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與國關系發展的根基在于兩國人民。無論哪種宏觀的敘事體系下,都是由個體之間通過建立聯系而產生故事,繼而呈現勾連在其中的波瀾壯闊的宏大題旨。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沿著中國水電五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緊跟集團發展步伐的路徑追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水電五局在世界地圖上標注的“最工程”。
是作為世界最長大壩的蘇丹麥洛維大壩工程,是作為全球最大的“超級船廠”工程的沙特國王港項目,是作為世界最大的調壓井的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調壓井工程……
截至目前,中國水電五局在國際水電、風電、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等領域已完工及在建工程近百項。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在近百項的希望之地上,留下了無數五局建設者和駐地職工的溫暖故事和長久友誼。
與歐特麗:從追夢到筑夢
從無數來自跨國故事里窺探到的生活的井深,會讓人忍不住收集起命運被選擇的群像,她們與中國的聯系早已被種下,等著走進中國工程的契機,生根發芽。
與歐特麗的故事開始于中布復交的第二年,中國駐布基納法索大使館將資助2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前往中國深造,歐特麗就是幸運的二十分之一,雖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未能完成學業,未能為“追夢中國”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2021年,水電五局東山機場項目因為施工現場補勘的事情拜訪了布基納法索國家實驗室總經理,洽談結束剛要乘車返回的時候,歐特麗發現了這輛“中國電建”的車輛,她激動的跑上前自我介紹并主動爭取:“我想要申請一個在中國電建的工作崗位。”經過幾輪面試后,歐特麗積極進取的態度和扎實專業的技能品質與中國電建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理念不謀而合,正式成為了一名水電五局東山機場項目現場實驗室的實驗員,為自己國家的新機場建設而努力奮斗,筑夢東山,再續中國緣。
項目中國職工每次在當地手機號收到類似的中文短訊:“你好,給你們準備了巧克力甜餅早餐,祝你們有個好胃口。”就都會準確的猜到是歐特麗的精心準備,紛紛豎起大拇指對她表示“Merci”(法語詞匯,可被意譯為漢語“謝謝”)。無論是悄悄的為中國同事送上生日蛋糕,還是給休假回國的同事準備民族服飾和藝術掛件作為禮物,歐特麗和當地的人民一樣在用自己的熱情來感謝中國建設者的付出。
從追夢到筑夢,歐特麗的工作成長飛快,穿梭在鋼筋混凝土中,常與砂石骨料為伴,混凝土取樣、送檢、實驗、施工日志、施工計劃、溝通業主監理驗收,歐特麗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和高效的執行力,在中國電建“一帶一路”的“明珠”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和能力。
與艾斯黛爾:成為一朵并蒂蓮
并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如同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艾斯黛爾就像是中科友誼的蓄水池里成長的一朵并蒂蓮,先后在中國水電五局承建的蘇布雷水電站項目和波波里水電站工作,每次和國人提起這兩段奇妙的經歷,這個90后女孩都會用驕傲的語氣說:“我們用的電來自我工作的地方!”
第一朵花盛開在2014年的蘇布雷水電站項目,作為中國水電五局在科特迪瓦承建的第一個項目,語言交流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艾斯黛爾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語言方式,與不會法語的中國同事在交流中盡量用英語,同時也在空閑時間努力學習中文,目前辦公桌上放置的《學中文速成30天》資料書就是蘇布雷水電站項目翻譯部的中國同事送給她的書,中國同事耐心的教她中文,給她帶去中國的零食。艾斯黛爾表示,項目部有一個即將回國休假的中國姑娘,她也為其悄悄準備了一份禮物。在艾斯黛爾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中國夢”,她想要踏上那片魂牽夢縈的土地,去觸摸,去呼吸,去交流,找到曾經的中國同事,再次牽起中科的友誼之手。在蘇布雷水電站項目艾斯黛爾也迎來了人生的新階段,項目領導和同事都去參加了她的婚禮,共同見證了這一幸福時刻。
第二朵花盛開在2021年的波波里水電站項目,項目剛開工的時候,項目部聯系艾斯黛爾問其是否愿意繼續來中國電建工作,艾斯黛爾只用一天時間就將核酸檢測各項手續辦好,來項目部報道。二次結緣,故事繼續。從函件報批、雇員管理,到對業主、監理協調和外事交流,項目就像是艾斯黛爾的“大學堂”,她在每一門課程上都用心學習,深耕內容,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的成長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完成的,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像建房子,一塊一塊磚的壘上去,就有了新的高度。”從學校到職場,再到現在的管理崗位,中國水電見證了艾斯黛爾的成長,她也見證了中國電建在科特迪瓦的發展。
與麗娜:在湍流中扎根
羅馬尼亞語、法語、英語和中文,在中國電建羅馬尼亞扎勒烏繞城公路項目的麗娜熟練掌握四國語言。每一位第一次參與到麗娜翻譯現場的時候都會驚嘆于她的中文能力,
每一次面對夸贊,麗娜都會表示:“只要再給我一些時間,我會翻譯得更準確,一次比一次更好。”其實剛剛入職的麗娜遠沒有如今的游刃有余,初次接觸施工項目,麗娜對很多中文專業術語都不熟悉,甚至連聽都沒聽過,“一切從零開始”對于一名專業的翻譯工作者是常見的狀態。不熟悉怎么辦?那就一個詞匯一個詞匯的積累。沒有中文學習的環境怎么辦?那就抓住機會自己創造環境。有一次麗娜邀請了中國同事到姥姥家里做客,在姥姥家的葡萄架下,抓住機會在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請教翻譯時遇到的問題。“篤學不倦”的精神其實在2013年,麗娜和中文的“初次相遇”就埋下了伏筆。
還在大學就讀法語專業的麗娜結識了很多來自中國的同學,對中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立刻決定前往羅馬尼亞克魯日巴比什-博雅依大學孔子學院學習漢語,本地學生沒有午休時間,她就在午飯的空隙也隨身攜帶漢語書學習。中文班里四十五名同學,只有七個人順利畢業,麗娜就是其中一個。后來,麗娜來到蘇州大學交流,并攻讀了研究生,完成為期三年的中國“沉浸式”體驗。在新世紀,時代和行業就像湍流一樣向前飛奔,在中文學習的湍流中,麗娜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在湍流中扎根,找到屬于自己的姿態和生命力,也在這三年期間找到了自己愛情。
目前,麗娜主要負責與業主監理的聯絡、會議口譯、分包商的詢價和談判,以及協調處理辦公室的各項事務。在崗位上麗娜勁頭十足,她清楚的知道,羅馬尼亞扎勒烏繞城公路工程是羅馬尼亞第三大城市克魯日市通往扎勒烏主城區的必經之路,一旦建成將對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感有極大的提升。她一直都在說:“要努力做好‘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讓世界了解中國,愛上中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十年來,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通過形象、生動、真切的五局職工和國外職工的敘事集結中國“一帶一路”敘事群像,展示了互相給予,互相幫助,互相賡信的“一帶一路”深刻內涵,只有民心相通,才能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持續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