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茅洲河畔,鷗鷺歡躍,魚翔淺底;河道清淤后,水底清亮、水質提升;黑水渠、臭水體變一灣活水,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相融如畫……這一切不僅豐美著鵬城大地上的草木生靈,也滋潤著人們美好的幸福生活。
截至2019年底,深圳市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159個黑臭水體、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得到治理,茅洲河、深圳河水質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探尋這水清岸綠的優質“成績單”背后,倒映著無數治水建設者們數載如一日的辛勤與決心。回望六載治水征程,水電五局一路開拓創新、一路砥礪奮進,在水環境治理發展道路上,用實際行動交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五局答卷”。
萬事開頭難,創新探索治水路
作為深圳的母親河,茅洲河流經寶安區、光明區,見證了深圳數十年的快速發展,也承受了經濟發展帶來的沉痛代價。隨著兩岸工廠林立,流域人口激增,河流的水體污染逐年加劇,哺育了兩岸人的茅洲河,中上游斷航,魚蝦絕跡,成為了深深烙印在深圳人心頭的“一道疤”。2016年,深圳舉全市之力開展河流治污行動。2017年年初,為還深圳一方碧水藍天,深圳市消除黑臭水體攻堅戰至此拉開序幕。與此同時,水電五局跟隨電建集團大軍進入深圳市光明新區,積極投身茅洲河水環境治理工程建設,開啟公司在深圳水環境治理領域的征程。
“之前行業內并沒有成熟的體系先例,時間緊、任務重,誰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做才是最優解。”萬事開頭難,從傳統水電建設轉戰水環境治理戰場,公司投身深圳治水工程的時間并不長。為確保實現全流域水質達標的總體要求,五局建設團隊緊跟“全流域系統治理、大兵團聯合作戰”部署,遵循河道黑臭“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重點在管網”的治理思路,充分發揮自身水電建設、優質管理、科技創新、人才資源優勢,深入數百個排水小區、工廠等,全面排查流域內排水管網、暗涵排口等,摸排找尋“病因”。治理過程中,項目部打破以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傳統模式,科學部署、合理組織、精心施工、嚴格管理,投入、調配最優“人材機”資源,創造了6.17公里管線23天完成的“五局速度”,同時最大限度降低了施工對周圍居民、環境影響,展現了央企風范與社會擔當。“在五局進場前就沒人把這塊的管網搞明白過,五局幾個年輕人就能摸得門清,了不得啊。”面對業主的評價,五局人這樣用實際行動回答道:“到了深圳,就得有‘深圳速度’!”
隨著源頭治理、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生態補水等各項治理任務的完成,茅洲河不再流淌污水,沿岸河流氨氮、總磷等指標檢測均已達標。河岸沿線,河暢水清,微風徐徐,綠樹紅花,周圍居民們走出家門,就能看到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圖,映襯著濱江公園的美景,逐漸成為了市民群眾休閑娛樂健身玩耍的好去處。
治水出良方,用心為民謀福祉
“如今,家門口就有了一個小公園,平時我會帶著孫女來這里散散步,冬天可以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累了還可以坐在涼亭的休閑座椅上歇息,非常便利。”西田社區小區的居民張大爺說,居住在西田社區已經十年多了,發現近幾年小區周邊的綠化環境明顯好轉,尤其是小區的景觀渠,這條原先被周圍市民反復投訴到政府的“臭水溝”,如今已發生了驚人的蝶變,兩岸綠樹成蔭,游步道環繞,水流聲潺潺,昔日黑臭河竟然變身了公園生態一景。
而這樣的華麗轉身,從2016年就一直在上演。隨著光明區黑臭水體治理的深入推進,為堅決打贏2019年底全面消黑攻堅戰,水電五局全體建設者們全力沖刺,“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成為了這群平均年齡僅僅29歲項目團隊的真實寫照。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自3月15日開工之日起,水電五局作為主要施工單位是三個工區小微水體整治數量最多、摸排難度最大的工區。為盡快理清暗涵內混流、污水排口,項目部蹄疾步穩,勇毅篤行,掛圖作戰,摸排、物探組齊員上陣,積極走訪建筑物業主、主動與市區規劃部門及產權單位溝通,收集施工范圍內地下現狀管線的基礎資料;對于管線原始資料不齊全的施工部位,也盡最大努力進行現場踏勘、物探、人工探挖,以探明校核管線、私接排口分布情況,采取“殲滅戰”的形式,完成了公明街道核心區范圍內的上下村排洪渠流域、白沙坑流域、西田水流域等區域4個單位工程,116個分部工程,總面積 48.89 平方公里的黑臭水體和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工作。
轉眼時光飛逝,隨著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順利完成,光明、龍崗等地一個個“討人嫌”的“臭水溝”,變成“惹人愛”的城市新名片,往來游客如織,水清岸綠景美的社區公園人氣日益高漲,儼然已成為周末市民親子游的“網紅打卡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釋放生態紅利,實現“生態為民、生態惠民、生態利民”。
護長制久清,守好碧水新底色
守好秀水長清,離不開稱職的建設者、守護者。一直以來,水電五局跟隨深圳市流域治理與系統治理相結合的理念,摸排、溯源,仔細分析小微水體存在問題的根源,精準施策,對癥下藥,通過截污、清淤、補水、生物處理等多種綜合治理方式,實現了雨污不再合流,治理更加系統,使深圳光明黑臭水體已成為歷史。茅洲河的治理成效更是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已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經驗,也為“水產城”共治提供了優良典范。
數載治水,從“魚蝦絕跡”到“告別黑臭”,這份破繭蝶變的“成績單”是來之不易的,要保住這份好成績,或進一步“提分”,還需進一步推進水生態綜合治理,讓逐水而居、長制久清的期盼變為現實。由于夏季降雨豐沛,水域面積龐大,深圳水體治理過程中極易出現交叉反黑、反臭的情況。面對水生態保護與水環境綜合治理雙重挑戰的背景下,水電五局項目團隊更深刻意識到治水在于治污,更在于治理修復水體生態。為此,在設計初期,項目部便提前做好方案比選,針對可實施生態修復水域,鋪設生態互鎖砌塊,保留水生植物種植區,嘗試種植睡蓮、馬齒莧、水葫蘆等凈水能力較強水生植物,并進行實時監測,在確保植物健康活性的同時,使其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將水中的污染物質分解轉化或富集到體內除去,進而達到恢復水域中的養分平衡、改善水質的良效。不僅如此,為避免施工產生的廢水、泥漿污染周邊水體,項目部將施工澆筑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廢料用吸污泵車及時吸取外運,保證了無施工污水二次污染水質,真正做到了盤活了治理區域水系,激活了水體自凈的能力。
從防洪澇、保供水,再到全面消除黑臭水體、修復水生態、整治水環境,水電五局建設者們始終不改“治水為民,還水于民,水利民生”的初心使命,六載付出只為今朝夢圓。時下,漫步在冬晨的曙光里,茅洲河面風停水靜,山水花樹,落日紅霞,偶見幾只鳥兒飛過,畫面美不勝收……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快車道上,水電五局為深圳水環境治理工作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未來,水電五局也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以擔當實干彰顯為民初心,讓治水成果增進民生福祉,為建設“河湖安瀾、水清岸綠、水城共融、人水和諧”大灣區貢獻力量,助力“黑臭水體”破繭蝶變、長制久清,共同繪就一幅治水護水、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