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清晨,旭日初升、微風拂動,帕德瑪河面泛起陣陣金色的漣漪,映照著正式開放通車的帕德瑪大橋。孟加拉河道整治項目部司機馬蘇德駕駛皮卡車僅用時15分鐘就通過了大橋,這位孟籍員工話語中難掩激動:“以后再也不用擺渡過河了!感謝中國,讓南北兩岸的人們以后可以安全又快速地往來。”
作為孟加拉國1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保證了河水始終在大橋下流過,保護了橋梁在跨越工程的整個壽命期間免受沖蝕,不僅起到治理水患的作用,也為孟加拉人民的“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順利通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是大橋百年通暢、福祉兩岸的‘鎮河基石’,未來將極大地促進孟加拉國及南亞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為中孟友誼長存開啟了新的篇章。”大橋通車當日,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蒞臨項目部視察慰問時感慨說道。
夢想之基:整治河道護橋佑民生
孟加拉國地處沿海平原地帶,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恒河、發源于中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在孟加拉國交匯,兩條大河沖積形成恒河三角洲,使無數條河流注入孟加拉灣。該國絕大多數國土位于恒河三角洲上,地勢十分低平,85%的國土均為平原,讓排水變得十分不暢,再加上缺乏必要的治理,幾乎所有的河流都存在淤泥淤塞或洪水泛濫問題,于是這里便成了世界上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據孟加拉國救災部門統計,該國每年至少有1200萬人受到洪澇災害影響,130多萬座房屋在洪災中受損,幾十萬人無家可歸,1.5萬多公里的道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破壞。
在孟國境內數百條縱橫交錯的河流中,經印度進入孟加拉國后的恒河最大支流——帕德瑪河是最大、也是最洶涌的河流。以往,帕德瑪河南岸的人們想要去往首都達卡,只能通過渡輪或汽艇過河,不僅一路顛簸耗時巨長,遇到雨季或惡劣天氣時,還會因河水暴漲、水流湍急而經常發生船只傾覆事故。
2014年,中國電建在與美日韓及歐洲眾多專業疏浚公司同臺角力中脫穎而出,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以及良好的履約信譽成功中標,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獻上了一份厚禮;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項目也以870億孟加拉塔卡(合11.13億美元)的合同額,一舉成為世界上單體合同額最大的河道整治工程。
自項目開工以來的9年間,帕德瑪河周邊城鎮、基礎設施等防洪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區域內抗澇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在河道整治工程的護衛下,帕德瑪大橋拔地而起,不僅結束了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和首都達卡之間居民擺渡往來的歷史,也為加強南北兩岸的快速流通和經濟聯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舉世矚目的帕德瑪大橋被孟加拉人民譽為“夢想之橋”,而由中國電建港航公司承接實施的河道整治工程,則為這座夢想之橋奠定了永恒的基石。
攻堅之難:科學施工保質保工期
河道整治項目在孟加拉首都達卡以南約50千米處的瑪瓦渡口附近,整治區域位于帕德瑪大橋上下游的河道兩側,以保護岸堤和大橋免受侵蝕。北岸處理區域長2.0千米,南岸長11.5千米,主要施工內容為河道疏浚和岸坡防護,具體包括疏浚吹填,土工袋、塊石、預制塊拋填護岸,預制塊砌筑護坡和陸上土方。疏浚部分主要包含疏浚吹填約7410萬方,護岸部分主要包括拋填水下護底、護坡土工袋約1820萬個,水下護坡塊石約140萬方、水下/水上護坡預制混凝土塊約1120萬個,工程量堪稱世界之最。
