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光伏設備“退役潮”襲來,如何實現循環再利用、構造風電光伏產業閉環綠色產業鏈,成為近段時間以來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
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對此作出回應。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當前推動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效循環利用,仍面臨不少技術、經濟效益、商業模式等方面的難題。國家將在科技創新、資金支持、培育模式等方面精準發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制約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效循環利用的難點堵點問題。
挑戰與機遇并存
200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大量應用,對推動綠色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突破了7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處于世界第一。
但由于風電機組葉片和光伏組件壽命一般都為20~25年。這也就意味著,風電和光伏產業已經迎來了“新舊更替”,面臨著如何低碳消化退役組件的難題。
國際能源署相關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報廢光伏組件預計約為800萬噸,2050年將達8000萬噸。其中,我國2030年需要回收的光伏組件將達到150萬噸,2050年將高達2000萬噸。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風光設備循環利用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到“十四五”末,我國將迎來第一批大規模退役風電機組,屆時運行時長超過20年的老舊風電場規模將超過120萬千瓦,預計到“十五五”末期,年退役風機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2030~2040年間,累計退役風機規模將達到2.5億千瓦。
業內分析,推動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意義重大,有效利用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玻璃等再生資源,避免不規范利用處置帶來的土地占用和環境風險,是風電、光伏產業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最后一環”。
李超表示,我國高度重視退役新能源設備循環利用,部分發電企業、設備生產企業、回收利用企業積極探索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技術和應用場景,積累了一定經驗,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實踐證明,高效循環利用退役風電、光伏設備,既能減少土地占用和環境污染,也能變廢為寶,回收利用這些設備中的金屬、玻璃等再生資源,是實現風電、光伏產業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舉措。
李超稱,當前推動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效循環利用,仍面臨不少技術、經濟效益、商業模式等方面的難題。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表示,壯大新能源產業是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新能源產業廢棄物具有產生規模大、產生時間相對集中、廢棄物成分復雜等特點,如不能對相關廢棄物加以利用或妥善處理,新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得不到保障。
么新提到,我國早期退役的風電、光伏設備多分布在偏遠地區,且較為分散,存在露天堆放、填埋或焚燒處置退役設備現象,不僅占用土地,還存在一定環境污染隱患。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加快構建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體系,為美麗中國建設保駕護航。
有挑戰也有機遇,退役新能源設備中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初步估算,每兆瓦風電設備退役后可循環利用鋼鐵、銅、鋁、玻璃纖維等材料100~240噸,每兆瓦光伏設備退役后可循環利用銅、鋁、塑料等材料60~80噸。若能實現高效回收利用,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也能有效提高原材料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原生資源開采。
精準發力解決難點堵點問題
今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綠色設計、建立健全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完善設備回收體系、強化資源再生利用能力、穩妥推進設備再制造、規范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等舉措,部署加快構建風電、光伏設備回收利用體系。
李超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落實《指導意見》明確的各項任務,在科技創新、資金支持、培育模式等方面精準發力,有針對性地解決制約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效循環利用的難點堵點問題。重點做到“三個強化”。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將推動將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技術研發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相關重點專項,開展退役風電、光伏設備高值利用等重點難點技術攻關,同時推廣先進工藝技術應用。
二是強化資金支持。將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大對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類項目提供融資便利。
三是強化模式培育。將結合風電光伏設備布局情況,支持重點地區建設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產業集聚區,探索區域協同回收利用模式。同時,培育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央企“領跑者”,發揮帶動引領作用。
么新表示,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是一項系統性和復雜性程度較高的工作,需要多政策協調、多舉措發力。隨著《指導意見》的落地實施,我國將有望形成規模超百億的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產業,也將為規范其他大型設備循環利用提供有益借鑒。
來源:第一財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