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方明,易津資本創始人,同時創立了專注電動重卡的博雷頓科技。作為有超過十年風險投資經驗的專家,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做了深厚布局。他著眼于高精尖技術,聚焦新能源領域的硬科技,投資過常州聚和,拉普拉斯,凱世通,南通天盛,杭州矚日等一大批新能源企業。陳方明是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創立的博雷頓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市重點人工智能示范項目、高端裝備首臺套、交通部國家級行業研究中心、上海市專精特新項目等一系列名號和榮譽。
題記:光伏+儲能將成為未來全球最主要能源來源
習主席9月22號宣布2030年中國碳排放達峰,2060年中國實現碳中和承諾,吹響了全球能源轉型的號角。日韓、歐盟、巴西、智利等國家也已經明確立法或宣誓碳中和。2020年12月12號是巴黎協定5周年,新一屆美國政府也將重返巴黎協議。
遏制碳排放,共建美好家園,新能源革命是大勢所趨。同時,超大型的企業,尤其是傳統能源企業像BP、殼牌、國家能源集團、上海電氣也在加速綠色戰略轉型。在此背景下,傳統能源企業加速向新能源企業轉型,而儲能也順勢成為產業焦點。譬如松下正計劃在2021年將其與特斯拉的合資工廠Giga factory 1擴產10%至39 GWh,并考慮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挪威海德魯電解鋁廠(Hydro)在挪威新建一家大型合資電池工廠。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與國軒高科成立上海電氣國軒,主攻儲能及動力電池方向。
傳統能源公司態度發生大逆轉,BP公司發布的2020版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將光伏列為未來最主要的能源。
在未來20年,明確的技術路線表明人類要擺脫化石能源依賴,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有機會實現能源自由,新能源也將成為最便宜的能源,這將會延伸出大量的時代機遇、催生一批偉大的公司。
汽車、工程機械,船舶等典型能耗大戶,都在全面往電動化轉型。
以Tesla、蔚來NIO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股直線狂飆,尤其以NIO蔚來為例,一年多時間漲幅超過40倍。新能源汽車的局面從瀕臨死亡迅速扭轉,蔚來的“斌哥”從2019年“最慘的人”成為2020年資本市場最受青睞的哥,資本市場不缺傳奇,缺乏洞見和超前思維。
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走了一把180度逆轉行情,Tesla市值超過7500億美金,遠遠超過豐田+大眾+寶馬+奔馳+福特+通用的總市值;NIO蔚來,比亞迪也接連市值超過奔馳,全球汽車市值排名前十企業,中國獨占三席。幾年前傳統勢力還是非常傲慢,他們連Tesla都不放在眼里,更別說其他造車新勢力了;今日傳統勢力的市值連新勢力的尾燈都看不到了。因果其實早已種下,昔日柯達,諾基亞的故事反復登場,套用股市經典的理論就是歷史會重演;傳統勢力尾大不掉,決策緩慢,效率低下,沒有創新土壤,也很難包容失敗,內卷十分嚴重。
全球汽車行業2020年銷售車輛約9000萬輛,其中約2000萬輛為商用車,約7000萬輛為乘用車。
以中國市場為例:中國2020年全年汽車銷售約2600萬,其中約2100萬輛乘用車,500萬輛則為商用車,分為輕卡,中卡,重型卡車。Tesla,NIO蔚來等專注于乘用車市場,斯堪尼亞,解放等則專注于商用車市場。2020年中國市場重型卡車銷售突破160萬輛,增幅和產量均大幅領先全球,保有量達到850萬臺,輕卡、中卡保有量超過2000萬臺,合計接近3000萬臺。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下,動力電池出貨量預計66GWH,其中乘用車預計消耗50GWH,出貨量為百萬臺級別,后續增長每年約30-50%;輕卡及大巴車消耗15GWH,出貨量十萬臺級別,后續幾乎無增長,略微下滑;電動重卡及工程機械約1GWH,出貨量千臺級別,后續將成指數級增長。隨著動力電池產量擴大及成本的繼續降低,基于完全市場化且想象空間巨大的儲能及重卡,工程機械的電動化處于爆發的前夜。
重卡保有量超過850萬臺,適合于電動化的場景為大宗物資運輸,建筑砂石料,煤炭,鐵礦等大宗商品運輸。該場景傳統車輛排放標準低,運輸半徑一般在150公里內。粗略計算,以單車配置電量約為300KWH度電,100萬輛全部替換需要300GWH鋰電池。
工程機械保有量超過800萬輛,其中裝載機約200萬輛,挖機約200萬輛,叉車350萬輛,其他約100萬輛;裝載機、叉車的電動化率可以超過80%。裝載機配置電量為2-300KWH電,80%替換約400GWH鋰電;叉車一般為15-30KWH電不等,80%替換約50GWH,裝載機的電動化約等于叉車電動化的10倍市場空間。
重卡的電動化誕生了Nikola,該公司市值約60億美金(無主營收入);叉車的電動化誕生了普拉格能源(PLUG),市值更是達到308億美金,是全球最大叉車集團杭叉市值的近12倍,他們累計生產大約萬臺氫燃料電動叉車。電動裝載機的單價也遠大于電動叉車,整體市場規模是叉車的10倍。
