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行業要聞

河北省制定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

光伏們發布時間:2020-11-24 14:05:39

日前,河北省印發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指出要建設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國家級氫能產業示范城市,以及構建綜合能源體系,加快清潔能源設施建設,推進堅強智能安全電網建設,完善油氣管網,強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大力發展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強度。

 

原文如下:

 

中共河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八日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制定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如下建議。

 

一、堅持科學總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也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關鍵5年。我們必須堅持政治站位,認真總結工作,深刻把握形勢,明確目標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1.“十三五”時期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是我省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全省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拼搏競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九大以來,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一是“三件大事”強力協同推進,重大國家戰略加快落地見效。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中期目標基本實現,京張高鐵和大興國際機場建成投運,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軌道貫通,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等一批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建成投產。雄安新區規劃體系、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片區和工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三校一院”、“千年秀林”建設成效明顯,呈現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局面。北京冬奧會場館和配套設施基本建成,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首都“兩區”建設步伐加快,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成為河北加速發展的強大引擎。二是“三大攻堅戰”有力有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018、2019連續兩年在國考中獲“好”的等次,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設區市PM2.5濃度下降34%以上,累計壓減地下水超采36.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35%,燕趙大地的藍天白云越來越多。各領域風險得到有效化解和防控,嚴守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三是綜合經濟實力持續提升,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成效突出。生產總值躍上新的臺階,去年和今年1—9月分別增長6.8%和1.5%。提前完成“十三五”化解過剩產能任務,鋼鐵產能由過去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石鋼順利完成搬遷改造。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二三一”歷史性地轉變為“三二一”,服務業對經濟貢獻率達到6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6%提高到20%。四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動能顯著增強。“放管服”改革等9項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雙創雙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創四建”活動接力推進。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河鋼塞爾維亞鋼廠成為國際產能合作樣板,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創新逐步深入,河北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五是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3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0%以上,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居民收入增速持續高于經濟增速,去年和今年1—9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和4.9%,預計到2020年年底城鎮累計新增就業419萬人,各類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升,退役軍人服務管理走在全國前列。六是創新社會治理扎實推進,平安河北、法治河北建設取得重要成效。鄉鎮、街道和農村、社區組織體系不斷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信訪工作實現“五個下降”,掃黑除惡和“一案三查”得到中央領導同志肯定,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三道防線”更加牢固可靠。司法體制改革實現新的突破,重點領域地方立法保障有力。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堅決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加速恢復增長態勢。經過艱苦不懈努力,“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這在河北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全省上下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2.“十四五”時期河北仍處于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從全國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從河北看,我省區位優勢明顯,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帶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遇和戰略支撐;產業體系完備,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工業化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增強;交通優勢突出,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機場群、環渤海港口群為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市場空間廣闊,京津兩大都市和我省城鄉內需潛力巨大;政治生態優化,干部隊伍忠誠擔當實干,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成為全省上下高度共識和自覺行動。但也要看到,我省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產業結構仍然偏重;自主創新能力不夠,科技資源碎片化問題突出;區域協調發展不夠,新型城鎮化進程滯后;改革開放力度不夠,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高;資源環境容量不夠,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任務艱巨。全省上下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河北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的新趨勢新任務,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在國家大格局、大目標、大戰略中找準定位和謀劃發展,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遵循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3.到2035年全面建成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黨中央《建議》”),描繪了未來1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根據黨中央《建議》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展望2035年,河北要達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要求,全面建成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取得歷史性成就,雄安新區基本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和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示范區,河北“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實,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新成效,形成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新的增長極;全省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臺階,躋身創新型省份前列;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北、平安河北;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建成文化強省、教育強省、人才強省、體育強省、健康河北,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生態環境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建成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沿海經濟帶和海洋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河北國際化和知名度及影響力明顯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河北力量。

 

