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東電建一公司承建的山西陽泉市弘盛通500MW/1000MWh獨立儲能項目一期100MW/200MWh工程實現并網運行。建成后能夠充分發揮儲能錯峰收儲、移峰填谷的“充電寶”和“蓄電池”作用,對推動優化電力系統結構、保障電網穩定運行、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儲能填補業務空白,新能源業務不斷突破,電源及相關業務一路鞏固壯大,主要經營指標打卡新坐標……山東電建一公司向綠向新求突破,奮勇爭先再攀登,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一路鋪展。
2024年是山東電建一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新質生產力不斷涌現。“今年上半年,我們新簽合同、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穩步推進!”山東電建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洪梅如是說。
近年來,山東電建一公司全面構建并主動融入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新材料領域,突出求新求變求突破,系統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加快企業轉型發展步伐,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了“鐵軍”力量。
繪就綠色新畫卷
山東電建一公司聚力綠色低碳發展,以項目“含新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山東電建一公司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業務重要戰略引領產業的定位,集全公司之力將新能源業務打造為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重要業務、重要利潤增長點。近年來,通過加強新疆、內蒙、陜西、寧夏、東北等區域設點布局,圍繞“沙戈荒”大基地一體化開發火電與新能源項目,不斷探索高質量發展,打造新能源建設的平臺與模式,讓“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步伐鏗鏘有力,在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上作出鐵軍應有的擔當。
2024年3月20日,華能隴東能源基地慶陽首批100萬千瓦風光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對推動風能發電技術和產業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一斑窺豹,近年來,山東電建一公司加速發力綠色低碳新賽道,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華能隴東基地慶陽首批100萬千瓦風光項目、巴彥淖爾400MW風電EPC、華能蒙東50萬千瓦風電等一批重點基地工程高質量投產,贏得業主好評,在業內樹起新豐碑。
一路向“綠”而行,新能源項目已然成為山東電建一公司轉型發展的新品牌、當地生態文明的新樣板,綠色低碳正成為企業可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激活發展新動能
山東電建一公司堅持創新引領,聚焦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新材料開展重點攻關,致力于掌握一批“四新”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新質生產力策源地和一批創新標桿項目。
當前正在建設的華能隴東基地項目、華能庫布齊沙漠南部新能源基地光伏先導工程一期500MW施工項目、涵江灣100MW近海灘涂漁光互補重點項目、國網東平換流站項目定位為打造成低碳科創型綠色示范標桿,以項目實踐加快提升公司在相關產業鏈關鍵環節、關鍵技術的控制能力。與此同時,不斷推動科技創新與管理深度融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公司堅持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為引領,以服務工程建設和支持市場拓展為導向,在傳統煤電、電網工程、新能源工程、基礎設施和高端制造等業務方向開展技術研發和攻關。目前,公司累計獲得專利技術1087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64項;關鍵技術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及以上水平9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工法284項;獲得行業及以上科技進步獎219項,形成系列核心關鍵技術成果,有效支持了工程項目的高質履約和精品工程創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加載強力引擎。
“科技強企、創新發展”在山東電建一公司正從“戰略圖”變為“施工圖”和“實景圖”,源源不斷輸出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打造發展新優勢
敢行敢試,如今多種資源要素“跨界”配置漸入佳境,融合正成為山東電建一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形成“融合+創新”組合效應。
山東電建一公司致力于強化管理升維升級,聚焦子分公司功能放大和項目經營質效提升,全面推進管理“雙優工程”,不斷打造創新管理的新品牌。
自上而下優化戰略結構,差異化明確所屬二級單位的管理定位、業務定位、規模定位和品牌定位,在此基礎上壓實做強做優做大的主體責任,根據需要動態整合資源,確保最優化配置。
突出“履約”為基,推動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堅持“一切工作到項目,一切聚焦干項目”的理念,扎實推動項目管理規范化、流程化、數字化建設,建立起項目投標、立項、履約、尾工、關閉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形成目標可控、信息可控、資源可控、機制可控和變化可控的“五個可控”履約管控機制,打造了“兩個同步”經營管控機制,以高質量履約增強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公司的項目履約能力得到了業主普遍認可,近年來承建的1個項目獲國家工業大獎、1個項目獲評央企海外十大精彩瞬間、4個項目獲國優金獎、魯班獎,電建鐵軍品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潮平兩岸闊,奮楫正當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山東電建一公司將繼續勇擔使命、勇闖新路,以綠色低碳發展為總抓手,不斷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電建鐵軍實踐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