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職工創新項目166個;培育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等39人;158項職工創新成果應用于工作中……一個個數據,是南方電網貴州都勻供電局“五小”創新“五步”服務工作法探索建立5年來結出的碩果。
2018年,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以“時時可以創新、處處需要創新、人人能夠創新”的文化理念,在都勻供電局探索建立健全創新制度、培養創新帶頭人、打造創新環境、做優創新服務、營造創新氛圍“五步”職工創新服務工作法,努力培養優秀基層創新團隊,積極帶動廣大職工投身小設計化痛點、小建議疏堵點、小革新強安全、小發明有實效、小創造“掙”效益“五小”創新創造工作,助力職工成長成才,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營造濃厚氛圍 激發創新動能
2020年7月,由舊庫房改造的都勻供電局職工創新基地——“眾智樓”正式落成,里面3D打印室、頭腦風暴室、圖書室……創新“硬件”一應俱全,熱衷于創新的職工,自此不再“蝸居”在僅1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而是有了自己的“眾創小樓”。目前,該基地累計孵化職工創新成果21項。
5年來,都勻供電局將職工“五小”創新項目經費作為固定支出,共計投入專項資金70多萬元,改善基層一線創新條件。
禹海林和同事在“眾智樓”開展技術創新探討。謝超宇攝
針對職工創新的“軟件”,在貴州電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都勻供電局積極建立健全各項工作體制機制,《職工“五小”創新工作管理辦法》《職工“五小”創新工作方案》……從頂層設計上引導鼓勵職工投身“五小”創新創造工作。
“有了‘硬+軟’的條件支撐,職工創新才能向‘深水區’邁進,更多‘千里馬’才能在創新創效路程中競相奔騰。”都勻供電局工會辦公室主任何剛表示。
此外,都勻供電局于2019年3月成立職工創新協會,設立變電、輸電、配電、信息、營銷5個分會,吸納69名技術技能專家、409位員工加入;建立22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其中11個縣級供電局創新工作室實現全覆蓋,持續營造創新氛圍,服務好基層創新。
截至今年3月,都勻供電局共計實施職工創新項目166個,獲得國家專利144個、各類創新獎項185項,形成了一批以“小規模、低成本、效果實”為特點的創新成果。
健全培養體系 打造人才隊伍
“這個問題,可以用萃智創新方法的思路去分析,找到解題的關鍵點……”近日,在都勻惠水供電局好花紅供電所的班所學習日上,針對電表誤接線導致作業效率低的問題,好花紅供電所副所長嚴博佳坭正和伙伴們熱烈探討。
2017年,嚴博佳坭還是一名普通的調度員,在“勞模工匠專家領銜+青年骨干負責”人才培養模式下,2020年,她加入了禹海林創新工作室,跟著師傅禹海林學習創新理論,參加各類創新項目、解題活動,在短短的6年時光里,成長為了“90后女所長”。
針對人才培養,都勻供電局著力打造“勞模”“工匠”“創客”3大創新帶頭人的“品牌效應”,建立完善“先進工作室傳幫帶”“勞模工匠領銜+青年骨干負責”等人才培養模式,有力加強對青年骨干的創新“一對一”傳幫帶,實現職業成長。
以史純清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史純清作為工作室領銜人,自2014年工作室成立以來,累計為貴州電網公司輸送電氣試驗技能人才132名、技術技能創新骨干32名、高級技師8名、技師21名。在他的指導培養下,徒弟禹海林帶領團隊在不到2年的時間取得3項創新成果,獲得9項國家專利、各類創新獎項32個。禹海林的徒弟嚴博佳坭,也將繼續緊跟師傅的腳步。
自2018年以來,都勻供電局累計輸出“雙高”人才、技術技能專家、技師、工程師等327人,培育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等39人。
理論用于實踐 助力企業發展
3月30日,在黔南州惠水縣外環路10千伏惠和I回線18號桿處,旋轉拉動手柄、舉起掛鉤、夾住導線……咔的一聲,僅15秒鐘,惠水供電局配電中心的羅世喜就使用“半自動接地掛鉤”完成了帶電掛接地線操作。相較于傳統的“螺旋式”掛鉤2分27秒的操作時長,工作效率提升了90%以上。
作為禹海林創新工作室創新的工具之一,“半自動接地掛鉤”于2019年運用在停電檢修工作中,可秒掛、秒拆,且任何角度連接都安全、可靠。目前,累計在惠水供電局使用984次,減少停電時間約1000小時。
禹海林和同事在“眾智樓”開展技術創新探討。謝超宇攝
“對于創新,簡單點說就是要解決問題。”何剛說表示,為切實把創新理論論證于實踐、用于實踐,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都勻供電局充分聚焦現場作業工器具改進及改良、現場作業設施改進等項目,對創新項目實行節點管控,積極協調職工在創新工作各環節中遇到的問題,幫助職工把創新成果進行提煉修正、推廣運用。
何剛介紹,都勻供電局還會對創新成果推廣應用進行跟蹤和定期評估,對效果顯著的創新成果擴大應用范圍,大力推動職工創新項目“量質齊升”。
5年來,都勻供電局半自動接地掛鉤、新型電表負荷接線箱等158項職工創新成果應用于工作中。其中,3項職工創新成果在省內完成轉化,預計產生經濟效益約75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建立更加科學系統的職工創新激勵及創新服務機制,鑄就職工創新‘大舞臺’,讓職工從‘要我創新’變為‘我要創新’。”貴州電網公司工會辦公室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嚴銀表示,強化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效協同推進,為公司一流企業建設提供科技、人才支撐。(龍定錦、段毅、羅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