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比較容易,也愿意去融入新環境的人。”
初見李斌,給我的印象是北方漢子,大高個,黝黑的皮膚,方圓的臉龐,小小的眼睛,倍兒憨厚老實。
“別人也都以為我東北的,長得人高馬大的,我說我不是。”李斌連忙解釋道。
很難想象這樣一位壯士來自天府之國四川。李斌的父親是名老工人,也許是家庭熏陶的緣故,他對“建筑”從小就產生了期待和向往。
“看得多,做得多,自然什么都不怕”
2019年11月,23歲剛大學畢業的李斌來到電建市政公司成都地鐵19號線項目,開始職業生涯的第一站。在19號線項目,他接觸到了隧道施工。項目前期24小時不間斷輪班,高強度的作業,“下班后睡不著覺”成為他生活的常態。
經過了一年多的現場學習和鍛煉,李斌來到尉氏縣城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PPP項目工程技術部,開始接觸管網工程。第一次離家一千多公里,他沒有顧慮,能看到的是他對生活的向往,“特別渴望到外面見識新鮮事。”
相比隧道挖掘,在市政道路方面,李斌更像是進入了一個全新領域,“之前干地鐵的理論和規范很多不適用了。”他迅速切換回新人角色,跟著有多年國內外工作經歷的王松松師傅一步一個腳印干起來。
彼時的道路工期緊,李斌負責S102福星大道東延前700米雨污水管道施工,王松松負責之后的路段,兩人雖然負責同一條道路,但由于分管區域不一樣,很多時候遇到問題都得自己獨立去解決。“一點一點摸索,不斷總結,看得多,做得多了,自然就什么都不怕了。”
在王松松看來,“他上手很快,敢管隊伍,我們其實算是搭檔關系。”但在李斌看來,這個項目領他入門的師傅正是王松松。
S102前700米路段剛開挖完溝槽,就襲來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當天夜里,李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如此大的雨,3、4米深的溝槽,被淹沒了可怎么辦。
次日,他和項目領導早早趕去現場,果不其然,溝槽全被淹沒了。按照領導指示,上圍擋、協調班組、增加設備、抽排水、提醒居民注意安全,李斌和工人們在現場白加黑輪班值守,雨水剛抽排完沒多久又積滿,5臺水泵抽了3、4次才抽完。
這場暴雨,讓李斌的內心很難受,現場溝槽被侵泡,“當時自己壓力也很大,感覺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安排合理,施工經驗欠缺”,也讓他在對現場施工工序的安排上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每天完成得越多,工期就慢慢縮短”
2021年年底,S102路段溝槽、路基施工基本完成,而福園路雨水改造工程即將啟動,根據項目安排,憑著前期的管網施工經驗,李斌自信心滿滿地把戰場轉到了福園路。
“很難。”問及來到這條路后的感受時,一向樂觀的他表情頓時苦澀起來。“涉及到老路改造,原狀管網管線特別復雜,很多情況之前都沒有遇到過。”
地下弱電、燃氣、自來水等管線密集,牽扯到的權屬單位眾多,于是只能采取人工探挖、機械再挖,協調權屬單位和實施機構,遇到一個問題處理一個問題。
有次碰到綠化帶下有雨污合流管道,發現底下漏水,要先進行修復,再新建雨水管網,期間為防止路基塌方,還采取了先回填,再截流進行修復的方法。
“對這一問題,用了3天才將其解決,時間算長的了。”李斌嘆了口氣說。在工期面前,那是分秒必爭的存在。
2022年5月中旬,在福園路與濱河東路交叉路段,項目需臨時占道新建雨水管道,讓原雨污水管道里的雨水排入下游的劉麥河中。
李斌帶著隊伍準備施工時,卻遭到了附近廠區、小區、加油站多方的阻攔。“所有人跑到機器面前攔住不讓施工,實施機構來了也沒有談妥。”按照業主要求,福園路要在汛期之前完成管網施工。
面對當地居民的極力阻撓,李斌毅然站了出來當眾立下軍令狀:“給我2天時間,我24小時不睡也要把它干好!”
