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新疆喀什岳普湖艾西曼鎮加格達村村民達五提·阿卜來孜種植的棉花已經鉆過地膜,冒出了尖尖的小芽,長勢喜人。
4月23日,達五提·阿卜來孜家棉花地的機井曾經抽不上來水。正是春灌關鍵期,他剛拿起電話準備打給供電員工,就看見一輛黃色皮卡車駛向自家的棉花地。原來,喀什供電公司大數據平臺當天監測到達五提·阿卜來孜地里的專用變壓器電流異常,便立即派發工單,要求供電員工上門排查。
這樣高效的搶修,得益于喀什供電公司電力大數據產品的應用。從2020年開始,針對特色產業發展需求,該公司構建電力大數據模型,輔助政府決策,讓產業發展更有保障。
精準定位靶向治理
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4月10日12時30分,喀什供電公司城區供電中心東湖供電所員工艾米爾丁·艾米爾江、陳濤在阿克喀什鄉庫勒村處理客戶專用變壓器熔斷器B相斷開故障。“基于大數據開展的機井故障靶向治理太方便了,節省了大量查找故障的時間。”20分鐘前,陳濤接到了城區供電中心派發的工單:庫勒村棉花種植戶的專用變壓器B相電壓存在失壓情況,需要現場核實處理。像這樣的工單,年初以來,該公司已經派發了85個。
喀什出產的棉花占新疆棉花總產量的15%以上。但喀什的棉花種植地多在人煙稀少的戈壁邊緣,灌溉設備和供電線路多且位置偏遠。加上喀什棉花冬灌時間在12月、春灌時間在來年4月,灌溉設備和供電線路經歷了嚴寒,又一整個冬季都沒有運行,在春灌時極易出現故障。按照常規工作方式,一旦出現供電故障,需要當地供電所沿線排查故障點,在找到故障點后才能開展搶修工作。僅排查故障往往就要一個小時。
為了進一步縮短故障處理時間、保障灌溉供電可靠,2020年4月,喀什供電公司以電力大數據為基礎,建立棉花排灌用電模型,重點監測喀什區域內18327眼灌溉機井用能及變壓器負載、供電質量等情況,以此精準定位故障位置,靶向治理排灌設備、線路、變壓器隱患。
“這個模型以斷路器電壓、電流、容載比等大數據為依據,可以快速判斷機井線路、設備是否存在故障,故障點定位能力精確至單臺變壓器,大幅縮短了搶修時間。” 喀什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部主任趙麗介紹。年初至今,該公司通過模型及時發現并解決灌溉設備故障846處、線路故障79處。
“以前春灌,變壓器和設備容易出毛病,我少不了給供電所打電話。今年我沒打電話他們就上門了,以后春灌用電我更放心了。”達五提·阿卜來孜說。
“電力看棉紡”
服務企業用能決策
除了棉花灌溉,電力大數據的觸角還延伸至棉花加工及紡織等下游產業鏈。
“謝謝你們發現了我廠負荷不平衡的問題。”5月8日,英吉沙齊魯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布海麗切姆·艾海提說。當天,英吉沙縣供電公司員工拿著英吉沙齊魯紡織服裝有限公司一季度的大數據分析報告來到該廠,為客戶提出用能建議。
近年來,喀什地區重點打造紡織服裝勞動密集型產業區,服裝服飾加工廠等中小微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各類加工、紡織企業1925家。
為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今年4月份,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在喀什、阿克蘇和奎屯供電公司試點研發“電力看棉紡”大數據產品。5月7日,“電力看棉紡”大數據產品上線。
“電力看棉紡”大數據產品通過動態監測喀什棉紡企業客戶檔案、用電數據指標,建立棉紡行業數據分析模型,梳理分析紡織企業分布、產業結構、運營現狀,以圖表形式多維度展示喀什各地棉紡企業用能詳情、運營狀況、景氣度評估和信心指數評價結果,為棉紡企業用能生產和政府制訂紡織行業相關政策、研判行業經濟發展趨勢提供參考。目前,喀什地區的棉紡企業用能數據已全部接入該產品。
“根據企業用能數據,如電量、無功功率、負荷等,供電員工可以提出用電建議,棉紡企業據此優化生產時序,防止變壓器‘大馬拉小車’,幫助企業節省成本。” 趙麗介紹。
科學分析布局規劃
促進馕產業發展
5月1日,走進伽師縣新粵馕城有限責任公司,一股濃香撲鼻而來,一排排金黃色的油馕映入眼簾。
馕產業是“十四五”期間新疆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之一。隨著電能替代的持續推廣,喀什目前已有8個馕城和約5000個分散式電馕坑。
馕產業涉及食品生產銷售,目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合理規劃企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20年4月,喀什供電公司以區域內馕企業用能數據為基礎,開展大數據分析,根據馕企業電壓等級和地理位置,就喀什地區馕產業布局、產品結構、規?;洜I、延伸產業鏈等方面為政府提供決策輔助。
2020年10月,喀什供電公司和喀什地區馕產業辦公室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深化電力大數據在馕產業發展中的應用。“從數據來看不難發現,喀什區域內存在馕產業布局不合理,對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設研究謀劃不夠,與當地的鄉村旅游、文化經濟結合不緊密等問題。”當月的電馕坑用電監測分析報告中提到了產業發展規劃中的問題。
2020年,新粵馕城有限責任公司還擴建了150畝的采摘園和5個標準化日光溫室大棚,發展農業觀光旅游。今年,根據電力大數據分析報告給出的建議,喀什地區初具規模的馕產業園在馕產品精深加工、馕品牌打造方面持續深耕細作,融入鄉村旅游,促進產業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