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之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今年迅速升溫。
6月25日,每年15萬噸碳捕集與封存示范項目在國能錦界公司通過168小時試運行,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燃煤電廠燃燒后二氧化碳捕集與驅油封存全流程示范項目。
7月5日,中國石化宣布啟動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建設。該項目包括齊魯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勝利油田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兩部分。
8月28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將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儲層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萬噸。
CCUS升溫背后是政策驅動。“開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重大項目示范”寫入了“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推進規?;疾都门c封存技術研發、示范和產業化應用,并且明確提出將加大對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項目的支持力度。由此,過去10多年作為戰略技術儲備的CCUS即將進入大規模示范階段。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發布的《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分析,從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減排需求來看,依照現在的技術發展預測,2050年和2060年,需要通過CCUS技術實現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分別為6億至14億噸和10億至18億噸。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投運或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約為40個,捕集二氧化碳能力為每年300萬噸,多以石油、煤化工、電力行業小規模的捕集驅油示范為主,行業發展處于初期示范階段。
“相比國外,我國的CCUS項目起步較晚,而且項目運行成本太高,經濟性不明確?!敝袊鴩H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說。有研究測算,不包括運輸和封存成本,國外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約為11美元/噸至57美元/噸,而我國當前的低濃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為300元/噸至900元/噸。此外,捕集后提純得到的二氧化碳產品的應用范圍較窄,也限制了其產業化應用。
可以說,短期CCUS行業從示范走向大規模應用面臨較大挑戰,但有專家指出,未來10年到15年是培育產業能力的窗口期。
《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預測,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國CCUS技術成本未來有較大下降空間。預期到2030年,我國全流程CCUS(按250千米運輸計)技術成本為310元/噸至770元/噸二氧化碳,到2060年將逐步降至140元/噸至410元/噸二氧化碳。
上述報告建議,為促進我國CCUS技術發展,更好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應明確面向碳中和目標的CCUS技術發展路徑,完善政策支持與標準規范體系。同時,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展大規模示范與產業化集群建設;提高全鏈條技術單元之間的兼容與集成優化,加快突破大規模全流程示范的相關技術瓶頸,促進產業集群建設。
(原載《經濟日報》2021年12月20日6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