二、堅持牢牢把握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譜寫“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愛之切,黨的十八大以來7次視察河北,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河北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謀劃推進河北“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和殷切囑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燕趙大地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持續全力抓好“三件大事”,加快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見效,加快優化經濟結構和提質增效,加快發展實體經濟、城市經濟、縣域經濟和民營經濟,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

 

5.“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決執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施民心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新發展理念。始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破除影響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持續增強發展動力。

 

——堅持系統觀念。把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作為政治之責、為政之要,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發揮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6.“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縱深推進,“雄安質量”引領效應充分顯現,高質量發展體系更加完善,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實體經濟和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加快發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和各級政府財力顯著提高。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營商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開發區能級大幅提升,初步形成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燕趙大地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活力迸發,實現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更加優美,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民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更好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依法治省邁出堅實步伐,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基層基礎更加穩固,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和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明顯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安全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拱衛首都安全的鋼鐵長城更加牢固可靠。

 

三、堅持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開創“兩翼”發展新局面

 

深入實施“兩翼”帶動發展戰略,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以建設雄安新區帶動冀中南乃至整個河北發展,以籌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

 

7.積極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持續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加大產業轉移、交通一體化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努力實現新突破,著力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建成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綠色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深化聯建聯防聯治,完善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抓好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曹妃甸區、蘆臺·漢沽、渤海新區、正定新區、北戴河新區、邢東新區、冀南新區、濱湖新區等承接平臺建設,推動與京津產業協作互補。支持廊坊市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協同發展。促進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河北延伸,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完善京津冀各層次對接合作長效機制,推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場一體化。

 

8.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深入落實規劃體系,努力創造“雄安質量”。統籌推進啟動區、起步區和重點片區建設,抓好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交通路網、水利防洪、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加強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抓好“千年秀林”建設。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打造全球創新高地。對接和落實疏解項目清單,推動北京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一批標志性項目落地實施。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構建雄安標準體系,逐步賦予雄安新區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9.精心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面落實“四個辦奧”理念,攜手北京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打造一流冬奧場館設施,構建平賽結合、適度超前、互聯共享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高水平籌辦“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搞好賽事服務保障和冬奧宣傳推介。深入推進冬奧遺產計劃,加強場館賽后綜合利用,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論壇經濟等。加大冰雪運動普及力度,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因勢發展奧運經濟,建設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國家級氫能產業示范城市,打造河北發展重要一翼,努力交出“兩份優異答卷”。

 

四、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和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深入推進制造強省、質量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河北建設,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和先進制造業及海洋經濟上,推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10.持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建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過剩產能長效機制,推動總量去產能向結構性優化產能轉變。堅持關小促大、保優壓劣,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加快解決“城中有鋼”、“鋼鐵圍城”問題。保持先進制造業比重不斷提升,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變革,發展服務型制造。完善支持政策,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完善質量基礎設施,推動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建設。

 

11.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持續鍛長板補短板,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鋼鐵、石化、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制造、氫能等18個重點產業鏈,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鏈,搶占發展制高點。強化供應鏈安全管理,分行業做好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完善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全鏈條供應體系。健全我省與央企常態化協調對接機制。強化要素支撐,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

 

12.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發展壯大信息智能、生物醫藥健康、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鋼鐵、石化、食品、現代商貿物流、文體旅游、金融服務、都市農業等12大主導產業,大幅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規上工業中的比重。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1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力發展金融服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商務咨詢等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加快城市經濟發展,打造現代商業街區和風情街區,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旅、體育、家政、物業、寄遞等服務業。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提升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14.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深化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構建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的數字化生態體系。抓好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建設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實施數字鄉村建設工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完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辦好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推進雄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石家莊數字經濟產業園和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發展。

 

五、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創新型河北建設實現新突破和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深刻認識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冀戰略,統籌抓好創新主體、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

 

