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獲評天津市總工會2024年“工人先鋒號”的喜訊很快傳遍了電建港航公司北疆項目部的每個角落,也讓項目經理張發敢曬得黝黑的臉掛上了欣慰而靦腆的笑。一年多來,在他的帶領下,項目全員埋頭苦干做項目,刻苦鉆研謀創新,沖鋒一線戰汛情,以實干奉獻詮釋了電建人的初心與擔當。
越是艱險越向前
“人間萬事出艱辛”。2022年12月,北疆項目進廠,為實現國投北疆電廠發電機組冷卻用水及海水淡化水質疏浚工程做準備。隆冬的海面,狂風肆虐,天凝地閉,項目部十余號人相繼出現發燒、流涕等感冒癥狀。
“工況不好,人員有限,眼看著工期一天天延誤,心焦啊!那時候就覺得海風吹多了就不是浪漫了,‘海景房’也不宜久住。”張發敢回憶道,“務必要保證履約!身體稍微好一點就奔赴現場,跟一切不利因素做抗爭。結果說明一切,是我們贏了”。
寒冬,挖泥船入水作業最大的挑戰不是泥沙、雜草,而是鉸刀片容易結冰。“不能等!”張發敢帶著項目部成員鋪草墊、清雜物,不舍晝夜,耳朵、雙手都長了凍瘡。“領導來檢查,說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張發敢爽朗的笑聲里透出幾分自豪。
2023年8月,受臺風杜蘇芮等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天津在內的多地出現汛情,沿河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項目部挺膺擔當,在大清河防洪現場組成防汛搶險隊,調遣自卸車配合挖掘機有序作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堤壩加固“戰役”正在爭分奪秒地進行。道路泥濘不堪,施工現場交通擁堵,取土處距堤壩有約14公里路程,無疑又給項目部增添了新的困難。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張發敢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也刻在心里。項目班子組織人員與時間賽跑,與風雨抗衡,不到12小時就為老龍灣筑起了平安堤壩,并歷經70多小時完成茁頭排干堤壩固堤工作,打贏了“防汛土方支援戰”,守護了一方安全,先后得到天津市相關部門和靜海區政府的表揚。
天工人巧日爭新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北疆項目部注重把創新貫穿項目建設始終,以“思想破冰”助推“問題突破”。
“二級沉淀池清淤的時候,我們發現魯濟寧浚0042挖泥船系統管路閥組泄油,導致定位樁臺車前后移動。定位不穩影響到船只作業的效率。”
“遇到問題了,鉆進去,拿出辦法來。”項目部集思廣益,自主開展技術革新,在系統管路中加裝電磁開關閥,繞開傳統意義上的液壓系統的更換更新和閥組更換,選擇加裝電磁閥徹底解決開閥組老化問題。這一方法的實踐,解決了困擾船隊多年的沉疴痼疾,確保了開挖質量,提升了生產效率。改裝后,日疏浚方量小時產量提升11.41%,日平均單方油耗降低7.4%,為項目節省工時436小時,節省柴油17.316噸。
“我們說‘創新創新’,‘新’從哪里來?”張發敢頓了一下:“從小處來,從誠實勞動中來!”
自挖泥船投產以來,北疆項目部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先后對海貍1200型挖泥船進行了絞刀齒輪箱加裝重力油柜、甲板吊人力起重改為電動起重、臺車液壓系統加裝截止閥等三項技改活動,其中臺車液壓系統加裝截止閥技改節約了大量成本,為整個工程節約燃油費約15.45萬元,節約閥組更換及改造費用約5萬元,用小改造創造了大效益。
化作春泥更護花
張發敢又被大家稱為“張鐵人”,多次獲評電建港航公司“勞動模范”。近年來,項目部用勞模精神感召人,用工匠精神培養人,用勞動精神激發人,“關鍵時刻靠得住、頂得上,鐵人帶出了一支鐵軍!”同事劉建強如是說。
“這就是一種傳承吧。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言傳身教。”工作中,張發敢身先士卒,每當遇到做圍堰、接管線等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時,總是披掛上陣,爭做保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的表率和先鋒。
“帶徒弟跟帶自己的孩子一樣,吃苦耐勞的傳統不能丟。我希望他們能吃苦還要勤學習,懂技術。”在張發敢的帶領下,項目職工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快速進步,在挖泥船大干快上攻堅期,船隊班組保持兩班倒24小時滿負荷工作狀態,項目職工個個能吃苦,人人能戰斗,克服了施工過程中一個又一個難題,全力保證了項目生產建設有序推進。
“支部建在船上”是電建港航公司的傳統和特色,用張發敢的話說,“能留在船上的年輕人都是能吃苦的好青年。咱要把人培養好了”。對于青年職工的培養,他認為政治素養比專業技能更為重要。“要‘抗造’,還要敢于‘斗爭’,主動作為。”在8月的“大清河保衛戰”中,項目部就有兩名青年職工主動請纓到一線開展防汛搶險行動。“這兩名青年已經是我們支部的發展對象了。我們要做精品工程,更要為黨育人。”
保安全、強履約、抓創效、爭一流。榮譽已是既往,前路仍需奮進。北疆項目是電建港航公司在戰略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踔厲奮斗的一個縮影,在未來,將有更多的“張發敢們”爭當新時代的奮斗者,用誠實勞動續寫“大有可為”的新篇章。
張發敢帶領青年職工“破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