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下發《光伏幫扶電站收益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村級光伏幫扶電站的收益分配方式進行了明確。
《辦法》規定,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收益主要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繼續支持用于脫貧戶(含監測對象)等困難群眾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和獎勵補助的同時,支持用于發展帶動脫貧群眾就業較多、持續增收的產業,以及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建設規劃項目。其中,用于公益崗位時不限制比例,在公益崗位滿足聘用脫貧戶的基礎上,可就地就近選聘收入較低的農牧戶參加。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收益不得用于嘎查村委會人員工資補助和辦公支出、購買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修建樓堂館所、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償還債務、設立基金和墊資等;不得坐收坐支、白條抵賬、公款私存和私設小金庫;不允許將光伏幫扶收益以簡單分錢形式分配。
全文如下:
內蒙古自治區村級光伏幫扶電站 收益使用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過渡期內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收益使用管理,根據《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村級光伏扶貧 電站收益分配管理辦法>的通知》(國開辦發〔2017〕61 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鄉村振興局 中央農辦 財政部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函〔2021〕51 號)等文件精神及農業農村部有關要求,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收益(以下簡稱光伏幫扶收益)是指已列入光伏扶貧項目補貼目錄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發電收益,扣除征占土地(林地)費用、場地租金、各類稅費保險、運營運維等費用后的金額。
第三條
光伏幫扶收益形成嘎查村集體經濟,主要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繼續支持用于脫貧戶(含監測對象,下同)等困難群眾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和獎勵補助的同時,優化完善光伏幫扶收益分配范圍,支持用于發展帶動脫貧群眾就業較多、持續增收的產業,支持用于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建設規劃項目。光伏幫扶收益資金用于公益崗位不限制比例,各地可結合光伏幫扶收益確權嘎查村實際,在公益崗位滿足聘用脫貧戶的基礎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就地就近選聘收入較低的農牧戶參加。光伏幫扶收益資金不得用于:嘎查村委會人員工資補助和辦公支出、購買交通工具及通訊設備、修建樓堂館所、各種獎金津貼和福利補助、償還債務、設立基金和墊資等。光伏幫扶收益資金不得坐收坐支、白條抵賬、公款私存和私設小金庫。不允許將光伏幫扶收益資金以簡單分錢形式分配。
第四條
光伏幫扶收益確權嘎查村應當按照“四議兩公開”民主議事程序,每年制定光伏幫扶收益使用計劃,組織開展項目推選、申報工作,經蘇木鄉鎮審核后報旗縣(市、區)鄉村振興部門備案。具體項目在蘇木鄉鎮監督指導下,由嘎查村負責組織實施。
第五條
項目完工后需由蘇木鄉鎮組織嘎查村進行竣工驗收。村級微小型公益項目可按照村民民主議事方式直接委托村級組織自建自營。項目嘎查村要按照村建、村管、村用的原則,健全項目長效管護機制,確保項目穩定運行、持續發揮效益。
第六條
各地可結合實際,明確公益崗位、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獎勵補助、產業發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實施管理流程、資金支出流程和檔案管理要求等,做到從項目準備、啟動實施到竣工驗收形成閉環。實行報賬制項目,要按照實施項目類別,細化項目報賬流程,按規定履行報賬程序。嘎查村應建立光伏幫扶收益臺賬,規范資金使用。
第七條
旗縣(市、區)鄉村振興部門負責將光伏幫扶收益使用分配信息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信息系統,實行動態監測,建立工作調度機制,加強統計分析等工作,真實反映確權嘎查村收益和使用情況。
第八條
光伏幫扶收益實行績效管理。每年由旗縣(市、區)鄉村振興部門牽頭,組織農牧、財政、發展改革(能源)等部門對收益資金分配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在旗縣(市、區)評價基礎上,各盟市年底對旗縣(市、區)光伏幫扶收益分配使用管理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綜合性績效評價。每年 3 月底,盟市鄉村振興部門將本盟市上一年度光伏幫扶收益資金績效評價結果報自治區鄉村振興局,自治區適時開展抽查。
績效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光伏幫扶收益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制定情況,資金撥付、系統錄入情況,項目實施管理、資金使用效益情況,信息公開、公示公告制度落實、檔案管理、違紀違規等方面的情況。
第九條
光伏幫扶收益使用嚴格按規定落實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對不按規定使用光伏幫扶收益、貪占挪用等違紀違法行為,有關部門依法嚴肅查處并追究責任。
第十條
各盟市、旗縣(市、區)鄉村振興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光伏幫扶收益使用管理實施細則。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內蒙古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收益分配 管理辦法>的通知》(內扶辦發〔2018〕123 號)同時廢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