村民們終于同意施工。當天下午李斌組織現場工人、機器設備迅速行動起來,從開挖到分流、回填,全程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刷新了當地居民對電建人的認識。
“遇到問題先自己思考,想解決辦法”
遇到復雜管線有解決方案,對不良地質有系統的處理方式,對不明管線摸排有工作思路,在管網工作上,項目已形成基礎工作專面專盯,重要工作面派李斌盯的工作模式。
設計協調部主任朱鵬驕傲地說:“李斌現在可是我們項目上的雨污水專家了。”
思考問題,總結經驗,是他不斷成長的催化劑。
一天晚上,剛理發回來的朱鵬在路上碰到李斌,正準備打個招呼回宿舍,結果被他攔了下來。原來,當時的他正被工藝銜接處理效果不良,路面部分大顆集料外露,外觀效果不好而困擾。
“施工過程全程盯了,應該沒有問題啊,想不通。”朱鵬聽了李斌的講述,嚴肅地從前期準備,原材料,過程管控,供水銜接等方面給他分析,終于解開了他的疑惑,直到現在他還堅持著“嚴禁大水漫灌”這一道理。
每天早上八點從項目部出發,督促現場掃碼測溫,進行班前講話,走一遍現場,檢查質量、安全防護、進度情況,向隊伍負責人反饋問題,提出整改要求,下午上班時再到現場進行復核。“每天來來回回,幾萬的步數不奇怪。”
2022年4月18日上午十點左右,現場正在進行吊裝作業,李斌如往常一樣開展例行安全檢查,突然發現鋼絲繩出現斷裂現象,心一驚,趕緊喊停正在操作的工作人員,督促迅速更換,直到換好才放心離開。
工人師傅們說道:“有他在的地方大家都不敢輕易出問題。”
一天晚上,福園路現場澆筑混凝土,照明設施的發電機遲遲啟動不起來,情急之下,李斌迅速組織在場的3輛項目公車,調轉車頭,將車燈朝作業面照亮,并及時聯系維修人員到現場對發電機進行搶修,保證了現場施工安全,確保了混凝土澆筑質量。
“這個行業適合我”
“路基施工期間,在現場盯石灰的撒布、拌合、初步碾壓,經常加班到夜2、3點才回來,第二天一早又正常上班。”室友唐鴻椿說道。
“能吃苦”、“責任心強”“、踏實”、“熱情”、“人緣好”、“大大咧咧”,在同事們的眼中,李斌走到哪都貼著一系列閃亮的標簽。
項目經理陳昱匡更是贊道:“能干,一來就沒有書生氣。”
三年的施工經歷,李斌增長了知識與技能,收獲了經驗與能力,更結識了一群有趣的朋友,他越來越覺得自己適合這個行業。
2022年春節,在這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里,大家都已早早回去和家人團聚,李斌卻選擇了堅守在項目值班,和唐鴻椿一起,兩名四川小伙,第一次在他鄉無聲過節。
值班期間,他白天到工地巡視,查看臨邊溝槽、河邊護欄有沒有防護好、有沒有傾斜、是否完整,檢查新修道路成品保護,標識、標牌保護是否到位等。
晚上在辦公室學習規范、技術要求,整理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其余時間用來備考一建,累了就在項目上和室友打打籃球或乒乓球。
大年三十那天,李斌和唐鴻椿到街上買來春聯張貼,給項目添年味。
生活中的李斌熱愛做飯。這個春節,他終于可以在項目食堂大顯身手了,每天到菜市場買菜,做上一桌自己愛吃的美食,成為他一大快樂源泉。
南方人第一次見到雪總是充滿驚奇,“白茫茫的一片很美好。”那個冬天,李斌和唐鴻椿親手堆起雪人,打起雪仗。
在這個平均年齡28歲的項目里,“有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工作自然就有激情。”李斌滿意地說道:“項目就是我的第二個家了。”
“挺想家的。”當和他提起那個家時,李斌的聲音開始顫抖。春節結束后,李斌立馬申請休假回家,為一家團聚,他的父親在假期結束后專門申請延長了2天時間才返崗,“臨出發前,我爸和奶奶抱了下,然后轉過身來,也和我抱了下。”他忍住淚水繼續說:“這是我記事以來和爸的第一次擁抱。”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等看到一條道路建起來后,會充滿成就感。”李斌攥著手中的筆激動地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