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我對這一點體會很深,結合我的工作看,我覺得近10年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變化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一個縮影。”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環保機械協會固廢處理委員會主任徐海云告訴記者。
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由填埋為主轉變為焚燒發電為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在降碳減污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徐海云非常自豪。
根據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固廢排在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土地利用及其變化和林業之后。盡管固廢是一個小領域,能夠與上述四個方面并列,可見其在溫室氣體減排中的重要地位。固廢領域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的3%,這一領域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生活垃圾領域填埋場甲烷排放。
徐海云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取得巨大進步。一方面,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服務范圍不斷向鄉村延伸,為美麗中國建設夯實基礎;另一方面,生活垃圾處理結構不斷優化,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由填埋為主轉變為焚燒發電為主,減污降碳成效卓著。
據悉,2021年底,我國內地建成并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超過80萬噸/日,超過歐盟、美國與日本之和。未來幾年,我國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還將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地區將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低于美國和歐盟
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過程中的甲烷排放是廢棄物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廢棄物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0%-90%。
根據住建部城鄉建設統計年鑒的數據,我國生活垃圾填埋量從2017年開始下降,2020年焚燒處理量超過填埋處理量。2021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量下降到0.9億噸,焚燒處理量達到2.1億噸,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處理比例下降到原來的30%。
“對比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美國目前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比例是80%、歐盟是48%,我國顯然更低。2021年,我國內地人均生活垃圾填埋量約為64千克,約為歐盟的1/2,美國的1/6。按照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同一口徑比較,2021年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低于美國、歐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徐海云告訴記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