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一大早,湖北省建始縣景陽鎮后槽村黨支部書記彭安清打電話給外出務工多年的村民向應武:“你只管安心回來辦廠,電桿‘飛’過峽谷了,用電的問題不用擔心。”
后槽村是建始縣較為偏遠的村子之一。過去,由于供電半徑大,位于線路末端的部分村民小組存在低電壓問題。2000年以來,后槽村先后兩次改造升級電網,變壓器從3臺增加到8臺。
然而,受大功率家用電器不斷增多、務工人員返鄉等因素影響,后槽村春節期間用電“卡脖子”現象時有發生。“全村有200多名村民外出務工。每年春節前,務工人員陸續返鄉,用電量就會明顯增長。”建始縣供電公司景陽供電所所長胡啟平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20年12月底,建始縣供電公司決定改造為后槽村供電的10千伏陽六線偏坦支線。然而,物資運輸成了線路改造的難題。
偏坦支線途經伍家河峽谷,峽谷中建有伍家河電站。要將電網改造所需的物資運到位于峽谷上的施工作業點,最近的一條路需沿著伍家河電站的引水渠走800米。引水渠一邊是山,一邊是10米多高的陡坡。渠邊能供人行走的路僅80厘米寬。
20年前架設線路時,兩名供電員工一前一后抬著重約300斤的電桿還可以通過這段路。然而,此次改造所使用的12米電桿重約2000斤,需要12人合力抬運,左右各6人。這樣一來,80厘米寬的路面就過于狹窄了。
怎樣將改造所需的7根電桿運到施工點呢?這可難倒了胡啟平等人。
供電所副所長徐華軒建議,將吊車開到施工點對面的公路旁,用吊車將電桿吊到谷底,再用絞磨將電桿從谷底拉到施工點。吊車要穿過伍家河電站的閘閥室才能到達起運點,而閘閥室僅有2.9米高,最小的吊車高度也有3.5米,無法通行。
電桿太重需多人合作才能抬運,鐵塔的塔件卻可以單人運輸。供電所技術員常靜泉建議更改方案,將原定的建門型桿改為組立鐵塔,由施工人員將鐵塔的塔件分塊運到施工點再組立。但從勘查現場、設計方案、組立鐵塔到正式送電需要的時間較長。
經過反復勘查和論證后,胡啟平等人最終決定架設一條跨越峽谷的簡易索道,將電桿從施工點對面的公路上“空運”過來。
索道運輸,安全是前提。1月10日,施工隊長田軍等人在起運點裝了4個錨樁,在對面施工點裝了2個錨樁,用滑輪反復試驗。經過三天的努力,他們架設了一條近200米長的索道。
“準備起運啦!大家注意控制好速度!”1月18日, 在電桿起運點,田軍組織施工人員將電桿固定在索道上,反復檢查確認后,發出起運指令。電桿在索道的帶動下,緩緩“飛”向對面峽谷。
索道兩端分別有兩名施工人員,使用絞磨和拉繩控制電桿的運輸速度,防止電桿在終點撞上石頭。
“電桿通過索道運到對面峽谷后,再用絞磨拉上一段,就運到施工點了。”田軍說。2月5日,改造所需的電桿、電線、金具、水泥等物資全部運達施工現場。目前,工程已完成80%,施工人員正加緊施工。
返鄉創業青年江燕峰一直關注著線路的改造情況。他在后槽村一組建了一座果園。“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我總擔心冷庫電壓不足或者突然停電。線路改造好了,我們發展產業更有底氣。” 江燕峰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