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從蜀道集團傳來消息,該集團正與西南交大、成都市郫都區政府商討,在氫能產業化、人工智能應用、軌道交通建設等領域強化合作。這是近期“氫能產業化”第五次出現在該集團高層調研、走訪和集團工作部署中。
多種跡象表明,以交通建設為主業的蜀道集團,正在氫能產業這一全新賽道上加快布局。
應勢而動
打造綠氫示范應用標桿
多位消息人士指出,蜀道集團此番布局早已啟動。作為四川首家進入世界500強并連續兩年入圍的省屬國有企業,截至2023年底,蜀道集團資產總額超1.34萬億元,實現年營業收入超2660億元,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省級交通企業“第一方陣”。近年來,蜀道集團以“兩個轉型、三個創新”為主線,加快形成“交通+”產業生態。落子氫能產業,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從全省來看,發展氫能產業,是四川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先手棋”。日前召開的全省研究進一步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及推廣應用工作會議明確,要持續強化應用場景牽引,加快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搶占氫能發展制高點。
應勢而動,蜀道集團連續兩次召開綠氫產業發展專題會,并于4月25日成立集團氫能產業發展推進工作小組,提出發力“裝備+應用場景”,推動綠氫全產業鏈發展。集團高層明確表示,要抓住機遇,把綠氫產業打造為新賽道。
從蜀道集團自身來看,布局氫能產業早有安排。在2015年,蜀道集團旗下多家企業就已前瞻性布局氫能產業。其中,蜀道裝備、蜀道清潔能源、蜀道新能源3家下屬企業更是深耕氫能業務,業務范圍涵蓋制氫裝備、液氫儲罐、加氫站設備、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等多個領域。
其中,蜀道裝備于2017年立項開展氫氣液化關鍵裝備研發,并完成大規模氫氣液化工藝及核心裝備研發,獲得多項專利授權。其技術指標優于國內同類廠商、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制氫、儲氫、運輸裝備研發制造上具有核心競爭力。
近期,蜀道集團進一步部署氫能推廣應用,提出加強科技創新,以技術應用、場景應用為重點,打造綠氫示范應用標桿,力爭到2027年氫能產業規模達100億元。這意味著,蜀道集團的氫能產業布局實現氫能“制—儲—運—加—用”全鏈條覆蓋。
強化合作
瞄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從蜀道集團公開的應用示范項目來看,覆蓋了多個應用場景,包括在國道318線、成安渝高速公路上設置制氫加氫一體站;在智軌、內燃機車等軌道交通車輛上試驗搭載氫能燃料動力;在甘孜州、阿壩州等高原高海拔地區,建供熱、供氧、加氫一體化的綜合能源供給站。
記者注意到,在強大產業鏈支撐下,蜀道集團這些應用場景可實現閉環式、大規模應用。
比如,圍繞正在建設的成安渝高速公路簡陽服務區加氫站,蜀道集團計劃,同步投放上百臺氫能源49噸重卡和10噸輕卡,并與物流企業合作,通過推動物流運輸,讓重卡上路跑起來。
建設高原綜合能源供給站,其原理是利用電解水制氫,過程中會產生熱能、氧氣,為此蜀道集團研發出可實現“三供”的成套設備。更重要的是,制氫使用的電由蜀道集團自有的清潔能源轉化而來。此前蜀道集團探索交通與能源共建共享新模式,通過項目建設,在阿壩、甘孜、涼山、攀枝花等市州換取水電、風電、光伏資源,擁有超3000萬千瓦權益裝機的清潔能源產業規模。這些綠電無法全部上網,棄光、棄電較多,通過發展氫能產業,余電可就地轉換低成本制氫。
蜀道集團在打造自身綠氫全產業鏈的同時,強化全產業鏈合作。4月底,蜀道集團和成都市青白江區政府、重汽成商、東方電氣、中材科技等達成共識,將分別在氫能重卡、氫能電池、氫能儲罐等方面加強合作。此次和西南交大、成都市郫都區政府合作,瞄準的則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聯合生態鏈上下游,形成產業發展聯盟。”蜀道集團總經理張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通過組團結盟,統籌協調各方優勢資源和力量,共同做大市場蛋糕,聚力領跑氫能產業。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眉靈 吳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