15.優化整合科技資源力量。實施科技強省行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優化學科布局和研發布局,推進科研院所和高等學??蒲辛α績灮渲煤唾Y源共享,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學科。加快建設雄安國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發揮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作用。布局建設河北省實驗室,推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促進。加強標準、計量、專利建設,建設高標準技術市場和知識產權市場體系。瞄準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空間技術、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發展急需的重大科技項目,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16.積極打造協同創新高地。規劃建設雄安“科技自由港”,布局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試驗區。對接京津創新源頭,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中試基地,共建一批重點科技園區。推進京津冀技術市場一體化,共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完善配套政策及利益共享機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轉化成效。深入實施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開展創新型城市創建活動,提升縣域科技創新能力。

 

17.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政策,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打造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發揮企業家在創新中的關鍵作用,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促進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建立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發揮產業龍頭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大力發展專業化國際化眾創空間,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

 

18.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大力實施“人才強冀”戰略,持續推進“巨人計劃”,加大院士后備人才培養力度,培育和引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知識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動,運用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模式,打造一流職業技術院校,壯大高水平工程師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機制,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實行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措施,全面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匯聚力。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

 

19.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推動科技政策與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有機銜接,打造全鏈條、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加大科研院所改革力度,擴大科研自主權,提高科技產出效率。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推動項目、基地、資金、人才一體化配置。加快科技管理職能轉變,整合財政科研投入,支持企業擴大研發投入,提高全社會研發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構建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支持軍民兩用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創新成果雙向轉化應用。

 

六、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依托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20.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破除生產要素和商品服務流通障礙,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推動經濟良性循環。聚焦京津兩大市場,依托強大國內需求,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充分釋放內需潛力。發揮我省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推動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2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抓好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物聯網感知設施標識,推進5G網絡向縣(市、區)延伸。構建現代流通體系,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加快省內重要鐵路線、市域軌道、國省干線公路、港口、航道、機場等重大項目建設,發展通用航空,提升空港、陸港、海港功能,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綜合能源體系,加快清潔能源設施建設,推進堅強智能安全電網建設,完善油氣管網,強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科學規劃城鄉供水工程,實施水源調蓄工程,提升南水北調中線配套能力,強化水庫、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實施骨干行洪河道整治、雄安新區防洪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強農業水利設施建設。

 

22.擴大有效投資。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統籌用好不同類型資金,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等領域短板。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推動民間投資與政府投資、信貸資金等協同聯動,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領域。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狠抓大項目、好項目,高標準建設投資項目庫,動態完善在建、新開、儲備“三個清單”,健全推進和保障機制,形成在建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梯次滾動發展格局。

 

23.大力促進消費升級。適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打造教育、文旅、體育、康養、休閑等消費新模式新業態。實施河北知名品牌培育宣介行動和放心消費工程。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拓展定制消費、信息消費、智能消費。擴大電商進農村覆蓋面,提升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效率。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

 

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切實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快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一切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24.深化經濟領域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一企一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強化績效管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全面推進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健全落實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機制,提高經濟治理能力。

 

25.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堅持平等準入、公正監管、開放有序、誠信守法,實施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統一市場。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完善產權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完善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健全失信行為認定、失信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機制。

 

26.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營造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全面落實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系統排查、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實施民營企業“百千萬”提升工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實施好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權益。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稅費、融資等優惠政策落實力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完善領導包聯機制,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建立健全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以恒心辦恒業。

 

27.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實施審批流程深度再造,推廣“最多跑一次”,壓縮審批時間。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抓好省市縣鄉村五位一體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政務公開,實現一網通辦。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加強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后評價,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

 

八、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堅定不移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相結合,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

 

28.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開辟和增加國際航線、班輪、班列,暢通人流物流大通道。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貿易、投資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國際產能和第三方市場合作,加快鋼鐵、建材等優勢產能和裝備走出去。提升河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質量效益,建好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完善境外投資管理,建設一批境外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29.加快打造高質量沿海經濟帶。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努力建成”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優化港口功能定位,實施港口轉型升級工程,推進把秦皇島港打造成國際一流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把唐山港打造成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把黃驊港打造成現代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深化港產城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臨港產業,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鋼鐵基地、全國一流的綠色石化及合成材料基地、特色鮮明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推進沿海與內陸腹地互動發展,實施陸港集群建設工程,布局建設無水港,支持石家莊國際陸港建設。積極培育和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發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醫藥、濱海旅游等產業。支持秦皇島黃金海岸、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渤海新區加快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點。