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孟加拉每年六月中旬到十月中旬為雨季,帕德瑪河主河道水位從四月就開始上漲,高水位一直持續到九月底,導致每年有效施工期不足7個月,施工資源閑置時間長。
受施工時間限制,本工程無法連續組織施工,再加上工程量巨大、施工強度高,每個施工季的河道疏浚、陸上土方開挖填筑、護坡等全部工序均要在短時間內組織完成,造成材料供應強度大、人員設備配置密集。加之施工空間狹小,挖泥船施工和后續護坡船舶相互干擾制約,施工組織難度十分巨大,施工段的安排不僅要考慮一個施工季的施工能力,還要考慮工序之間的銜接和資源供應能力。
面對工期緊張的窘境,項目部在短期內完成組織先進施工設備進場,先后投入四臺國際最先進的疏浚設備——兩艘IHC7025型絞吸式挖泥船和兩艘IHC9029型絞吸式挖泥船,以保證疏浚吹填工程的強度,并配備各式輔助船舶、土方施工機械設備以及特種作業設備共計460余臺套。同時,合理安排旱季和雨季的施工任務,由項目技術人員精心布置開挖作業面,合理規劃疏浚和護坡工序,最大程度發揮設備功效,避免施工干擾,充分利用了有效施工時間。
本工程所需材料種類多、用量大,其中拋填所需材料塊石是最難儲備的工程原材料。據項目設備物資部負責人介紹,孟加拉國當地資源供應短缺、僅在南部沿海區域有塊石,但質量不符合技術規范要求。項目伊始,市場上從未有如此大批量塊石采購的先河,項目部便組織人員分別對數個國家的塊石進行考察,綜合多方面因素,最終選擇了印度帕庫的塊石。
孟國道路無法滿足重型卡車的通行,項目部砂石料采購小組便針對孟加拉河道密布、四通八達的特點,采用水運方式運輸材料,不僅提高了運量,還降低了采購成本。塊石從采購到運輸、進場、拋填等環節,每一過程都凝聚了項目人員的辛勤汗水。幾年來,塊石累計采購量達301萬噸,堆放占地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大規模材料儲備工作的順利完成為展開施工、緊趕工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設備之強:疏浚吹填治水顯身手
疏浚是整個河道整治的基礎工序,是其他工序得以展布的前提。本工程疏浚開挖深度最深達29m,水下永久邊坡的疏浚深度允許偏差為±250毫米,水位變動區為-250毫米~+100毫米,施工規范要求之高,邊坡開挖難度之大堪稱世界之最。
“從國際規范的規定來看,本工程中對疏浚邊坡精度的要求只考慮了挖泥船的深度允許偏差,而沒有考慮水平允許偏差,技術規范要求偏于苛刻。影響疏浚精度的因素包括水文條件、土壤性質,疏浚設備的類型和大小、操作人員的經驗、操作系統精度等等。疏浚精度要求高,且沒有成功經驗可參考,項目部便根據各個影響因素潛心研究、逐個擊破,填補了大型絞吸式挖泥船高精度邊坡開挖施工工藝的空白。”項目副經理王守新介紹。
針對帕德瑪河水文條件、疏浚土質、開挖土層厚度、開挖邊坡比例、棄土區位置、排距等技術參數進行全面研究后,項目部發現施工區范圍內土質復雜多變,淤積土松散程度高、穩定性差,疏浚施工時不同土質具體控制方式不同,土質不穩定導致施工參數有變,需要謹慎開展施工,否則將存在滑坡風險,對永久邊坡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極其考驗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
帕德瑪河河道寬闊、水流量大湍急、經常改道,被認為是繼亞馬孫河和剛果河之后,最“險惡和不可預測”的河流之一,這導致挖泥船施工時需要克服隨時變化的水位以及涌浪造成的定位誤差,并對測量精度提出了極高要求。為此,項目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雙體測量船用于多波束水下測量,該測深系統具有測量范圍大、測量速度快、精度高等優點,它把測深技術從點、線擴展到面,并進一步發展到立體測深和自動成圖,所測數據誤差僅為±2cm,有效解決了疏浚及其他施工工序的精度難題,為整個項目的水下工作保駕護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IHC7025型和IHC9029型絞吸式挖泥船的相繼投用,使施工高峰期的帕德瑪河上同時出現4艘轟鳴工作的“鋼鐵戰士”,場面蔚為壯觀。挖泥船采用GPS定位,電腦控制開挖深度和角度,其中9029型挖泥船搭載世界最先進的疏浚設備,配備IHC公司集百年疏浚經驗編制的專門用于疏浚施工的挖泥控制系統(DCS),自動化應用程度高,能夠通過電腦實現對機械設備的實時監測及對具體施工操作的自動控制。
