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城區每天會產生出400多噸生活垃圾,實現如此大規模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貫通,絕非易事。
1300余名環衛工人
120余輛三輪垃圾清運車
2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
43輛各型垃圾轉運車
……
近日,記者跟隨垃圾收集轉運線路,探究眉山城區生活垃圾的最終去處。
1.生活垃圾收集站
在這里,垃圾被壓縮處理
10月27日10時,眉山城區長庚街生活垃圾收集站,操作員羅大福熟練操作著水槍沖洗垃圾壓縮處理器,站內幾乎聞不到垃圾腐臭味。
操作工羅大福正在清洗垃圾壓縮處理機。
幾分鐘后,一輛垃圾轉運車進站,羅大福停下手中的沖洗活,走到操作器旁按住下降鍵,一個推土車式樣的推斗緩緩下降,垃圾轉運車迅速掉頭與它“對接”。
不到一分鐘,轉運車上的垃圾迅速倒入推斗,羅大福快速拿起掃帚清理灑落的“漏網之魚”。隨后他又回到操作位按下了上升鍵,垃圾被緩緩送入壓縮器。
“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而且都是全自動操作,非常方便。”羅大福一邊介紹一邊按下壓縮處理鍵。談話間,垃圾已經被壓縮處理完畢,聽不到一點聲音。半小時內,陸續有垃圾轉運車進出,都很快速完成垃圾傾倒。
垃圾轉運車輛與垃圾壓縮處理器精準對接。
眉山城區目前有1300余名環衛工人、120余輛三輪垃圾清運車,這些車輛和人員分布在大街小巷,清掃路面、收集垃圾,并就近運至垃圾收集站。
垃圾壓縮處理器形似封閉的集裝箱,占地面積很小,近距離也很難聞出異味。每個壓縮轉運箱容量10至12噸,每天轉運4至5次,日收集轉運垃圾60至70噸。
“這種垃圾壓縮處理器是封閉式、可移動的,而且全自動,運行成本低。”市住建局環衛處副處長付建偉介紹,與傳統地坑式垃圾收集站相比,新型垃圾壓縮處理器壓縮能力強,減少了轉運壓縮環節,在運輸途中也不易灑落,而且無異味,非常實用,許多城市都在運行推廣。
小型垃圾車。
目前,眉山城區投入運行的新型生活垃圾收集站有2個。1名管理員、2名操作員,3個人就可正常運行一個站點,極大地降低了管理運行成本。
付建偉介紹,從前期兩個站點運行情況看,工作人員和市民的反饋較好。下一步,將總結經驗,改變城區垃圾轉運模式,逐步對地庫進行改造,讓壓縮車進入地庫壓縮垃圾,直接轉運出去,可高效、快速的解決街面垃圾排隊、轉運不及時的情況。
2.垃圾壓縮中轉站
在這里,垃圾被集中壓縮轉運
10月27日10時40分,東坡區白虎灘社區生活垃圾收集站,這是一個傳統地坑垃圾收集站,附近的生活垃圾經環衛工人收集后,被運送至此收集運走。
現場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站點管護,垃圾坑被一層密封的厚塑料布覆蓋,等到需要傾倒垃圾時再揭開,收集站地面用水沖洗后,干凈整潔。
傳統的地坑式垃圾收集站。
“眉山城區有18個這樣的地坑式收集點。”市住建局環衛處處長鄒濤介紹,眉山城區的垃圾產生后,由散布在大街小巷的環衛工人清理收集,用小型環保收集車運送至收集站,收集一箱后,再用大型垃圾車轉運至垃圾壓縮中轉站。
為確保垃圾及時收集轉運,地庫清運采取定人定崗定路線的方式,嚴格作業要求,在安全駕駛的前提下,多拉快跑,將地庫垃圾轉運至下一環節——壓縮中轉站。
這些被壓縮過得垃圾將轉運焚燒。
11時,記者跟隨轉運線路,來到了位于東坡區松江鎮中壩新村的眉山市第二垃圾壓縮中轉站,從城區運送來的垃圾將在這里進行集中壓縮后轉運。
大型垃圾車正在傾倒垃圾。
