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等省市領導及協鑫集團董事朱共山見證下,協鑫集成與肥東縣人民政府簽署協鑫60GW組件及配套項目產業基地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當晚,協鑫集成發布公告稱該項目計劃于2020年建設一期15GW,協鑫集成董事長羅鑫表示項目預計將于4、5月份開工,并于年內實現達產。
加上現有的組件產能,2020年協鑫集成組件總產能有望突破20GW,進入行業前三位。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協鑫集成新產能有望趕上疫情結束后的市場爆發性增長需求。由于全球光伏競價、平價上網,光伏電站建造成本持續下降,全球光伏裝機將在三年到五年內達到200GW。而協鑫大規模集約化的新產能,在設備成本、供應鏈配套、技術先進性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合肥區域的光伏產業鏈配套及便捷的物流或是協鑫集成60GW項目落戶合肥的主要考慮因素”,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隨著光伏電池組件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各大企業技術差距越來越小,產品競爭力已聚焦在成本的控制上,上游材料及產品的進出物流成本在組件成本中占比也越來越大。協鑫集成董事長羅鑫此前對媒體表示,預計到2021年年底,整個安徽省將有120-140GW鋼化玻璃的產能。同時還有上游的EVA、電池、鋁邊框等全產業鏈配套。以合肥為中心150公里之內,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光伏布局的產業鏈。此外在物流方面,合肥有直達寧波港,上海港的通陸運和鐵路專線;在長江航運方面,有蕪湖港和南京港,而且協鑫集成新組件工廠幾公里范圍內已配套有內河航運碼頭。“預計全成本優勢將在2分至3分錢每瓦,對應60GW的產能,其降本收益將在10億元以上”,分析人士表示。
此外,公告稱,合肥組件項目將主要定位于“210mm”新型組件產品,并全面兼容 “210 mm”以下尺寸,以兼顧現有產品并填補未來大尺寸產品供應缺口,并通過智能自動化、大數據支撐、規模優勢、單一環節專業化等,提升生產效率及制程兼容性,進行大數據采集及管理,降低生產制造成本,提升產品工藝品質;同時,借助合肥當地的政策優勢與區位優勢,利用超大規模化帶動相關配套產業鏈集群化,形成虹吸效應,打造全球光伏制造中心,降低組件制造環節的綜合成本,形成核心競爭力。
“目前全國各地復工形勢良好,協鑫集成60GW組件項目簽約,也標志著一期開工籌備工作倒計時的開始。”羅鑫說,“首先,資金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好籌劃,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自有資金,包括部分存量資產優化資金等;二是政府引導資金;三是社會資金,包括供應鏈配套商等共同投入資金;四是供應鏈金融,已經與安徽當地金融機構進行接洽,當地多家銀行擬牽頭成立銀團貸款,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整體來看,協鑫集成對項目資金保障是有把握的,按計劃一期部分產能將于今年投產。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總投資額并不是要一次性拿出這么多資金,組件工廠的運營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及流動資金保障,預計一期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在25億元左右,通過政府產業引導基金、金融機構貸款以及上市公司自有資金完全有能力完成投資。
近期,光伏產業政策利好不斷,財政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20〕6號),開展前七批目錄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的申報工作。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平臺發布《關于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申報與審核工作有關要求的公告》,公布了補貼目錄申報的細節。據此,第八批國補有望在下半年陸續到位,屆時協鑫集成控股股東協鑫集團流動性壓力將得到極大的緩解,據早前報導,協鑫集團未到位光伏電站補貼規模或達百億之巨,若第八批國補能在2020年及時到位,無疑將對協鑫集團構成最實質的利好。此外,協鑫集成前期因債權優化被動持有約400MW電站項目,隨著補貼款的到位,對其流動資金改善及電站出售將有很大幫助。流動性的改善,有利于協鑫更聚焦于集約化智能制造領域,有助于加快60GW組件工廠的建設周期。
當前,全球范圍內包括歐洲、南美、東南亞等在內的海外組件主要需求地區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組件出口下滑明顯,分析師表示,組件需求只是受疫情影響而暫停,待疫情恢復后需求將持續增長。協鑫集成此時進行產能建設恰逢其時,預計本輪新產線投產后,部分中小型代工產能因缺乏成本優勢會被逐漸取代,龍頭企業的價值也將再度凸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