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綠色國網”與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一體化運營團隊雙周例會上,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國網綠色能源有限公司運營團隊分析了兩級平臺應用數據集成情況,總結了綜合能效診斷報告的推送成果,通報了平臺近兩周的運營數據。
“8月23至29日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綠色國網’網頁端和移動端合計日平均訪問次數突破9萬,日平均活躍用戶和日新增注冊用戶雙雙破千。數據分析顯示,客戶對樓宇用能優化、綜合能效診斷報告、規劃設計仿真軟件3個功能模塊關注度較高。”運營人員靳京說。
“綠色國網”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互聯網統一入口,匯聚了綜合能源服務產業資源,可通過生態體系建設以及廣泛的企業協作,構建起共建、共享、共贏的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級生態體系。平臺廣泛匯聚行業內的數據、應用、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等資源,助力企業提升能效、節能降碳。
樓宇用能優化服務讓能效管理可視化、智能化
8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一大早,“綠色國網”移動端的樓宇用能優化專欄更新了樓宇用能優化的典型案例。該專欄當日點擊量較平時提高了30%。
今年年初,國網綜能服務集團所屬國網(北京)綜合能源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樓宇用能優化團隊基于客戶側用能控制系統和人工智能運行管控算法,集成“綠色國網”和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兩級應用,研發了樓宇用能優化管理模塊,為客戶提供了可視化、智能化的能效管理服務。
7月1日,福建泉州濱海醫院用能優化項目系統運維人員張若思收到“綠色國網”推送的傳感器異常告警。他馬上登錄平臺,進入樓宇用能優化管理模塊,查閱告警信息并迅速排查故障,消除隱患。
“自6月份樓宇用能優化管理模塊上線以來,‘綠色國網’幫助醫院實時監控中央空調冷機的用能情況,保障了設備安全穩定運行,不僅實現了節能降耗,還提升了用能管理的工作效率。”張若思說。
綜合能效診斷報告讓企業了解用能情況、節能空間
8月27日,重慶鋼鐵研究所有限公司經理熊安君收到“綠色國網”推送的綜合能效診斷報告。報告從用能總覽、清潔用能、經濟用能、智慧用能等維度分析了重慶鋼鐵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用能情況。“這份診斷報告讓我能清晰、直觀地掌握企業用能情況和節能空間,非常實用。”熊安君在“綠色國網”客戶端留言。
今年8月,“綠色國網”聚焦企業能效提升,依托客戶用能數據,上線了綜合能效診斷報告推送服務,并免費向企業推送。截至9月1日,平臺累計生成報告25.77萬份,推送范圍覆蓋山東、江蘇、河北等16個省份。
“綠色國網”與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兩級協同,基于客戶用能數據、客戶側用能控制系統采集數據、業務服務數據等,為企業提供綜合能效診斷報告。
企業在“綠色國網”注冊并綁定電力戶號后,即可在首頁的企業用能板塊看到企業專屬的綜合能效診斷報告。企業不僅能夠清晰了解自身用能情況和潛在節能空間,還能獲取“綠色國網”采用智能匹配算法推送的用能建議和服務資源。此外,企業還可以針對報告質量和服務質量給予評價、建議,促進報告內容提升優化。
“依托報告,平臺精準分析企業在綜合能效、多能供應、清潔能源和新興用能等領域潛在的綜合能源服務需求,并為企業推薦平臺匯聚的服務商、方案、案例、產品和服務,幫助企業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平臺建設運營管控負責人張涵介紹道。
規劃設計仿真軟件讓能效提升更專業更智能
8月27日下午,四川內江某客戶通過“綠色國網”平臺的仿真規劃軟件測算了分布式光伏的投資收益,并向平臺咨詢了備案、建設、運維等問題。“綠色國網”客戶服務團隊幫助該客戶與內江供電公司建立了溝通渠道,并推薦了平臺內3家服務商與其進行需求對接。
截至9月1日,“綠色國網”依托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上線了4款規劃設計仿真軟件,并通過平臺提供免費試用。
規劃設計仿真軟件自去年11月上線以來,為工業企業、商業綜合體、醫院學校、農業農村等8大類客戶提供了包括綜合能效、多能供應、清潔能源、新興用能4大重點領域的近萬次服務。
“規劃設計仿真系列軟件主要面向綜合能源服務項目前期評估規劃階段,為綜合能源服務商和企業提供能源資源分析、冷熱電負荷分析、能源系統設計與設備選型、能源系統運行優化、經濟評估分析、規劃報告等服務。”“綠色國網”產品研發負責人馬勝奎解釋說,該系列軟件可實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地源熱泵等分布式能源站宏觀選址選型和冷熱電多能供應系統、儲能系統的設備選型定容,支撐學校、醫院、企業、商業綜合體、園區等多個典型用能場景下的綜合能源服務項目的經濟性評價、可行性分析及項目初設方案。
目前,“綠色國網”已與國家電網經營區的16家省級智慧能源服務平臺集成貫通,實現綜合能效診斷報告推送功能全覆蓋,平臺注冊用戶數突破2萬,累計發布引流資源6300項,資源匯聚初具規模。“綠色國網”正持續優化平臺功能,全面推廣綜合能效診斷報告,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綜合能源服務。
(國網綜能服務集團供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