對比傳統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1000億美金的市值,工程機械領域一定會出現“電動版Tesla”,市值超過卡特彼勒是非常值得期待。
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37 GWh,同比上升了17%。前三強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在提高,從2019年的62.4%升至65.2%。
電動乘用車出貨150萬臺,平均裝備55KWH電池,約82.5GWH電池出貨量;輕卡及大巴車數量略有下滑,但單車電池裝配量增大,則總裝機量達到15GWH;重卡及工程機械突破1.5萬臺,平均裝配電量300KWH,總裝機量達到4.5GWH,儲能裝機量達到5GWH,合計達到9.5GWH。統計下來,中國全年電池出貨量有希望達到107GWH,較2020年增長65%。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預計為210 GWh,較2020年增長53%;2021年細分場景增長將以重卡及工程機械增長最為迅猛,同比達到350%增長速度。
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突破400萬輛大關,單車平均裝機70KWH,總裝機量280GWH;電動重卡突破10萬臺,單車裝機350KWH,總裝機量達到35GWH;裝載機突破20萬臺,單車裝機350KWH,總裝機量達到70GWH,合計達到105GWH,儲能達到100GWH。乘用車市場電池裝機量約等于重卡,工程機械,儲能;考慮到重卡,工程機械3-5年一個周期需要更換電池,乘用車10年一周期,則兩大領域長期的電池使用量接近,也接近于該兩大行業在燃油車時代的格局,乘用車的總體燃油量約等于重卡加工程機械。
SNE預計,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1163 GWh,中國占比近40%,2030年將達2963 GWh。
2030年猜想:考慮到時間長遠,得從全社會的新能源化,電動化來看待2030年的巨大機會
2030年,以光伏+儲能+氫氣為代表的新能源將顛覆整個傳統能源生產的格局
這里不難看出高瓴重倉CATL、隆基后迅速引爆了鋰電和光伏兩大新能源基石行業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市值接近10000億,Tesla突破7500億美金,隆基超過4000億。
實現低成本光伏+低成本儲能,綜合成本低于火電,這就是高瓴重倉的理由。光伏的系統成本已經降到3元/W,遙想2007年系統成本達到60元/W,13年時間,成本降到5%;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降到1.5元/wh,充放次數可以達到5000次。2025年光伏系統成本有望降到到2.2元/W,攤到25年折舊加財務成本,1500小時/年發電小時數,度電成本0.1元每度電;儲能系統成本1元/WH,充放次數10000次,按15年折舊,度電存儲成本0.1元每度,算上財務成本0.13元每度;光伏+儲能系統成本0.23元/kw,2030年成本有望降到0.15元每度電以內,橫掃所有化石能源。
在電動化的趨勢下,全球范圍內2020年電力總需求約30萬億度,2030年需求約45萬億度,拉長到2040年約70萬億度電。
2030年大概率可以看到下面的場景:光伏+儲能可以占領全球電力市場的20%,約9萬億度電,按全球范圍發電條件來看,平均1250小時的光伏年發電量可以期待,1GW(100萬千瓦)裝機量約12.5億度電,那么9萬億度電,需要總裝機量7200GW,覆蓋約7萬平方公里的地面和屋頂。預測地面光伏系統成本在2025年降至2.2元/W(組件1元/W),2030年降至1.8元/W(組件0.8元/W)。
截止2020年底全球光伏總裝機量約750GW,未來10年增長6450GW,巨大增幅足夠讓人心潮澎湃。
2030年,9萬億度電最少需要20%儲能,1.8萬億度電儲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計算,工作按300天計算,需要1.5萬億KWH儲能,需要50億KWH儲能裝機量,約5000GWH。對比下2021年預測,全球儲能近10GWH,保有量不超過25GWH,十年時間增長200倍,儲能市場同樣波瀾壯闊、激動人心。
再拉回到汽車市場,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概率超過1000萬臺,中國占50%以上。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全球保有量超過20000萬臺,按每臺車平均60KWH計算,動力電池需求量約12000GWH。
商用車的電動化,以重卡+工程機械為例計算,約2000萬臺,電池總裝機量達到6000GWH。
2030-2040年將是氫燃料發展最迅速的10年,氫燃料與鋰電市場并駕齊驅,屆時風光儲聯合制氫將大行其道,傳統能源企業將全面轉型新能源。
未來的新能源中心,會是誰?美國,中東,還是中國,需要思考。中東還有機會成為新能源的中心嗎?
總結:新能源未來將用20年去改變全球能源格局,走過傳統化石能源200多年走過的道路;這20年在細分的各個領域都將誕生一批足夠偉大的企業。我們能參與到大行業變革中,幸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