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交投中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碳科技)與杜爾氣體裝備(常州)有限公司就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簽約,雙方將進一步拓寬在分布式光伏項目合作上的廣度。
作為浙江交通集團第一個“雙碳”領域的環境科技公司,近年來,中碳科技圍繞高速公路配套服務展開主營業務,布局高速公路“雙碳”數字化業務,開展交通“雙碳”數字管理平臺、LNG加氣站、分布式光伏、充電站、儲能等業務的投資、建設及運營服務,逐步形成“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光伏、儲能、充電樁+延伸業務”的“1+3+X”業務布局。
靖居口隧道光伏項目 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利用存量資源加快布局光伏產業
一排排整齊的光伏板,在春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與不遠處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形成了一幅路景融合的畫卷。這是中碳科技利用閑置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改建成的銀嶺關光伏電站項目,裝機容量1850千瓦,年均發電量374萬千瓦時。
近年來,中碳科技積極調整業務發展結構,以交能融合與節能減排為導向,大力發展光伏電站等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并合理利用服務區、收費站、隧道口、養護基地等存量資源布設分布式光伏項目,增加綠色能源供給。
目前,該公司分布式光伏項目遍及浙江、江蘇、上海、安徽等省份的30多個地市,同時承接浙江麗水龍泉市、山西長治市潞城區等光伏“整縣推進”項目。截至2023年年底,中碳科技已累計建成并網光伏電站502兆瓦,2023年全年發電量2.58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71萬噸。
探索“源網荷儲”聯動打造低碳服務區
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促進新技術創新應用,探索光伏、儲能、充電樁等互通互聯應用的號召,中碳科技投資建設了杭州繞城西復線富陽服務區“光儲充”一體化電站項目,并于2023年7月接通試運行。該項目通過電力電子轉換技術將光伏、儲能、充電樁等元素協同整合,組成小型的“電源、電網、負荷、儲能”(即“源網荷儲”)微電網系統,在實現部分電力自產自用、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時,通過儲能動態擴容緩解“快充”和“超充”服務帶來的配電容量問題。
近年來,中碳科技積極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策略研究與系統研發,著力改善充電樁等負荷供能網與服務區供能網相互獨立現狀,實現用能終端與能源供給的柔性調節。
據悉,綜合“源、網、荷、儲”四個方面,中碳科技整合應用光伏、儲能、充電樁、綠電供應、清潔制熱等多種能源技術,助推高速公路低碳服務區示范建設。目前,參與建設的永康、長興、南潯服務區獲評浙江省第一批高速公路低碳服務區,江山、永康服務區獲得上海能源交易所授予的2022年度“碳中和證書”。
長興低碳服務區 浙江交通集團供圖
“后續,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探索適合‘光儲充’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場所,結合大型集中式快充站、工商業園區、商用住宅等終端的多元用能需求,因地制宜開展儲能電站項目開發,重點拓展‘源網荷儲’一體化供能與節能服務,以場景定制化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輸出綜合能源管理服務。”中碳科技董事長楊棟表示。
搭建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多元融合融通
為實現高速公路節能運行智能化、監測預警實時化、運維服務高效化,2021年,中碳科技主導開發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平臺,推動國內首段雙碳數字化能源管理高速公路上線。截至目前,通過杭金衢高速公路蕭山東收費站至諸暨收費站路段的能源數字化管理物聯設備改造,集成物聯網數據采集網關、大數據云監測、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綜合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可對該路段60公里范圍內的服務區、管理中心、收費站、隧道等場景,實現能耗的精準監測、能源的實時監控和智慧配電運維。
“我們計劃通過建立并集成包括光伏、儲能、充電樁等系統子平臺,將高速公路的所有能源場景納入平臺監測范圍,提升高速公路整體用能的安全性、經濟性與綠色屬性,發展‘數字化+交通+雙碳’的多元融合模式。”楊棟介紹,隨著業務的發展,中碳科技將不斷完善平臺功能開發,打通“源網荷儲”智能調度,集合平臺功能和多種能源技術,實現交通領域的數智控碳,并拓展應用場景向社會工商業延伸,推動綜合能源管理價值輸出最大化。(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朱蕾蕾 孫曄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