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就是凈零排放,是指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與大自然吸收的溫室氣體相平衡,目的是維持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相對平衡,溫升不再發生變化。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嚴峻挑戰,除中國外,歐盟、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紛紛設置碳中和目標實現時間表,一場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潮正在形成。
近年來,法國政府越來越意識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嚴重性和極大危害性,對生態環保、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給予特殊關注。2020年4月,法國頒布法令通過“國家低碳戰略”,設定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除改變本國發展模式外,法國還展開“綠色外交”攻勢:主辦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力促歐盟履行更多氣候減排承諾,以及主導國際氣候談判等,爭取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生態先鋒”角色。
節能減排法令先行
法國政府2015年首次提出“國家低碳戰略”,正式建立碳預算制度。該戰略在2018-2019年得以修訂,調整了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從原來比1990年減少75%,改為“碳中和”目標。2020年4月21日,法國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通過該預算。
與“國家低碳戰略”相輔相成的是法國在2015年8月通過的《綠色增長能源轉型法》,依法構建了法國國內綠色增長與能源轉型的時間表。此外,法國政府在過去幾年還制定并實施了《多年能源規劃》(PPE)、《法國國家空氣污染物減排規劃綱要》等,為實現節能減排、促進綠色增長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按照法國總統馬克龍2019年參加全國大辯論的建議,由150名隨機選中的法國公民組成的《公民氣候公約》委員會于當年10月成立。根據該委員會成員提出的草案,法國政府將于2021年1月底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將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暖等概念寫入憲法。
法國跨行業空氣污染研究技術中心2020年6月發布公報說,法國2018年(4.4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和2019年(4.4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自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特別是2018年較前一年下降4.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法國的碳排放量仍會保持下降趨勢,但這與低碳目標還“相距甚遠”。
盡管法國在綠色增長和節能減排問題上目標明確、雄心勃勃,但馬克龍在2017年舉行的聯合國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上也表示,歐盟各成員國在落實減排措施和保障氣候資金方面需要克服諸多困難,能源轉型并非易事。
能源轉型急需資金
資源匱乏,在歐盟一直是煤炭的主要進口國之一。法國生態轉型部2020年1月宣布,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法國的最后四個燃煤發電站將于2022年前全部關閉。
不難發現,法國政府的舉措將導致短期內該國對可再生能源需求驟升,對能源基礎設施、資金投入等方面造成較大壓力。法國政府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由,2018年宣布上調燃油稅,原定2019年1月1日再次上調,引發了曠日持久的“黃背心”運動。
當前,新冠疫情致法國經濟復蘇乏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急需大量資金支持。盡管法國政府從立法層面采取措施激勵各類主體參與國家綠色增長和能源轉型,但仍面臨妥善解決煤電和核電行業新增失業、強化企業發展可再生能源意愿、改變居民用電習慣等諸多挑戰。
打造“綠色軟實力”
目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的挑戰日益嚴峻,生態環保問題業已變成國際性的政治熱點話題。由于涉及各國的根本利益,圍繞環保問題的較量可能直接影響到大國關系和政治格局的演變。法國試圖通過內部和外部努力建成一個“環保大國”,雄厚的生態文明實力將成為法國新的軟實力。
早在2008年,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全力推動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盡早達成共識,2008年12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上,歐盟達成《氣候行動和可再生能源一攬子計劃》;此后,法國還在非洲和拉美地區著力開展“綠色外交”,通過提供資金等方式幫助區域內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在法國巴黎舉行,法國在簽署《巴黎協定》過程中發揮了引領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