現場,一輛輛大型垃圾車有序進入壓縮中轉站,根據指示,來到二樓的傾倒點,將垃圾倒入壓縮垃圾箱中。隨后,操作員立即對垃圾車進行沖洗,讓其干凈出場,以免在途中造成環境污染。
垃圾傾倒點背后是壓縮站的中控室,也就是整個站點的“中樞大腦”。中控室有兩位操作人員,他們通過操作平臺,指揮著壓縮站的各個環節。從中控室的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陸續有垃圾車進站傾倒垃圾至指定地點,有人在清掃站內的衛生。
中控室。
壓縮站自動化程度很高。只需人工操作幾個按鍵,原本松散的垃圾便被壓縮打包,然后進入鉤臂垃圾箱,再由鉤臂車轉運至下一垃圾處理環節。
鉤臂垃圾箱。
這個中轉站每天壓縮處理近300噸生活垃圾,中轉站每天有17輛鉤臂車負責轉運。眉山城區類似的垃圾壓縮中轉站共有2個,另外一個規模較小,“二壓”承擔大部分壓縮量。
壓縮中轉站作為垃圾處理的中間環節,作用至關重要,如何保障其時刻正常運轉呢?
鄒濤介紹,壓縮站設備定期維護保養,易損件做好備貨,出故障馬上搶修,保障垃圾進行及時壓縮。勾臂車采用人員定崗、定車模式,規定上班作業趟數,及時將垃圾轉運至,遇垃圾量暴增等突發情況,按照制定的應急預案,隨時保障垃圾清運。
3.垃圾環保發電廠
在這里,垃圾發電循環再生
“這里是垃圾處理廠嗎?沒有聞到垃圾的味道呢。”
10月27日12時15分,記者走進位于東坡區秦家鎮的中機眉山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桂花散發著陣陣清香。如果不是進進出出的密閉型垃圾車,很難知曉這是處理垃圾的廠區。
“這里就是垃圾實現變廢為寶的地方。”中機眉山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豆斌介紹,公司作為眉山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終端,所有運進的垃圾將在此轉化為電能,并入國家電網,產生的爐渣,則可進行綜合利用。
走進垃圾吊操作間,偌大的垃圾池透過隔離玻璃展現在眼前,半地下結構的垃圾池和正在工作的巨大抓斗吊車給人一種科幻現場的感覺。操作室內,操作員熟練操作著抓斗吊車,只見大鐵爪不斷地將垃圾抓至焚燒爐進料口。
垃圾吊操作間。
垃圾池分為堆料區、發酵區和投料區,垃圾在壓縮站壓縮處理后,被直接運送至廠區,倒入垃圾池,經過5—7天的發酵,再由抓斗吊車投到鍋爐里焚燒。爐膛內溫度始終保持在850℃以上,一般會達到1000℃,保證了二惡英等有毒有機氣體在高溫下完全分解燃燒,這些熱能為汽輪發電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個垃圾池的容量可以滿足15天垃圾堆積量。”豆斌介紹,站內垃圾池容量3萬噸,即使電廠不運行,也不會造成城區垃圾堆積。“發電廠運行至今,只遇到過一次電網檢修,時間也僅僅只有一天。”
垃圾環保發電對保護眉山環境、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發電站承接了全市“三區三縣”生活垃圾的處理,滿足了眉山天府新區、東坡區、彭山區、丹棱縣、青神縣、洪雅縣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
通過焚燒發電,垃圾可以減容90%,減量80%,真正做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理。目前,發電站日處理生活垃圾1500噸,年處理54.75萬噸,年發電量1.8億Kwh。
就這樣,眉山城區每天產生的垃圾華麗轉身,變成了具有重要價值的能源,變廢為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