回據點準備享受佳肴……
春風拂華發,飲馬前河畔
兩年前,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岸邊隨處可見的塑料垃圾,各排口處的黑臭污水直入河流,即便身在遠處,都可聞到刺鼻的腥臭味。
水電八局珠海前山河項目主要負責珠海市香洲區南灣片區的污水處理,自2020年1月進場以來,小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的雨污分流均已陸續整改完成。
其中,坐落在前山河畔的華發新城,是珠海的大型高檔小區,面廣量大,有著嚴格的施工時段要求。為了減少施工噪音擾民,并保證在節點目標之前完成施工任務,項目部提前召開針對華發新城小區雨污分流的專題會,制定出“集資源、優工法、錯時峰、廣協調”的施工方案,專人負責推進。
2020年5月4日,十多個施工班組浩浩蕩蕩地“進駐”華發新城,開啟了新的一輪治水攻堅戰。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萬事開頭難,華發新城綠植豐富、基礎設施完備,許多新增區域無法通行大型機械設備及車輛,導致挖掘機、材料無法進入施工場地,渣土外運也成困難。
“王工啊,場地太小了,趕緊和你們負責人匯報下,再安排一批工人進場,新增區域只能進行人工開挖了,另外要租些小型貨運三輪車來轉運渣土和材料才行。”工點負責人劉凌志對了下圖紙,指著248棟拐角處催促著身旁的隊伍現場管理員。
“好的,我馬上反映下情況。”隊伍現場管理員王雙陽立馬應允。
“老李、老張,你們兩個班組留4個普工和3個貨運三輪車司機負責渣土、材料的轉運,其他人跟我到248棟進行人工開挖。”王雙陽布置著任務。
“王工,材料的堆放場地要規劃一下,盡量緊靠施工區域,減少二次搬運的時間。還有你們的材料計劃要及時上報項目部,和施工進度保持一致,這樣可以減少現場材料的積壓,騰出更多可利用的場地。另外,渣土也要隨挖隨出。”劉凌志對王雙陽說道。
項目部與施工隊伍緊密配合,現場施工有條不紊地推進。
圖思法進取,唯日新變革
華發新城建筑面積非常龐大,僅華發五期就達18萬平方米。初進華發五期的現場安全員楊鑫經常“找不著北”,走著走著就迷了路,加上小區內部道路禁止通行電動車、共享單車,每天頂著烈陽徒步幾萬步,妥妥地曬成了黑小伙。
純靠步行,費時又費力,也使現場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項目部針對楊鑫反應的情況,在原有的《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系統管理辦法》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并下發工作聯系函,要求施工隊伍在現場視頻監控管理上做到“兩專一備”。
“兩專”即為每個施工點必須配備專用攝像頭監控,名稱備注不得隨意更換,施工點之間的攝像頭也不得隨意調換,有變化須及時向項目部報備,并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維護及影像資料的存檔、上傳;“一備”則是配備備用的電池、流量卡,至少滿足每個臺班施工需要,保持視頻監控不間斷。
此后,楊鑫除了日常的安全巡查外,通過手機移動端的APP監控,即可實時掌握自己管轄區域的施工安全狀態,對重點區域實行有效、精準地監管。他還常常對筆者說:“現在每個施工點有了攝像頭的監控,要輕松許多,還能提高安全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不會再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
斬盡萬千荊棘,還復云帆滄海
為了確保驗收工作順利、快速推進,項目部在今年3月10日便召開了復核消缺專題會,集中項目部施工、安全、技術各業務口人員對已完工點開展全面消缺排查,以劉南洲、尹華湘、曾弘、劉德山、唐一林、曾鐘毅為隊長,共六支隊伍分責任區進行排查,要求在一周之內完成排查工作。
筆者和質量管理部楊靖分到華發五期責任區,還互嘲接到了“大工程”,“日進數萬步,屠榜不是夢”。正式復核之前做了明確分工,筆者負責拍照、記錄,楊靖進行查看、測量,隊伍的人員主導翻井蓋。
不出意料,第一天就嘗盡了苦頭。筆者算是真正感受到了這份“差事”的難處了,樹叢里漫天飛舞的蚊蟲、掀開井蓋時東逃西竄的蟑螂和井里臭氣熏天的污物。
“明天還是背個包吧,花露水、袖套、口罩必須要配齊了,不然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有得受了。”楊靖扇了扇彌漫在鼻子附近的臭氣說道。
“W679號井防墜網破損、W249號井管口過長……”下班后第一時間,筆者和楊靖對當天排查情況進行分類匯總。
一周后,在排查隊伍的共同努力下,所有已完工點的消缺排查工作圓滿完成。
經過7個多月的施工奮戰,華發新城污水管網整治順利完成,沿河排口流淌的不再是黑臭的污水,氨氮檢測均已達標。目前,華發新城的驗收工作也接近尾聲,從施工到消缺、再到驗收,項目部上下一心、勠力同行,確保了華發新城污水治理工程的有序推進。
前河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如今,前山河上白鷺點點,綠葉成影,與清澈的水面相映成趣。行人紛紛慢下腳步,未呼喊、無驚舉,靜靜觀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