 

30.強化穩外貿穩外資。實施外貿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優化出口質量結構和國際市場布局。加強商標、地理標志品牌建設,培育行業性區域性品牌,建設河北品牌境外展示中心。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建設,支持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全面執行外商投資法,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完善簽約項目跟蹤落地機制。積極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辦好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

 

31.積極推動自貿區創新發展。落實功能定位,加快把雄安片區打造成高端高新產業開放發展引領區、數字商務發展示范區、金融創新先行區,把正定片區打造成航空產業開放發展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開放創新引領區、綜合物流樞紐,把曹妃甸片區打造成東北亞經濟合作引領區、臨港經濟創新示范區,把大興機場片區打造成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大力推進制度創新,主動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施。

 

32.全面提升開發區能級和水平。優化企業布局,堅持關停取締一批、就地改造一批、進區入園一批、做優做強一批,推進產業集約集群發展。實施跨區域組團化重組整合、集團化聯動發展,培育壯大一批超千億元開發區。加大開發區管理體制、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力度,加強與專業化園區運營商合作,提高市場化開發運營水平。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開發區產業水平、投資強度、畝均效益。以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為方向,著力提高高新技術開發區質量和效益。支持冀中南地區爭列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城鄉統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33.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全面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智慧農業。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負責制,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制,保障糧棉油等重要農產品和肉菜蛋奶果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34.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建設太行山—燕山中藥材種植帶、沿海高效漁業產業帶、環京津生態休閑農業示范帶。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節水農業和品牌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規?;?、市場化水平。實施奶業振興計劃。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強化標準控制和質量安全監管。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快打造京津冀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深化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培育主導產業、骨干企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35.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集聚提升一批,城郊融合一批,特色保護一批,搬遷撤并一批。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水、電、路、氣、通信和物流等基礎設施。深化農村危房改造,提升農房建設質量。扎實推進“空心村”治理,統籌土地流轉、產業規模經營、村改居、農轉非、產權登記等政策,確保項目能落地、群眾得實惠。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36.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積極穩妥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縮小土地征收范圍。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實現形式。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完善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農戶+專業合作社+基地+協會“四位一體”生產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37.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化產業、就業、科技幫扶,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精準實施金融支持、產業獎補、職業培訓、防貧保障等幫扶措施。保持財政投入總體穩定,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繼續予以傾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健全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確定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給予集中支持,繼續發揮對口支援、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作用。

 

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跨越式發展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美麗河北。

 

38.持續深化污染防治。堅持大氣污染區域治理、水污染流域治理、土壤污染屬地治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積極穩妥推進冬季清潔安全取暖,繼續推進“公轉鐵”,深化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嚴控工業污染排放,推進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抓好白洋淀、衡水湖、渤海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加強出入境河流斷面監測和上下游聯防聯治、生態修復,縣級以上城市完成雨污分流,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無害化處理,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加強土壤環境監測、評估、預防和執法體系建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完成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嚴肅查處破壞生態環境案件。

 

39.加快推進華北地下水大漏斗綜合治理和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堅持“節、引、調、補、蓄、管”多措并舉,完善水資源調蓄輸配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地表水源置換、雨洪資源攔蓄、生態補水等工程建設,依法有序關停自備井,嚴格管控地下水超采,保障河湖生態水量,加快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和穩步回升。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完善白洋淀禁漁期制度。推進礦山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抓好尾礦庫復綠和采煤沉陷區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落實林長制,抓好太行山—燕山和“三沿三旁”等綠化重點工程,打造新時代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創建示范活動,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40.加快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調整優化生態功能區,加快壩上地區退耕還草輪牧進程。大力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強化水土保持和防風固沙。統籌實施跨區域調水工程,抓好官廳、密云水庫上游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抓好國家和省級濕地公園建設。探索推動共建張承生態補償試驗區。大力發展綠色產業,走出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興市、生態強市的路子。

