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將盡,和大家聊一聊最近比較火的光伏產業,梳理一下20年來光伏產業的發展脈絡,供大家投資參考。
施正榮,說起光伏行業,這個名字,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正是施正榮和他創立無錫尚德公司使光伏這樣的陽春白雪得以聞名街巷!
1998年中國政府擬建設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就是國內第一套3MW多晶硅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中國光伏產業的序幕由此緩緩拉開。
“給我800萬美元,我給你做一個世界第一大企業。”2000年,施正榮帶著14項太陽能技術發明專利回國創業,37歲的他放出這句豪言壯語。2001年1月,無錫尚德公司正式成立,施正榮以40萬美元的現金和價值160萬美元的技術參股,共占25%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并擔任總經理。2002年,尚德公司第一條10兆瓦生產線正式投產,日后轟動江湖的光伏巨頭由此起步。
2004年,德國修訂了《可再生能源法》,修訂后的法案提出:根據不同的太陽能發電形式,政府給予為期20年、每千瓦時0.45-0.62歐元補貼。德國之后,西班牙等光照條件好的國家相繼頒布鼓勵政策,歐洲光伏市場被點燃。
在歐洲市場的刺激下,尚德的組件出口金額在2004年翻了10倍,公司利潤接近2000萬美元。這一年也成為了全球光伏產業的爆發元年,國內光伏企業也步入高光時刻。
2005年12月,無錫尚德成為中國大陸首家登錄紐交所的民營企業。2006年1月13日,尚德收盤價為34.02美元,董事長兼CEO施正榮也以23.12億美元的身價擊敗黃光裕,榮登中國首富寶座。
巨大的財富效應,使光伏產業迅速吸引了各路資本的涌入:各地政府豪邁地劃出“新能源產業區”,甚至零地價吸引企業入駐,銀行貸款也是不遺余力,僅國開行給江西賽維、天合光能、英利綠能幾家的授信額度就達到2450億元。短短兩三年時間,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就達到11家,尚德、賽維、英利、天合……組成聲勢浩大的“中國太陽能軍團”。
然而,光鮮亮麗的背后,中國光伏企業做的只是“搬運工”和“組裝工”的體力活,利潤微薄,靠走量賺點血汗錢。當時,光伏市場方面:90%以上在歐洲;原材料方面:缺乏量產硅料的技術,主要原材料90%以上產自國外;技術設備方面,多晶硅核心技術壟斷在美德日等國手中,晶硅電池全自動絲網印刷機、自動測試分撿機等生產線關鍵技術設備都依賴進口。簡而言之,光伏產業具有材料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設備缺失、產品主要出口“三頭在外”的特點。光伏產業結構呈現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結構,所以在利潤分配上是上游占大頭,尤其是高純度硅料價格約占太陽能電池成本的70%以上。沒有技術,沒材料沒設備,隱患隨之而來。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歐盟降光伏產業降低政策支持力度,占據中國光伏企業主要收入來源的歐洲市場開始萎縮。
2009年多晶硅價格開始暴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鼎盛的400美元/千克跌至40美元/千克。屋漏偏逢連夜雨,
2011年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雙反”調查。2012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反傾銷初裁決定,英利、無錫尚德、天合光能將分別被征收31.18%、31.22%、31.14%的反傾銷稅,未應訴中國光伏企業的稅率為249.96%。隨后,歐盟也發布了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至暗時刻來臨!
硅料價格狂風驟雨搬地暴跌下,尚德巨輪岌岌可危。2012年上半年,平均每天都要虧損1000萬元,股價也從頂峰的90美元一路跌破1美元,施正榮的身家也從23.12億美元迅速歸零。2013年3月20日,無錫尚德被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重整,一代光伏王者退出江湖!之后,成群的中國光伏企業像韭菜一樣一片片倒下,從設備生產、硅材料制造、電池組件加工,產業鏈上破產企業超過350家。
面對寒冬,度電補貼、光伏扶貧、領跑者工程、戶用光伏、綠證交易等擴大內需政策先后登場,使光伏產品踏出了擺脫絕對依賴國外市場命門的關鍵一步。
大浪淘沙,越是慘烈,越是能看到進步,一批企業奮力而起,擺脫多國外技術依賴,完成產業鏈建設和技術迭代。
2009年,保利協鑫帶頭打破桎梏,研發出了冷氫化工藝量產硅料,開始擺脫對國外原材料的依賴。這是中國光伏領域的第一次技術變遷。然而,保利協鑫的技術突破來的晚了,被淹沒在了金融危機留下一地雞毛中。同年,保利協鑫以263.5億港元收購江蘇中能的全部股權。2011年,協鑫集團成長為全球多晶硅料及硅片龍頭。
雖然在2012年美歐“雙反”下,協鑫集團依然受到了沖擊,但憑借著在多晶硅領域的持續浸淫,公司生產成本不斷降低,競爭優勢得以強化。2013年保利協鑫還虧損5.22億元,但2014-15年凈利潤快速增長至15、24億元,公司成為了市場上為數不多率先走出“雙反”陰影的企業。
2013年,隆基股份掌握拉晶技術和金剛線切割新工藝,在傳統的多晶硅技術之外另辟蹊徑,走出了單晶硅片路線,推廣至全國。相比多晶,單晶硅的晶體結構相對完美,就好比一個基因優良的孩子,本身體質就很棒,這些優勢從根本上決定了單晶硅是高效晶硅電池最為理想的晶體硅材料。這是中國光伏史上第二次技術變遷。至2019年8月28日,隆基成為了首家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光伏企業。
2018年9月,歐盟宣布結束對長達五年的“雙反”政策,國內光伏企業紛紛布局確定性更強、收益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場。時隔時隔,中國光伏軍團再次集體出海,勇闖天涯,這一次,終于不一樣了!
2018年,在光伏全產業鏈普遍降價30%以上后,中國光伏組件性價比進一步提升,海外需求多點開花,中國光伏產業全產業鏈已具備國際競爭力。全行業當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光伏產業各環節中,中國產能占比均超過一半:硅料(55%)、硅片(87%)、電池片(69%)、組件(71%);全球光伏行業前20強中,中國企業獨占16席;前十大企業中國公司的數量分別為:硅料6家、硅片10家、電池片8家、組件8家……
2019年1月9日,光伏平價上網政策正式出臺,這項政策具備深遠的意義,因為它標志著中國光伏產業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在行業發展的推動力上,政策波動的影響在趨弱,而技術進步的影響在加強。
2020年,碳減排及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范圍內各國的一致共識,并且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世界三大經濟體達成一致共識。歐盟方面,根據近期發布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40%提高為55%;美國方面,拜登政府承諾在2050年之前美國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并達到凈零碳排放。為此拜登還發布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專項計劃。按照規劃測算,預計未來5年內美國將安裝5億塊光伏組件,年均裝機達到42GW;中國方面,定調明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目標的制定,使人類進入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高潮,光伏作為主角,兼顧平價與低碳,屬高景氣度的朝陽產業。
20年過去,中國的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從其余微末到笑傲江湖,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光伏。持續與國際競爭,已將自己錘煉成最終全球光伏行業的強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評論