根據兩種型號挖泥船的實際情況,項目確定了階梯開挖法(手動控制)和直接開挖法(自動控制)兩種施工方法。在施工初期,通過7025型挖泥船進行三個階段的階梯開挖法試驗性疏浚開挖,獲取了保證開挖精度和邊坡穩定性的施工工藝與參數,并培養了挖泥船操作人員的實操經驗,取得了預期試驗成果,并在后續施工中不斷規范施工操作、微調施工參數,形成了成熟的邊坡疏浚技術。
直接開挖法的操作過程比階梯開挖復雜,對操作員的要求也更高。在疏浚過程中,水流流速、波浪及潮汐變化對絞刀深度均有影響。在大風環境中,波浪會導致絞刀深度忽高忽低,絞刀深度決定了挖深,挖深的穩定性決定了工程的質量和邊坡控制精度。
船長李金東回憶:“除了迎難而上沒有別的辦法,我們邊生產邊試驗,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和施工后的數據反饋調整施工參數,改進施工操作,采用了降低絞刀和水下泥泵的轉速、增加橫移速度等措施,減少了對邊坡疏浚線以下土體擾動的影響。疏浚后的測量數據證明,邊坡疏浚效果良好,邊坡質量滿足設計要求。”
工藝之精:護坡創新突破見真章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河道整治項目,本項目不僅工程體量巨大,施工工藝也極其罕見,數項工藝均為世界首創、無前例可考,創新與突破便成為始終縈繞施工進程的主旋律。
據項目經理孫旭亮介紹:“本項目水下護坡結構采用800千克和125千克土工袋、塊石以及預制混凝土塊體,需要配備特種設備并進行工藝創新。項目技術人員在大量的現場工藝試驗和設備調研的基礎上,對拋填設備和施工工藝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發和革新。”
800千克土工袋重量大、不易于人工作業,用砂量大、倒運砂料效率低、裝卸困難、土工袋縫紉強度有限導致倒運過程易破損……一個個難題擺在面前,使裝袋及定位拋填成為了項目施工需重點攻堅的環節。拋填水深超過25米,施工難度前所未有,放眼國際各類工程均沒有成熟的生產工藝和拋填先例,項目經過多方案比選論證,奔赴多地進行調研,最終研發出第一代船用噸包機。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項目發現其拋填效果并不理想,土工袋在入水后受水流等因素影響,落點偏差大且拋層分布不均勻。在總結前期拋填經驗、結合施工實際的基礎上,項目又自主研發、組裝新型土工袋拋填設備——B16拋填船。該設備以B16平板駁船為工作平臺,在舷側加裝可升降導向架,可根據水位自行調節下潛深度,最大下潛深度達15米,能將土工袋精準送達水下設計位置。駁船上加裝鏈板機、自動裝袋機等配套設備,實現了施工機械化、半自動化。
此拋填設備與工藝均為全球首創,高效解決了類似工程中土工袋拋填精度受水流影響無法精準控制的難題,日拋填數量峰值時可達5000個,在大大節省人力的同時效率翻倍,為項目后續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礎。
解決了土工袋精準拋填問題,塊石拋填又橫在大家眼前。原有塊石拋填施工效率低、施工后的平整度參差不齊;且厚度無法精確控制,實際施工過程中拋填厚度達到2米以上,遠超規范設計的0.9米,導致拋填量嚴重超標,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針對帕德瑪河域在不同季節的流速對塊石拋填的影響,項目部總結經驗,研討分析拋填工具各處細節,對塊石拋填船進行了歷史性革新。
新型拋石船由原有定位船改裝建造而來,新增了塊石拋填艙,用以取代以往使用塊石運輸平板駁上的拋填料斗,集定位及拋填功能于一身。改進后的拋石艙由斜放改為平放,底部為一個鋼鐵擋板,其開合受旁邊絞索裝置控制,更利于裝填塊石和控制裝填量。新型拋石船上還設有挖掘機停放平臺和橋架,挖掘機可在塊石運輸平板駁和拋石船間來往,改變了以往每艘塊石運輸平板駁均需配置塊石裝料挖機的狀況,極大地優化了設備配置。
拋石船的改造,實現了塊石的“精準拋填”,不僅提升了塊石拋填的平整度,還將施工厚度縮小至1.3米,施工效率提高兩倍以上,獲得了整個孟加拉工程市場的高度關注,澳大利亞和日本工程代表參觀團先后來項目參觀學習,并且給予了高度評價。