 

41.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支持綠色技術創新,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大力發展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倡導綠色生活方式,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行動。發展綠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強度。發展環保產業,引導各類資本參與環境治理,提高環保技術裝備、新型節能產品和節能減排專業化服務水平。

 

42.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規,實行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全覆蓋,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穩妥推進水價改革,完善階梯水價等調控政策,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構建廢舊物資和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加快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發展資源回收利用產業,加強園區循環化改造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

 

十一、堅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取得新成效

 

加快推進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深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43.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落實國家國土空間規劃綱要,推動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有機銜接??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支持城市化地區高效率聚集經濟和人口、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空間,支持農產品主產區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支持生態功能區把發展重點放在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上,支持生態功能區的人口逐步有序轉移,科學合理調整優化生態功能布局。完善規劃法規政策體系,強化規劃監督實施,嚴格審批和監管,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44.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空間治理現代化,強化“四區”聯動發展。環京津核心功能區,重點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工作,打造與京津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沿海率先發展區,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環渤海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冀中南功能拓展區,重點承擔農副產品供給、科技成果產業化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功能,打造制造強省戰略支撐區;冀北生態涵養區,重點發揮生態保障、水源涵養、能源建設、旅游休閑等功能,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規劃建設太行山—燕山自然保護地,打造生態引領示范區。

 

45.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面落實各設區市定位,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制定和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精心搞好城市設計,建好城市標志性地段、景觀、建筑,打造“城市客廳”和優美天際線,塑造城市風貌。優化城市功能和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實行雨污分流,污水無害化處理全覆蓋,中水有效利用。加大省會建設支持力度,打造石家莊現代化都市圈,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深入開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大老舊小區、老舊管網、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和社區建設力度。做大做強城市經濟,規劃建設現代化中央商務區,培育壯大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金融、會展、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治理能力。

 

46.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縣城擴容提質,統籌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增強聚集發展能力。發展縣域經濟,完善體制機制,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加強財源建設。規劃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小鎮。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統籌職住平衡、基礎配套、公共服務,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幅提高河北城鎮化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并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7.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健全統一的規劃、建設、管護機制,構建城鄉快捷高效的交通網、市政網、信息網、服務網。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動城鄉標準統一、制度并軌。建立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支持科研人員入鄉返鄉創新創業。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十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提升河北文化軟實力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48.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陣地建設和管理。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扎實做好“六進”和學校“三進”工作,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大力弘揚西柏坡精神。強化河北新型智庫建設。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增強網絡治理能力。

 

49.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50.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實施文藝產品質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文藝精品,培養一批名家名人,培育一批知名文化企業。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加強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做好文物工作。深化體育改革,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51.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發展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合理布局和規劃建設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講好河北故事,傳播河北聲音。

 

52.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加快推進長城、大運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規劃建設太行紅河谷文化旅游經濟帶。持續打造高等級旅游景區和旅游度假區,加快智慧旅游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京畿福地·樂享河北”品牌影響力。開展全域旅游創建,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和生態旅游,培育工業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打造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辦好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構建快旅慢游交通網絡,完善自駕旅游和自助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十三、堅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和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實施20項民心工程,積極辦好民生實事,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53.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堅持多勞多得,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資性、財產性和經營性收入。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再分配調節力度和精準性,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公務員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資集體協商和企業薪酬調查制度,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機制。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發展慈善事業。

 

54.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提升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就業容量和質量。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立全省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系統。完善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高標準建設雙創示范基地。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引導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創新模式發展。健全失業監測預警機制,對就業困難人員實行就業援助和托底安置。

 

