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能建陜西院研發的《一種用于不穩定斜坡體的光伏支架》《一種千斤頂式光伏升降支架》《一種預應力錨固預制管樁》《一種纜車式重力儲能裝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兩大關鍵。新能源項目快速崛起,用地條件變得越來越苛刻,部分光伏項目全部使用溝壑未利用地,由于溝壑的側坡坡度較大,往往不穩定,傳統光伏支架難以生根;而采用柔性支架方案,兩端基礎龐大,施工精度要求高,山地條件復雜,難以保證柔性支架兩端基礎的質量,故使用可靠性較難保證。傳統光伏支架立柱的調節裕度一般只有20至30厘米,且支架系統后期不可豎向升降,導致傳統的光伏支架對地勢局部明顯起伏和后期地基沉降不均勻的地塊(濕陷性黃土地區)的適應性較差。
針對光伏項目特定的應用場景,研究了《一種用于不穩定斜坡體的光伏支架》《一種千斤頂式光伏升降支架》兩項專利,可應用于山地光伏、梯田光伏、沙漠光伏、未閉庫灰庫光伏、濕陷性等級較高地區的光伏項目,應用前景廣闊。
《一種預應力錨固預制管樁》涉及樁基技術領域。由于光伏項目快速發展,用地逐漸向荒地、梯田過渡,部分項目還需配置農光或林光互補光伏項目,導致光伏用的管樁需大幅加長。同時,隨著風電項目的快速發展,在低風速區域開發的風電項目,應用大功率風機,對風機基礎提出了更高要求,往往會加長樁長或增加樁數。綜上,可以縮短樁長或減少樁數的預應力錨固預制管樁方案應用前景廣闊。
《一種纜車式重力儲能裝置》涉及儲能技術領域。由于傳統機械儲能都需要介質傳輸能量(例如抽水蓄能),這大大限制了儲能的應用場景;本項目打破傳統儲能思路,將發電機移動起來,使發電機在運行的過程中完成充放電過程。只要在有一定高差的山體上均可完儲能過程,具有較強發展潛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