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碳進程加速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風光大基地項目發展高歌猛進。1月8日,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發布了《中國碳中和目標下的風光技術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召集人,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助理、環境學院教授魯璽介紹,報告主要聚焦于分析中國風電產業鏈的風險和挑戰,識別風光發電的新機遇和新的發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風光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
報告指出,自2005年以來,隨著我國風電、光伏技術裝備水平的不斷加強,風電、太陽能發電的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在電力結構中的裝機與發電比重逐步提高,發展成效顯著。未來我國風、光發電預計將持續大規模發展,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強調了中國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和制造領域的關鍵地位,詳細梳理了風電技術、光伏技術和光熱技術的發展概況、關鍵技術與產業鏈發展現狀和趨勢,介紹了“風光+”技術的發展模式及示范案例,并提出政策發展建議。
其中,在風電技術方面,報告認為,未來十年風電機組的大型化、輕量化,以及海上風電項目逐步向深遠海延伸,將對風電的研發、制造、安裝、運營、維護及相關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就風電技術和產業鏈發展,報告提出,要提高基礎制造工藝水平和材料制造水平,加強國產品牌替代應用;提升風電電子芯片基礎設計和制造工藝,進一步推進風電的智能化;支持、推動風電行業公共驗證平臺建設;開發新工藝、研發新材料,促使產業本身走向零碳時代;鼓勵推動“風電+多產業”融合的發電模式。
在光伏技術方面,未來十年,光伏的大型化輕薄化發展,多種電池技術并存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在現有技術體系下,就如何進一步推進我國光伏產業鏈的良性發展,報告提出了五條建議,一是加快產業創新,實現全產業鏈綠色發展,二是優化和完善技術標準體系,三是推動光伏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四是加強檢測評價能力建設,建立行業信息共享平臺,五是鼓勵“光伏+多產業”融合模式的發展。
在光熱技術方面,為推動光熱技術在中國的商業化應用,報告提出,建議給予光熱發電穩定的電價政策,推動光熱發電裝機進一步發展,擴大光熱發電的專項資金支持,推動光熱發電新技術研發和新技術示范工程建設,拓寬國際合作渠道,吸引更多國際投資和技術合作,鼓勵“光熱+多種電源”融合發展模式。
報告指出,“風光+”技術的出現將推動風光能源的高質量發展,催生出更加強大和可持續的能源體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的相互協同作用,將不僅使可再生能源發展更為多樣化,而且有助于提高其整體穩定性與可靠性。
報告站在全球氣候變化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節點,提出了風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事件愈發頻繁,高比例風光發電的電力系統如何應對其影響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大規模風光發展如何保證不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都是當今亟需研究的焦點問題。
報告指出,應對這些挑戰需要跨學科合作,發展更智能、更適應未來氣候變化的風光能源系統,包括更可靠的預測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電力系統要從硬件角度對電網和發電設施進行改造和優化,加強極端天氣監測預報和預警及應對措施,提升極端天氣下電力系統的供電能力,做好極端天氣下電網事故預案和應急處置,促進各種能源的協同發展,建立能源系統的區域互聯。同時,從風光用地的規劃與科學供給、建立生態友好選址平臺、科學評估風光項目與生態修復協同增效的可行性、推動風光電站園區化管理模式、降低風光項目的非技術成本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當地生態的影響,確保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可持續性。
報告進一步提到,在碳中和目標下,未來中國風能、太陽能發展可能會經歷三個階段,主要包括2024~2030年風光高速多元發展階段;2031~2050年風光高效協同發展階段;2051~2060年是風光成熟穩定發展階段,屆時風光發電有望完全融入新型電力系統中,成為電力系統電源主體,并實現高效穩定利用與跨區域輸送,“風光+”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與新業態的市場與技術成熟并廣泛應用,全面實現風光產業鏈零碳綠色發展和退役材料的循環利用,全面實現風光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