除了施工設備的研發和創新,項目還積極進行施工工藝的革新。“如今使用的125千克土工袋拋填船已經是技術改造的成果,加裝了浮箱和導向槽,能約束土工袋拋填后的下落軌跡,減少漂移,從而控制落點,精確拋填。但施工船舶自身的體量問題和原料供給時差,導致不能實現產量的最大化。經過鉆研思考,我們進行了工藝改革,由原來的供砂-拋填船裝填、縫合-監理檢查、拋填,調整為料場附近裝填、縫合-監理檢查-袋子轉運、拋填。”項目總工程師于浩介紹說。
新工藝實現了各環節的無縫銜接,施工效率大幅提升,125千克土工袋單船拋填效率提升至日均12000個,單日拋填峰值超過15000個,日均效率提升幅度超過200%。通過科學的施工面布置方案,還實現了項目同一斷面基槽、邊坡同時開展拋填施工,大幅提升了水下護坡施工的整體效率。
銳意創新、精益求精。帕德瑪河畔的建設者們以鉆研推進創新、以辛勤創造突破、以團結鑄就品質,攻堅克難、愈戰愈勇,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打造精品工程的同時也為同行積累了寶貴經驗。
央企之為:助力民生中孟友誼長
中國駐孟加拉國原特命全權大使李極明在視察項目時表示,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河道整治工程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一環,是中孟合作的里程碑,也是我們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宏偉倡議的標志性工程。
這個歷時九年的大項目,駐扎著近300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施工高峰期為2000多名孟加拉國工人提供了直接就業機會,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具有職業技能的熟練勞動力。其中,孟籍員工馬蘇德從開工以來便一直擔任項目司機,負責接送施工人員在營地和工地之間往返,八年來,他見證了母親河的變化,岸邊的人們安居樂業,他的生活也因中國企業的聘用而得到改善——以前一家人住在逼仄的小鋼瓦房,而如今已搬進寬敞明亮的磚房中。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的互利共贏之路,電建港航建設者的汗水揮灑在日益富饒的水澤之鄉,在助力孟國人民夢想之橋建成圓夢的同時,也一直踐行著互利共贏的理念,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彰顯央企風范、澤被一方百姓。
帕德瑪河在雨季河水暴漲,水流湍急,經常有船只沉沒事故發生。2017年,項目部3次出動快艇營救當地運砂船、漁船沉沒落水人員;2019年,項目部工作人員營救當地兩艘相撞傾覆的通勤快艇乘員,挽救了十余人生命。
雨季結束后的帕德瑪河水位下降,交通水道淤積堵塞,對沿岸人民往來活動以及正在施工的帕德瑪大橋造成不利影響。2018年9月,應孟加拉政府請求,項目部肩負起帕德瑪河航道緊急疏浚任務,迅速打通航道。確保孟加拉國南北運輸通道正常通行,有力保證了大橋正常施工。
2018年5月,項目部對施工區域附近的阿布·漢森學校進行愛心捐助和送安全知識進鄉村進校園活動,向阿布·漢森學校捐資10萬塔卡,向學校老師贈送了雨傘、水杯,向學生分發了印有企業標識的太陽帽,以及書包、書本、筆等學習用品,并向到場人員發放了印有英文、孟加拉文的交通安全宣傳單。自此后的5年間,項目多次前往當地貧困學校開展助學圓夢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孟加拉國教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2022年,項目部數次支援當地軍民,贏得廣泛贊揚。“西特朗”臺風過后,項目部出動設備幫助當地村莊清除內澇、修復道路,幫助駐扎陸軍固定側翻巡邏船,避免其遭受沉船損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建設一個工程,樹立一座豐碑,造福一方百姓,如今,河道整治項目已吹響了收官決戰的沖鋒號角,來自電建港航建設者們定會乘著勝利的東風,前赴后繼、孜孜不怠,繼續深耕孟加拉市場,不斷續寫中孟人民友誼新的篇章。
帕德瑪大橋通車儀式上,項目人員與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合影
已完工的護岸
項目在大橋一側的某個料場
正在作業的四條挖泥船
工作中的B16、B15拋填船
緊急疏浚、愛心助學、營救落水人員、打撈當地側翻巡邏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