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上,在福建漳平市南洋鎮梧溪村馥韻茶廠內,一股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村民李發金正在趕制當天采摘的120斤茶青。車間內燈火通明,滾筒殺青、揉捻、干燥等設備“隆隆”地轉動著。
南洋鎮現有水仙茶園3萬多畝,當地大部分村民的經濟收入都與茶葉有關。2012年之前,村民普遍采用柴火、炭火等炒制水仙茶。李發金是南洋鎮的水仙茶制作“高手”。傳統炒制與電氣化制茶,他都經歷過。
電力充足,茶葉成“金葉”
“用炭火炒茶,難以形成規模,品質也不穩定,之前水仙茶銷路一直打不開。”李發金說,2013年后,南洋鎮陸續出現了電炒茶設備。用電炒茶不僅省力省時,炒制出的水仙茶品質也更好。
當年4月,李發金也買來搖青機、揉捻機和干燥機,準備大干一場。但隨后,他就發現新買的機器用不上:“一到制茶季,家家戶戶都在制茶,村里用電太大太集中導致電壓低,制茶機器根本開不起來。”
漳平市供電公司了解村民的用電難題后,將南洋鎮列入農網改造范圍內,優先對南洋鎮制茶集中區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保障茶廠可靠用電。
2015年以來,漳平市供電公司又對35千伏南洋變電站開展技術改造,并為南洋鎮新增及更換變壓器98臺,改造低壓線路28千米,新增手拉手聯絡線路2處,解決南洋鎮低電壓問題,提高水仙茶制作用電可靠性。
2016年年底,李發金的馥韻茶廠生產線全部改用電氣化設備,茶葉產量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他還新建了一個茶葉加工廠,每年可產干茶1200斤。“現在電壓很穩,所有設備同時運轉都沒問題。”李發金說。
如今,南洋鎮已從貧困鎮變成了產茶大鎮。截至2020年年底,南洋鎮有茶企1200多家、茶葉種植戶2300多戶,當年茶葉銷售總額超5億元,人均年純收入1.28萬元。水仙茶葉成了當地村民的“金葉”。
服務優質,村民制茶安心
“喂,朱師傅嗎,我家茶廠突然停電了。我正在做茶,比較急,麻煩您過來看一下。”4月28日,漳平市供電公司南洋供電所片區經理朱麻昌灶接到梧溪村村民何福財的電話。在簡單詢問了現場情況后,朱麻昌灶推測是客戶的電能表出現故障。
到達茶廠后,朱麻昌灶和供電所技術員朱大煌發現電能表出線老化,接觸不良,導致電能表接線柱燒毀。他們為茶廠更換了電能表,茶廠恢復供電。“遇到用電問題,不管多晚,供電公司的搶修人員都會上門解決,我們只管安心制茶。”何福財說。
因為南洋鎮制茶作坊較多,南洋供電所按照地域和區塊配備了專門的值班人員。村民們白天采茶,晚上制茶。因此,供電員工更注重夜間應急搶修演練,以保障有呼必應,應必及時。
每到制茶季,南洋供電所員工會排查南洋鎮臺區負荷情況,查看專用線路和制茶設備,重點檢查季節性重載、過載設備,并開展負荷高峰時段的紅外測溫,保證制茶期間村民用電。
2020年的制茶高峰期間,南洋鎮沒有發生一起停電事件,更沒有村民反映電壓不足等用電問題。
電制茶成規模,水仙茶產業壯大
4月29日,茶葉種植戶王貴兵忙著為自家茶園鋤草。王貴兵曾是南洋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患病,全家人主要靠種植六畝水仙茶養家糊口。由于缺乏種植技術,他種的茶葉質量不高,每斤收購價只有20多元。2017年,在梧溪村村委會的幫助下,王貴兵種植水仙茶技術有了提高。
2018年4月,王貴兵買了兩臺制茶機器,開始嘗試用自家茶園產的茶葉制作水仙茶。但是,他家用的是單相電,不能滿足機械制茶需求。
南洋供電所了解王貴兵的家庭情況后,及時為他家接通了動力電。王貴兵制作水仙茶的效率有了保障,收入大幅提高。2020年,王貴兵順利脫貧,還蓋起了兩層小樓。
2018年以來,漳平市供電公司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投資1490萬元開展了兩次大規模農網改造升級。目前,南洋鎮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了動力電,農網戶均配變容量達到4.03千伏安。
“以前都是老一輩的人做茶,如今年輕人也加入制茶行列。南洋鎮水仙茶產業發展壯大了。”茶葉種植戶李坤仁說。
如今,南洋鎮政府還鼓勵茶企大力開發集茶葉采摘、加工,茶藝表演和旅游購茶為一體的特色茶莊園旅游、生態觀光游和休閑體驗游,讓茶園一年四季都能產生效益,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帶動更多村民增收。
供電公司主動作為,與地方政府配合默契,成就了南洋水仙茶產業的今天。
——南洋鎮鎮長呂子青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堅強的供電保障讓我們發展茶產業的底氣更足。
——南洋鎮梧溪村村委會主任鄧長安
可靠供電保障南洋鎮茶產業發展,讓我更有信心提高茶葉品質。
——南洋鎮茶葉種植戶張興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