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徐強
本網訊(向珊)倏地一聲,無人機在江西萬安縣韶口鄉025鄉道騰空而起。10秒后,記者從屏幕上看清了眼前這座水庫的全貌——Y字形水體,如同三只觸角伸向青山之間,水面澄澈如鏡。
▲ 航拍送瘟神水庫 本文攝影:徐強
年近六旬的韶口鄉韶口村委會主任郭明,在水庫邊生活了大半輩子。他知道,再過兩個月,水面會漂浮一排排光伏“藍板板”——三峽集團要在水庫建光伏電站,水下養魚、水上發電。
水庫的名字令人難忘——送瘟神水庫。
▲ 送瘟神水庫全貌
“真是‘兇地’變‘福地’啊!”親歷了水庫變遷幾十載,郭明娓娓道來。
新中國成立初期,血吸蟲病曾在南方流行,江西是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江西余江縣響應黨中央“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經過兩年艱苦奮斗,消滅了血吸蟲病。1958年6月30日,毛澤東同志得知這一消息,欣然命筆,寫下《送瘟神》不朽詩篇。在“送瘟神”精神的鼓舞下,江西全省掀起了防治血吸蟲病的熱潮,萬安縣韶口鄉就是其一。
“當年這里是一大片沼澤,是血吸蟲的聚集地。”郭明指著水庫回憶,“最有效的除蟲辦法是土埋水淹,村里公社就發動老表們修水壩,都是人工挖砂石,再靠肩膀一擔擔挑過來。”
筑壩蓄水,根除了血吸蟲,老鄉們歡欣鼓舞,“送瘟神水庫”因此得名。
昔日水洼變平湖,山澗溪流匯入這片600畝水域,灌溉了農田,涵養了漁業,滋潤了“魚米之鄉”的歲歲年年。此后,它還將孕育一片綠色能源基地。
▲ 澄明如鏡的送瘟神水庫,即將建設漁光互補項目。
“我們在送瘟神水庫規劃了506畝的漁光互補項目,水面采用漂浮形式光伏發電,水下進行漁業養殖。光伏板可遮陽,減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抑制藻類繁殖,提升水質,還能減少水分蒸發,為魚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三峽能源萬安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鑫說,“這樣一來,閑置的水面就能產生持續收益,幫助農民增收。”
據了解,送瘟神水庫是三峽能源萬安100MW光伏扶貧項目進展最快的地塊,已于4月底開工。
在萬安縣韶口鄉,三峽集團規劃的100MW光伏項目總用地面積1700畝,包括漁光、農光互補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及配套并網設施,采用“一種資源,兩種產業”的集約發展模式,實現魚電、農電“豐收”,鞏固萬安縣脫貧攻堅成果,首期項目計劃在6月30日并網發電。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鄉村要振興,必須得有產業支持。”萬安縣韶口鄉人大主席鄧沖說,“光伏項目能拉動就業,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土地附加值,還具備發展旅游業和高效農業的潛力,來得正當其時啊!”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望向這片即將帶領老鄉致富的“福地”,郭明再一次吟誦起毛主席的詩篇,鏗鏘有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