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多家光伏公司頻傳捷報,受益于硅料價格下行和行業成本下降,疊加光伏行業市場需求旺盛,多家光伏公司營收實現大幅增長。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光伏市場規模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新增裝機量持續增加。多家光伏企業也紛紛加碼開始擴產。隨著成本降低,擴產潮來襲,行業也將迎來一輪更加激烈的競爭。
上半年多家光伏公司成績亮眼
2022年全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55%,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
今年7月,協鑫集成發布公告稱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倍增,預計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3億元至58.7億元,同比增長89.35%至109.72%;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160.57%至219.89%;扣非后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277.17%至305.14%。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協鑫集成表示公司連續中標入圍國央企組件采購項目,訂單充足,組件銷售量和營業收入同步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有較大提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作用。
緊跟著,鈞達股份也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9億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230%至300%;晶澳科技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42億元至49億元,同比增長146.8%至187.95%,扣非凈利潤45.6億元至52.6億元,同比增長179.3%至222.2%。
其中,增長最快的還屬億晶光電,預計凈利預增超10倍。億晶光電表示,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2.8億元到3.2億元,同比增加1086%到1255%。“光伏一哥”隆基綠能,今年也實現“開門紅”,一季度實現營收283.2億元,同比增長52.35%,實現歸母凈利潤36.37億元,同比增長36.55%。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多家企業都表示上游硅料價格持續下行,推動行業成本下降,刺激光伏產業保持高增長,市場需求持續旺盛。
“產能過剩”?龍頭企業紛紛擴產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光伏行業迅猛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2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8500萬千瓦至1億千瓦。
產能過剩也是行業繞不開的問題,不少行業大咖頻頻發出產能過剩的警告。隆基綠能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在SNEC第十六屆全球光伏大會上表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也表示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產能過剩、技術迭代和國際環境三大挑戰。
然而,一邊是行業大咖發出的產能過剩的提醒,一邊企業卻紛紛加碼擴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國光伏規劃擴產項目超480個。
2023年擴產潮依舊持續。年初隆基綠能連發兩則公告,稱公司與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陜西省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預計項目總體投資金額452億元,根據項目投資進度,年產100吉瓦單晶硅片項目及年產50吉瓦單晶電池項目預計均為2024年3季度首線投產,2025年底達產。
晶澳科技也將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投資惠山年產500臺單晶爐項目、年產100噸漿料項目,加碼光伏全產業鏈;通威股份擬在樂山市總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并且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25吉瓦高效光伏組件制造基地項目,并力爭于2023年底前投產。
行業或將迎來新的淘汰賽
光伏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加資金密集型行業,其發電成本高度依賴于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經過幾輪技術迭代,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也使之成為成本下降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巨頭企業紛紛加碼先進產能正是行業發展的表現,隨著先進產能的不斷迭代,也會慢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效率并且降低成本。
隨著光伏發電在能源供應體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光伏相關產業也隨之強大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其產業上游包括原料高純度多晶硅材料的生產,單晶硅和多晶硅的制造和硅片的生產;行業中游包括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中游企業需要及時跟進最新的電池制造技術以提升電池效率,因此電池制造技術革新和提升效率成為這一環節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下游就是光伏發電相關應用領域。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中國碳中和論壇上表示,光伏的發電成本在過去20年的時間下降到了原本的二十分之一,而在未來,這一成本仍有下降空間,有望降到一毛錢乃至五分錢一度電。
來源:北京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