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口主城區,一輛輛氫燃料公交車穿城而過,噪聲小、無尾氣、行駛平穩,成為市民出行首選。
這些公交車的“心臟”就出自張家口,其所需的能源也來自張家口。
張家口是唯一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已形成了集生產、制造、研發、儲運、應用、消費于一體完整的氫能產業鏈。到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2473.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開發應用獲國內外13項“第一”,建設成果被列入國務院《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如此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如何就地消納?
張家口決定“氫”裝上陣。
2017年9月,中國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大批量生產線在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投入運行;2018年,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上路運營,張家口在全國率先邁入氫能源公交時代;2019年12月,張家口獲批河北省氫能創業創新中心;2020年5月張家口出臺了全國首個《氫能產業安全監督和管理辦法》……完整的氫能產業鏈,使張家口成為了全國氫能發展領先城市。
“發展氫能產業的初衷是低碳環保,氫具有可儲存、與多種能源便捷轉換等優點,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氫氣主要有煤制氫、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三種來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是唯一一條符合初衷的發展路徑,零碳、綠色制氫代表了氫能產業發展的未來。”張家口市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項目總監孟曉敏說。
“這就是我們的數據監測中心,是國內首家氫能全產業鏈一體化數據平臺。我加入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工作已經3年了,見證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應用的飛速發展。”孟曉敏補充說。
孟曉敏還告訴記者,通過監控大屏可以看到張家口市制氫廠、加氫站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實時運行數據,通過實時監測各環節運行、生產過程,為張家口市政府優化氫能產業發展提供翔實的數據和政策建議。
張家口市交投殼牌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制氫廠,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氫氣供應企業之一。“我們這個項目設計規模為20兆瓦,產氫量4000立方米/小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期間,累計為張家口賽區的600多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供應綠氫97噸,約占張家口賽區氫能源供給總量的75%。”該公司運營總監陳舒明向記者介紹道。
目前,張家口已建成海珀爾、交投殼牌、河北建投沽源、河北建投崇禮制氫廠4家,制氫產能達17噸/天。
除了生產、制造、研發,在氫能的應用上,張家口也沒有放慢腳步。
張家口先行先試,積極推動氫能在交通領域示范應用,截至目前,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載客超7033萬人次,安全運行超2400萬公里,是國內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行數量最多、最穩定的城市之一;國內首款氫能源物流快遞車20輛已在下花園區、涿鹿縣投入運行,計劃前期示范運行達300輛,打造國內首個“氫進萬家”的示范場景。
走進創壩加氫站,可以看到不時有氫燃料電池汽車前來“補給能量”。為保障氫燃料電池車輛正常運營,全市已建成9個加氫站。
“我們加氫站是三級加氫站,場站占地面積為6900平方米,配有2座獨立加氫撬、2座氫氣長管拖車固定車位,加注能力為1000千克/12小時,每日可滿足150輛次氫燃料電池大巴車的加注。公交車加注的是綠氫,排出的是水,在整個加注過程中無碳排放、零污染,可以說非常‘綠色’。”創壩加氫站站長王利兵告訴記者。
張家口還將以氫能為載體,實現在電力、熱力、液體燃料等各種能源品種之間的跨能源網絡協同優化,逐步將應用領域拓展至綠色化工、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等領域。
今年以來,張家口更是把風電、光電等優質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大力新上可再生能源項目,力爭到203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為氫能驅動未來奠定能源基礎。( 蘇曉瑞 章紫薇 楊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