55.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有特色發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推進教育公平,建設教育強省。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推進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發展素質教育。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持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56.全面推進健康河北建設。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深入實施健康河北行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強化政府對衛生健康的領導責任、投入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四醫聯動”改革成果,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實施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程。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高疾病預防處置能力,加快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完善醫防協同機制,健全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救治體系、應急管理體系、物資保障體系、組織指揮體系,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推行遠程醫療,健全農村、社區等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支持呼叫系統建設,強化全科醫生和村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醫生待遇。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支持安國中藥都建設。鼓勵社會辦醫。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殘疾康復服務質量,重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展健康產業,支持北戴河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發展。

 

57.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構建覆蓋全省、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鞏固提升“六個全覆蓋”、“三個常態化”水平。健全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

 

58.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落實國家生育政策,發展普惠托育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質。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實施社區和居家養老工程。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加強醫養康養綜合體建設,推動養老事業和康養產業協同發展。

 

十四、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平安河北建設達到新水平

 

認真落實國家安全戰略,把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化社會治理改革,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以河北之穩拱衛首都安全。

 

59.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嚴格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范化解機制。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嚴防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加強意識形態安全,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深化燕趙凈網行動,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錯誤思潮。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60.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化解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應急管理信息化綜合應用平臺建設,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礦山、交通、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提高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強化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健全追溯機制。強化生物安全保護。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御工程標準,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

 

61.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源頭防控、排查梳理、糾紛化解、應急處置的社會矛盾綜合治理機制。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評估機制,確保有效防范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加強信訪工作,突出事要解決,完善領導干部包聯和接訪下訪制度,確保“北京不去、河北不聚”。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完善現代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堅持“一案三查”,堅決打擊暴力恐怖、黑惡勢力、新型網絡犯罪,提升破案率,降低犯罪率。強化人防物防技防,筑牢“三道防線”,做好重大活動安保工作。

 

62.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完善群眾參與的制度機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整合資源力量,強化精細管理。鞏固擴大鄉鎮街道和基層綜合執法改革成果,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健全基層管理服務平臺。健全農村、社區組織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深化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和智慧交管建設,加強物業管理和出租屋管理。

 

十五、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切實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63.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政治站位,加強對黨忠誠教育,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同一切偏離“兩個維護”的錯誤言行作斗爭。完善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嚴格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64.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結合起來,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見成效。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發揮領導干部表率作用。健全干部理論培訓常態長效機制,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認真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

 

65.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健全全面從嚴治黨制度,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紀委監委監督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選好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加快干部年輕化進程,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深化常態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強政治巡視巡察,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66.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對“一府一委兩院”的監督,提高人大履職能力,增強人大整體功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動民族地區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做好對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的優勢和作用。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持續深化宗教治理,扎實開展“雙創四進”,完善“三項制度”。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建設,健全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

 

67.加快建設法治河北。深入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方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強憲法教育,完善監督實施制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完善促進和保障河北改革發展的法規制度,推進雄安新區立法工作,加強重要領域立法。落實司法責任制,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68.自覺服從服務國防軍隊建設、“一國兩制”、祖國統一和外交大局。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決維護軍委主席負責制,落實黨管武裝、黨委議軍制度,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做好“雙擁共建”工作,深化軍地資源共享和雙向支撐拉動。深入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支持和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全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決服務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服從國家總體外交,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69.健全狠抓落實工作機制。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本次全會精神,按照本建議確定的指導思想、重要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制定河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明確、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健全工作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實施清單臺賬管理,強化督查檢查考核,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協調,一級對一級負責、一級幫助一級解決問題,確保黨中央關于“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省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青阳县| 常州市| 丹寨县| 芮城县| 毕节市| 上高县| 新源县| 太白县| 临海市| 崇左市| 武义县| 枣庄市| 漳平市| 阿拉善盟| 江孜县| 阜新| 阜南县| 祁阳县| 射洪县| 登封市| 科尔| 长汀县| 九龙城区| 瓮安县| 元朗区| 军事| 仙桃市| 呼图壁县| 玉龙| 宁强县| 台南县| 嵊州市| 华亭县| 调兵山市| 吉林市| 安顺市| 祁阳县| 科尔| 克山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